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油槽的斜床身机床床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41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回油槽的斜床身机床床身,包括床身本体,床身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导轨的斜安装面,床身本体的四周设有挡油板,挡油板与斜安装面形成回油槽,回油槽的低端开设有回油孔,回油孔处设有回油管Ⅰ,回油管Ⅰ远离回油孔的一端连通有过滤腔Ⅰ,过滤腔Ⅰ通过管道连通有过滤腔Ⅱ,过滤腔Ⅰ的底壁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电磁铁,过滤腔Ⅱ内由上至下填充有棉花层和海绵层,过滤腔Ⅱ的底部连通有回油管Ⅱ,回油管Ⅱ远离过滤腔Ⅱ的一端连通有集油盒。本方案能够在回收过程中利用过滤腔Ⅰ和过滤腔Ⅱ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以便回收后的润滑油能够直接转移至油泵处使用,避免损坏油泵以及影响床鞍部件的移动。

Inclined bed machine bed with oil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回油槽的斜床身机床床身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公开了一种带回油槽的斜床身机床床身。
技术介绍
机床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在导轨上的床鞍部件需要润滑油进行润滑,减小床鞍部件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从而延长导轨和床鞍部件的使用寿命。在床鞍部件沿导轨移动的过程中,由油泵将润滑油泵上导轨和床鞍部件,但正是由于油泵将润滑有不断地将润滑油泵上导轨和床鞍部件,因此,多余的润滑油将会沿着床鞍部件、导轨流淌至床身的导轨安装面上,并沿倾斜的导轨安装面流淌至地面上,造成地面污染和润滑油的浪费。因此,为避免地面受到污染以及润滑油的浪费,我司研发出一种能够回收润滑油的斜床身机床,包括床身本体,床身本体的四周设有挡油板,挡油板与床身本体的顶面形成回油槽,回油槽的低端开设有回油孔,以便将回油槽内的润滑油导出回油槽。由于机床加工零部件的过程中,会有铁屑残渣以及空气中的尘埃等颗粒杂质进入床鞍部件内,从而与润滑油混合,由润滑油带离机床,因此,从回油槽回收的润滑油不能直接转移至油泵处使用,这样不仅会损伤油泵内部结构,还会导致导轨和床鞍部件上粘附越来越多的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回油槽的斜床身机床床身,包括床身本体,床身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导轨的斜安装面,床身本体的四周设有挡油板,挡油板与斜安装面形成回油槽,所述回油槽的低端开设有回油孔,回油孔处设有回油管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Ⅰ远离回油孔的一端连通有过滤腔Ⅰ,过滤腔Ⅰ通过管道连通有过滤腔Ⅱ,所述过滤腔Ⅰ的底壁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电磁铁,所述过滤腔Ⅱ内由上至下填充有棉花层和海绵层,所述管道与过滤腔Ⅱ的连接处与棉花层相对;过滤腔Ⅱ的底部连通有回油管Ⅱ,回油管Ⅱ远离过滤腔Ⅱ的一端连通有集油盒。/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回油槽的斜床身机床床身,包括床身本体,床身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导轨的斜安装面,床身本体的四周设有挡油板,挡油板与斜安装面形成回油槽,所述回油槽的低端开设有回油孔,回油孔处设有回油管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Ⅰ远离回油孔的一端连通有过滤腔Ⅰ,过滤腔Ⅰ通过管道连通有过滤腔Ⅱ,所述过滤腔Ⅰ的底壁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电磁铁,所述过滤腔Ⅱ内由上至下填充有棉花层和海绵层,所述管道与过滤腔Ⅱ的连接处与棉花层相对;过滤腔Ⅱ的底部连通有回油管Ⅱ,回油管Ⅱ远离过滤腔Ⅱ的一端连通有集油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油槽的斜床身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Ⅰ的底壁呈阶梯状,阶梯状的底壁包括竖向梯面和水平梯面,竖向梯面倾斜设置;所述空腔和电磁铁倾斜设置,空腔和电磁铁靠近回油管Ⅰ的一端高于空腔和电磁铁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回油槽的斜床身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电联接有开关,开关安装于所述过滤腔Ⅰ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回油槽的斜床身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Ⅰ的下方设有支撑柱Ⅰ、支撑柱Ⅱ和支撑柱Ⅲ,支撑柱Ⅰ的顶端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过滤腔Ⅰ的底壁相抵;支撑柱Ⅱ和支撑柱Ⅲ的顶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传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钢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