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公园山林环境中的雨水调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24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公园山林环境中的雨水调蓄工具,包括雨水调蓄池和排水系统,雨水调蓄池的池底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地基层、中砂找平层、第一无纺布层、防水卷材层、第二无纺布层和砂质土层,雨水调蓄池的池壁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毛石砌块挡土墙和天然石块压顶,雨水调蓄池的四周池壁高度不等,高的池壁顶部与山坡相连且相连的山坡上铺设有山体天然石块,低的池壁顶部与排水系统相连;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井盖和雨水管,低的池壁中的天然石块压顶设有天然石块溢水口,天然石块溢水口与雨水调蓄池连通,且与雨水收集井盖连通,雨水收集井盖与雨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公园山体环境中雨水调蓄问题,且具有景观效果。

A rainwater regulation and storage tool suitable for Park Mountain Forest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公园山林环境中的雨水调蓄工具
本技术用于园林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公园山林环境中的雨水调蓄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景观雨水调蓄池广泛应用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对洪涝季节的雨水起到暂时性存储、调蓄的作用。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主要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留期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但是,在城市公园山体环境中,雨水径流高峰期的水经自然坡体流进河道或水池的过程中,山体上的水经地表径流往往较大,雨水径流在陡峭的坡体带走大量泥土,另一方面原有公园的道路排水系统仅是简单地通过排水沟及排入市政管网中,对雨水并不能做到一个有效地景观利用。目前,雨水调蓄池的两种常规做法,常规做法一,底部流槽式调蓄池池顶进水,池底出水,该做法平时池内不储存水,降雨时池内蓄水量可随雨量大小的变化动态调蓄。但出水管标高较进水管低约2~5m,适合于出水管对标高要求不高的场所。常规做法二,水泵提升式调蓄池池顶进水,装满后池顶溢流出水。可做到出水管与进水管标高相同,适合于进出水管对标高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地下室顶板等区域。降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公园山林环境中的雨水调蓄工具,包括建造在山体边坡上的雨水调蓄池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雨水调蓄池的池底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地基层、中砂找平层、第一无纺布层、防水卷材层、第二无纺布层和砂质土层,所述地基层由山体边坡找平后并碾压密实形成,所述中砂找平层铺设在碾压密实的地基层上,所述第一无纺布层铺筑在中砂找平层上,所述防水卷材层铺设在第一无纺布层上,所述第二无纺布层铺设在防水卷材层上,所述砂质土层铺设在第二无纺布层上;/n所述雨水调蓄池的池壁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毛石砌块挡土墙和天然石块压顶,所述雨水调蓄池的池底四周的山体边坡上开挖有挡墙基坑,所述毛石砌块挡土墙砌筑在挡墙基坑内且毛石砌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公园山林环境中的雨水调蓄工具,包括建造在山体边坡上的雨水调蓄池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雨水调蓄池的池底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地基层、中砂找平层、第一无纺布层、防水卷材层、第二无纺布层和砂质土层,所述地基层由山体边坡找平后并碾压密实形成,所述中砂找平层铺设在碾压密实的地基层上,所述第一无纺布层铺筑在中砂找平层上,所述防水卷材层铺设在第一无纺布层上,所述第二无纺布层铺设在防水卷材层上,所述砂质土层铺设在第二无纺布层上;
所述雨水调蓄池的池壁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毛石砌块挡土墙和天然石块压顶,所述雨水调蓄池的池底四周的山体边坡上开挖有挡墙基坑,所述毛石砌块挡土墙砌筑在挡墙基坑内且毛石砌块挡土墙的上表面铺设有天然石块压顶从而形成雨水调蓄池的池壁;所述雨水调蓄池的四周池壁高度不等,其中高的池壁顶部与山坡相连且相连的山坡上铺设有山体天然石块,其中低的池壁顶部与排水系统相连;
所述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井盖和雨水管,所述雨水调蓄池低的池壁中的天然石块压顶设有天然石块溢水口,其中天然石块溢水口的一端与雨水调蓄池连通,另一端与雨水收集井盖连通,所述雨水收集井盖与雨水管连通,所述雨水管铺设于山体边坡旁的路面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公园山林环境中的雨水调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周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