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棒无尘分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46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炭棒无尘分切机,包括主轴、转轮、刀轴、分切刀和防尘罩体,所述转轮间隔设置在主轴上,所述转轮外周设置有炭棒容置槽,所述刀轴位于主轴的斜上方,所述刀轴上间隔设置有分切刀,所述分切刀位于左右相邻两个炭棒容置槽之间,所述防尘罩体的上部罩住刀轴和分切刀,且其上部前端边缘贴近炭棒容置槽;所述防尘罩体的中部后端设置有粉尘抽吸管接头,所述粉尘抽吸管接头连接至粉尘抽吸机构,所述防尘罩体的下部为下料斗结构,所述下料斗结构的前侧上端边缘贴近炭棒容置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炭棒分切的主体机构进行重新设计,解决现有分切设备在分切加工时出现粉尘大量跑冒的问题。

A kind of dust-free cutting machine for carbon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棒无尘分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炭棒无尘分切机,。
技术介绍
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炭棒在出厂前有时需要对炭棒的长度进行规格化分切。如图1所示,现有炭棒分切机的机体是采用链条式输送机1,炭棒2在链条3上输送,通过机体上方的横向分切刀组4对链条上的炭棒2进行分切。这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分切炭棒的粉尘5大量跑冒的问题,造成生产车间环境受炭棒粉尘5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设计一种能够更好解决炭棒分切粉尘跑冒的分切机。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棒无尘分切机,通过对炭棒分切的主体机构进行重新设计,解决现有分切设备在分切加工时出现粉尘大量跑冒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炭棒无尘分切机,包括主轴、转轮、刀轴、分切刀和防尘罩体,所述转轮间隔设置在主轴上,所述转轮外周设置有炭棒容置槽,所述刀轴位于主轴的斜上方,所述刀轴上间隔设置有分切刀,所述分切刀位于左右相邻两个炭棒容置槽之间,所述防尘罩体的上部罩住刀轴和分切刀,且其上部前端边缘贴近炭棒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棒无尘分切机,包括主轴、转轮、刀轴、分切刀和防尘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间隔设置在主轴上,所述转轮外周设置有炭棒容置槽,所述刀轴位于主轴的斜上方,所述刀轴上间隔设置有分切刀,所述分切刀位于左右相邻两个炭棒容置槽之间,所述防尘罩体的上部罩住刀轴和分切刀,且其上部前端边缘贴近炭棒容置槽;所述防尘罩体的中部后端设置有粉尘抽吸管接头,所述粉尘抽吸管接头连接至粉尘抽吸机构,所述防尘罩体的下部为下料斗结构,所述下料斗结构的前侧上端边缘贴近炭棒容置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棒无尘分切机,包括主轴、转轮、刀轴、分切刀和防尘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间隔设置在主轴上,所述转轮外周设置有炭棒容置槽,所述刀轴位于主轴的斜上方,所述刀轴上间隔设置有分切刀,所述分切刀位于左右相邻两个炭棒容置槽之间,所述防尘罩体的上部罩住刀轴和分切刀,且其上部前端边缘贴近炭棒容置槽;所述防尘罩体的中部后端设置有粉尘抽吸管接头,所述粉尘抽吸管接头连接至粉尘抽吸机构,所述防尘罩体的下部为下料斗结构,所述下料斗结构的前侧上端边缘贴近炭棒容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棒无尘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的相邻两个转轮之间设置有转轮轴套,通过转轮轴套控制相邻两个转轮的间距,使相邻两个转轮上的两个对应炭棒容置槽之间的间距恰好满足分切刀工作的最小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棒无尘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上的相邻两个分切刀之间设置有刀具轴套,通过刀具轴套控制相邻两个分切刀的间距,使分切刀能够位于两个对应炭棒容置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棒无尘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抽吸机构包括旋风除尘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家华张昌盛叶宗富练发平
申请(专利权)人:建瓯市恒顺炭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