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35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首先设置了基座,其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驱动部件,且凹槽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一块导向板,两块导向板之间滑动安装有一块浮板,且浮板的底部连接于第一驱动部件,浮板在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沿着导向板的延伸方向作升降运动,上模座在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朝向或远离浮板,快拆机构包括限位板和螺钉,限位板的第一端部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安装于基座上,限位板的第二端部延伸至凹槽的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降低了铸件成型过程中带来的侧向力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了浮板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A kind of structure device and method for quick removal and quick change of irregular floating bottom of cast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很多大型的铸件传送模和顺送模具中,很多行程比较高且成型侧向力又比较大,很多模具上下浮底在成型过程中受侧向力影响,经常会把导柱拉伤或拉裂,给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困扰,因为现行业中大部分脱料结构采用导柱导向,导柱穿过脱料板,通过氮气弹簧脱料,这种结构只要导柱和导套孔加工稍偏位,模具在成型过程中间隙不均匀导致导柱寿命以及整个模具精度直接下降,所以解决异形零件高行程的侧向力是汽车冲压行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降低了铸件成型过程中带来的侧向力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了浮板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首先设置了基座,其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驱动部件,且凹槽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一块导向板,两块导向板之间滑动安装有一块浮板,且浮板的底部连接于第一驱动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其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驱动部件(2),且所述凹槽(11)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一块导向板(12),所述两块导向板(12)之间滑动安装有一块浮板(21),且所述浮板(21)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所述浮板(21)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向板(12)的延伸方向作升降运动,上模座(3)在第二驱动部件(31)的驱动下朝向或远离所述浮板(21);/n快拆机构(4),其包括限位板(41)和螺钉(42),所述限位板(41)的第一端部通过螺钉(4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其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驱动部件(2),且所述凹槽(11)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一块导向板(12),所述两块导向板(12)之间滑动安装有一块浮板(21),且所述浮板(21)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所述浮板(21)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向板(12)的延伸方向作升降运动,上模座(3)在第二驱动部件(31)的驱动下朝向或远离所述浮板(21);
快拆机构(4),其包括限位板(41)和螺钉(42),所述限位板(41)的第一端部通过螺钉(4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限位板(41)的第二端部延伸至所述凹槽(11)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21)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保险部件(211),所述第一保险部件(211)的顶部抵接于所述上模座(3)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部件(211)为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件模异形浮底快拆快换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限位块(211)之间构成产品的冲压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华郭川周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