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机凸轮轴数字化智能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凸轮轴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通机凸轮轴数字化智能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配件的需求,使得凸轮轴的需求量一直高居不下。由于发动机的发展趋势为多气缸多气门设计,而每一个气门的进气与排气都必须由凸轮轴上的凸轮外形控制。所以凸轮轴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凸轮轴上排列着越来越多的凸轮,而凸轮在生产加工时由于凸轮的干涉对安装要求较高,在凸轮轴转移过程中,由于难以保证凸轮轴在移动后仍处于预设位置,难以自动化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通机凸轮轴数字化智能生产线,用于对凸轮轴工件进行自动化生产加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通机凸轮轴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包括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第三加工区和控制中心,所述第一加工区内安装有第一机械手、第二加工区内安装有第二机械手、第三加工区内安装有第三机械手,所述第一加工区的一侧安装有进料机构,所述第一加工区和第二加工区之间安装有第一转料机构,所述第二加工区和第三加 ...
【技术保护点】
1.通机凸轮轴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工区(1)、第二加工区(2)、第三加工区(3)和控制中心(8),所述第一加工区(1)内安装有第一机械手(41)、第二加工区(2)内安装有第二机械手(42)、第三加工区(3)内安装有第三机械手(43),所述第一加工区(1)的一侧安装有进料机构(5),所述第一加工区(1)和第二加工区(2)之间安装有第一转料机构(61),所述第二加工区(2)和第三加工区(3)之间安装有第二转料机构(62),所述第三加工区(3)一端安装有第三转料机构(63),所述控制中心(8)通过控制进料机构(5)、第一转料机构(61)和第二转料机构(62)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通机凸轮轴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工区(1)、第二加工区(2)、第三加工区(3)和控制中心(8),所述第一加工区(1)内安装有第一机械手(41)、第二加工区(2)内安装有第二机械手(42)、第三加工区(3)内安装有第三机械手(43),所述第一加工区(1)的一侧安装有进料机构(5),所述第一加工区(1)和第二加工区(2)之间安装有第一转料机构(61),所述第二加工区(2)和第三加工区(3)之间安装有第二转料机构(62),所述第三加工区(3)一端安装有第三转料机构(63),所述控制中心(8)通过控制进料机构(5)、第一转料机构(61)和第二转料机构(62)对凸轮轴工件(01)进行输送,所述控制中心(8)控制第一机械手(41)自进料机构(5)上抓取工件进入第一加工区(1)进行第一次加工,然后将加工完成的凸轮轴工件(01)放于第一转料机构(61),控制中心(8)控制第二机械手(42)自第一转料机构(61)上抓取工件进入第二加工区(2)进行第二次加工,然后将加工完成的凸轮轴工件(01)放于第二转料机构(62),控制中心(8)控制第三机械手(43)自第二转料机构(62)上抓取工件进入第三加工区(3)进行第三次加工,然后将加工完成的凸轮轴工件(01)放于第三转料机构(63)上,所述第三转料机构(63)尾部设有清洗包装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机凸轮轴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区(1)内设有第一车床(11)、第二车床(12)和加工中心(13),第一车床(11)和加工中心(13)相对设置于第二车床(12)两侧,所述第一机械手(41)安装于第一车床(11)和加工中心(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通机凸轮轴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床(11)前端安装有第一料架(14),所述加工中心前端安装有工件固定台(15),所述工件固定台(15)包括第一基台(151),所述第一基台(151)上性对安装有固定顶锥(153)和气缸顶锥(1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机凸轮轴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料机构(61)包括安装架(611),所述安装架(6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强,周康康,张新娜,刘学栋,阚李近,胡火明,曹毅,汤荣,杨康,叶明清,倪明亮,王庆松,王勇,蒋文龙,赵家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