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门锁,括壳体,所述壳体通过分隔板分割成左容置腔和右容置腔,所述右容置腔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主轴的一端开有限位槽,所述伸缩气缸主轴套设有凸轮,在所述凸轮的外侧设有环形滑槽,在所述凸轮的一侧设有的条形滑槽;所述右容置腔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后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左容置腔内布置有锁轴,所述锁轴的右端设置有滑块,在所述左容置腔内的锁轴设置有限位部,在所述锁轴上辅设有齿条,所述左容置腔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同轴安装有齿轮;所述壳体的前面板的前侧设置有身份信息采集装置,所述壳体的前面板安装有主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流畅等特点。
An intelligent door lock based on identity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门锁
本技术涉及门锁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机械锁当钥匙丢失时无法开锁,另外钥匙容易被复制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智能门锁应运而生,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传统的智能门锁存在结构复杂,安装繁琐,造价高等缺点,因此需要优化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门锁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流畅的智能门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根据下: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门锁,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通过分隔板分割成左容置腔和右容置腔,所述右容置腔的后面板的内侧垂直固定有可旋转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主轴的一端开有限位槽,所述伸缩气缸主轴的外部靠近限位槽的位置套设有凸轮,在所述凸轮的外周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凸轮外侧面沿着其轴向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右容置腔前面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前面板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同轴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前面板之间安装有扭簧,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左容置腔内横向布置有可左右滑动且延伸入右容置腔内的锁轴,所述锁轴的右端设置有能够沿条形滑槽下端滑入环形滑槽中间的滑块,在所述左容置腔内的锁轴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分割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限位部左侧的锁轴上辅设有齿条,所述左容置腔的后面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后面板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同轴安装有与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后端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壳体的前面板的前侧设置有身份信息采集装置,所述壳体的前面板的内侧安装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的信息采集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身份信息采集装置相连,所述主控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伸缩气缸相连。进一步,所述伸缩气缸为伺服气缸,方便接收主控板发出的控制指令。进一步,所述伸缩气缸的主轴上同轴安装有阻尼器,给伸缩气缸主轴的转动提供一定的阻力,防止因微小震动促使主轴转动形成错误动作。进一步,所述限位槽包括圆槽以及沿圆槽圆周均匀布置的四个燕尾槽,确保限位轴与限位槽有良好的配合效果。进一步,所述环形滑槽为上小下大的锥形槽,所述滑块的尺寸大于环形滑槽上开口的尺寸,所述滑块通过连接轴与锁轴连接,由于滑块的尺寸大于环形滑槽上开口的尺寸,防止滑块沿环形滑槽滑动过程中从环形滑槽上开口逃脱,滑块与环形滑槽下部配合,连接轴穿过环形滑槽的上开口将滑块与锁轴连接。进一步,所述锁轴与左容置腔左右两侧壁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轴套,减少锁轴左右滑动时的摩擦力,防止卡顿。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均安装有单向轴承,两个所述单向轴承安装在壳体前后面板的安装孔内,单向轴承可限制转轴的转向,以及转动角度,进而避免操作不当损坏零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身份信息采集装置将检测到的身份信息与主控板内预设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主控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向伸缩气缸发出打开指令,于是伸缩气缸的主轴打开至预设的最大位置,此过程中主轴带动凸轮向前运动,于是凸轮的限位槽与限位轴配合,同时,条形滑槽由上向下沿滑块滑动,当滑动至滑块与环形滑槽配合时,伸缩气缸停止打开动作,进一步的,转动第一把手便可将锁打开,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流畅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凸轮滑槽与滑块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凸轮滑槽与滑块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开锁时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环形滑槽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限位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左容置腔,3、右容置腔,4、伸缩气缸,5、限位槽,6、凸轮,7、环形滑槽,8、条形滑槽,9、第一转轴,10、限位块,11、第一把手,12、扭簧,13、锁轴,14、滑块,15、限位部,16、复位弹簧,17、齿条,18、第二转轴,19、齿轮,20、第二把手,21、身份信息采集装置,22、主控板,23、阻尼器,24、圆槽,25、燕尾槽,26、连接轴,27、轴套,28、单向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门锁,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左容置腔2和右容置腔3,所述右容置腔3的后面板的内侧垂直固定有伸缩气缸4,该伸缩气缸4为可旋转的伸缩气缸,该伸缩气缸4的主轴不仅可以进行收缩动作也可以进行旋转动作,所述伸缩气缸4主轴的一端开有限位槽5,所述伸缩气缸4主轴的外部靠近限位槽5的位置套设有凸轮6,所述6可以为椭圆形结构,在所述凸轮6的外周开设有环形滑槽7,所述凸轮6外侧面沿着其轴向开设有条形滑槽8,条形滑槽8的尺寸略大于滑块14的尺寸,方便滑块14与条形滑槽8配合;所述右容置腔3前面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前面板的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后端同轴设有与限位槽5配合的限位块10,所述限位槽5与限位块10的形状相同且限位槽5的尺寸略大于限位块10的尺寸,方便限位块10与限位槽5配合,所述第一转轴9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把手11,所述限位块10与前面板之间安装有扭簧12,扭簧12安装在第一转轴9上,从前往后看,在扭簧12的扭力作用下,第一转轴9一直处于顺时针转动的趋势;所述左容置腔2内横向布置有可左右滑动且延伸入右容置腔3内的锁轴13,所述锁轴13的右端设置有能够沿条形滑槽8一端滑入环形滑槽7中间的滑块14,在所述左容置腔2内的锁轴13设置有限位部15,所述限位部15与分隔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限位部15左侧的锁轴13上辅设有齿条,所述锁轴13上侧沿其长度方向铣了长条形平面,齿条17固定在长条形平面上,所述左容置腔2的后面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后面板的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轴18的前端同轴安装有与齿条17啮合传动的齿轮19,所述第二转轴18的后端安装有第二把手20;所述壳体1的前面板的前侧设置有身份信息采集装置21,所述壳体1的前面板的内侧安装有主控板22,该主控板的型号为EM4305,采用电磁波上电感应技术,省电,感应更灵敏,所述主控板22镶嵌在前面板的内侧的凹槽中,所述主控板22的信息采集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身份信息采集装置21相连,所述主控板2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伸缩气缸4相连。所述伸缩气缸4为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4的主轴上同轴安装有阻尼器23。如图6所示,所述限位槽5包括圆槽24以及沿圆槽24圆周均匀布置的四个燕尾槽25。如图5所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通过分隔板分割成左容置腔(2)和右容置腔(3),所述右容置腔(3)的后面板的内侧垂直固定有可旋转的伸缩气缸(4),所述伸缩气缸(4)主轴的一端开有限位槽(5),所述伸缩气缸(4)主轴的外部靠近限位槽(5)的位置套设有凸轮(6),在所述凸轮(6)的外周开设有环形滑槽(7),所述凸轮(6)外侧面沿着其轴向开设有条形滑槽(8);所述右容置腔(3)前面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前面板的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后端同轴设有与限位槽(5)配合的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与前面板之间安装有扭簧(12),所述第一转轴(9)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把手(11);所述左容置腔(2)内横向布置有可左右滑动且延伸入右容置腔(3)内的锁轴(13),所述锁轴(13)的右端设置有能够沿条形滑槽(8)下端滑入环形滑槽(7)中间的滑块(14),在所述左容置腔(2)内的锁轴(13)上设置有限位部(15),所述限位部(15)与分割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6),限位部(15)左侧的锁轴(13)上辅设有齿条(17),所述左容置腔(2)的后面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后面板的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轴(18)的前端同轴安装有与齿条(17)啮合传动的齿轮(19),所述第二转轴(18)的后端安装有第二把手(20);所述壳体(1)的前面板的前侧设置有身份信息采集装置(21),所述壳体(1)的前面板的内侧安装有主控板(22),所述主控板(22)的信息采集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身份信息采集装置(21)相连,所述主控板(2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伸缩气缸(4)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通过分隔板分割成左容置腔(2)和右容置腔(3),所述右容置腔(3)的后面板的内侧垂直固定有可旋转的伸缩气缸(4),所述伸缩气缸(4)主轴的一端开有限位槽(5),所述伸缩气缸(4)主轴的外部靠近限位槽(5)的位置套设有凸轮(6),在所述凸轮(6)的外周开设有环形滑槽(7),所述凸轮(6)外侧面沿着其轴向开设有条形滑槽(8);所述右容置腔(3)前面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前面板的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后端同轴设有与限位槽(5)配合的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与前面板之间安装有扭簧(12),所述第一转轴(9)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把手(11);所述左容置腔(2)内横向布置有可左右滑动且延伸入右容置腔(3)内的锁轴(13),所述锁轴(13)的右端设置有能够沿条形滑槽(8)下端滑入环形滑槽(7)中间的滑块(14),在所述左容置腔(2)内的锁轴(13)上设置有限位部(15),所述限位部(15)与分割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6),限位部(15)左侧的锁轴(13)上辅设有齿条(17),所述左容置腔(2)的后面板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后面板的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轴(18)的前端同轴安装有与齿条(17)啮合传动的齿轮(19),所述第二转轴(18)的后端安装有第二把手(20);所述壳体(1)的前面板的前侧设置有身份信息采集装置(21),所述壳体(1)的前面板的内侧安装有主控板(22),所述主控板(22)的信息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联航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