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51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26
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选择性发射层和选择性发射层;所述选择性反射层包括一层金属层和一层第一非金属层,所述第一非金属层设置在金属层的入射光线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选择性发射层,通过对选择性发射层中高分子树脂、有机微粒、无机微粒的材料和粒径的选择,将热量转化为特定波段的电磁波以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宇宙空间去,可以有效地对物体进行降温,其辐射制冷效果更优异,在7μm~14μm波段的发射率为85%以上;还通过设置包括金属层和第一非金属层、第二非金属层的选择性反射层,通过选择性反射层中适当的膜层和膜层厚度的设计,改变入射光的传递状态,即通过多层膜的光学干涉实现透射可见光,反射近红外光的作用。

A kind of transmission film for radiation refrig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辐射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
技术介绍
地表上物体的热能就是通过辐射换热的,将自身热量以8μm~13μm电磁波的形式通过“大气窗口”排放到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的外部太空,达到自身冷却的目的,通常把这种完全以辐射方式将热量释放到宇宙空间的制冷方式称为辐射制冷。辐射制冷已经应用到了生活中,但是仅限于在建筑物、运输工具、冷链等不需要透光场合的应用;对于需要透光的场合,如运输工具和建筑物的玻璃等场合,目前是使用传统的窗膜进行隔热降温,其原理是通过阻止太阳光中的近红外光透过窗户进入运输工具内部和建筑物内部,其隔热效果非常有限,且不能将运输工具内部和建筑物内部的热量带出,对于既需要透可见光又需要进行被动式制冷的场合目前没有合适的产品可以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所述辐射制冷透射膜可以在实现被动式降温的同时实现对可见光的透过。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选择性发射层和选择性反射层;所述选择性反射层包括金属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选择性发射层(2)和选择性反射层(4);/n所述选择性反射层(4)包括金属层(41)和第一非金属层(42),所述第一非金属层(42)设置于所述金属层(41)的入射光线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选择性发射层(2)和选择性反射层(4);
所述选择性反射层(4)包括金属层(41)和第一非金属层(42),所述第一非金属层(42)设置于所述金属层(41)的入射光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非金属层(43),所述第二非金属层(43)设置于所述金属层(41)的入射光线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41)、所述第一非金属层(42)以及所述第二非金属层(43)的厚度均在0.1nm~50n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41)材料为Ag、Al、Cu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非金属层(42)和/或所述第二非金属层(43)的材料为ITO、GTO、ATO、MoO3、WO3、AZO、TiO2、SiO2、Ti、ZnO、Al2O3、NiCr、MgF2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发射层(2)包括高分子树脂和分散于高分子树脂中的有机微粒和/或无机微粒,所述有机微粒和无机微粒的粒径均为1μm~40μm,所述有机微粒和/或无机微粒在所述选择性发射层(2)中的质量比为0~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辐射制冷透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微粒为包括具有C-O、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绍禹张园园徐静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