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71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包括钻井,所述钻井设有防渗板,每组防渗板均包括依次套接的外板、连接板和内板,所述防渗板内设置有驱动外板、连接板和外板同时伸缩的驱动件,所述防渗板远离钻井的端部设置有V形的钻板,所述方形管结构内设置有防渗布。通过防渗布同时配合若干组防渗板,防渗布对相邻两组防渗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使得污染土壤不易从相邻两组防渗板之间的间隙处流出,防渗板对污染土壤的隔绝效果更加良好,通过防渗板可伸缩结构,减小了在安装防渗板时防渗板占用钻井的空间,方便防渗板的安装。

Waterstop structure for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的
,尤其是涉及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为确保土地资源永续利用,改善生活环境,增进国民健康,必须对土壤污染进行治理和修复。现有的一种修复方式是通过在污染土壤区域旁开挖钻井,然后从钻井处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处插入防渗板将污染的土壤隔离,然后在污染区域的顶部开挖抽水井,通过抽水井对污染区域的土壤进行修复工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有些区域的污染面积较大,而钻井开挖的面积有限,需要将多块防渗板拼接起来进行使用,造成一定的施工麻烦,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具有方便安装防渗板的功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包括设于污染土壤一侧的钻井,所述钻井靠近污染土壤的一侧设有若干组防渗板,所述防渗板呈伸缩设置,若干组防渗板组成两端开口的方形管结构,每组防渗板均包括依次套接的外板、连接板和内板,所述内板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外板滑动连接,所述防渗板内设置有驱动外板、连接板和外板同时伸缩的驱动件,所述防渗板远离钻井的端部设置有V形的钻板,所述钻板的尖端朝向防渗板的端部方向设置,所述钻板的锐角大于所述外板的厚度,所述方形管结构内设置有包围方形管结构内周的方形防渗布,所述防渗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方形管结构的两端固定连接,当所述防渗板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防渗布处于绷紧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钻板在放入防渗板时钻开泥土,减少放入防渗板时,防渗板与泥土的接触面积,方便工作人员将防渗板放入到泥土内。通过驱动件驱动内板、连接板和外板同时伸缩,有利于增大防渗板包围污染土壤的区域面积,减少污染土壤的进一步渗透。通过防渗布同时配合若干组防渗板,防渗布对相邻两组防渗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使得污染土壤不易从相邻两组防渗板之间的间隙处流出,防渗板对污染土壤的隔绝效果更加良好,通过防渗板可伸缩结构,减小了在安装防渗板时防渗板占用钻井的空间,方便防渗板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依次穿过内板、连接板和外板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所述连接板和外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内板、连接板以及外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活动杆脱离所述内板的限位件,所述连接板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活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外板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方向也与所述活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螺纹状的滑条,所述外板上设置有供滑条滑入的滑槽,当所述滑条滑至滑槽内时,所述防渗板处于收缩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活动杆使得滑条与滑槽脱离,活动杆解锁,第一弹簧推动内板,使得内板伸在连接板外的长度变长,第二弹簧推动连接板,使得连接板伸出外板外板外的长度变长,有利于防渗板的整体长度由收缩状态变为伸长的状态,有利于将大面积的污染土壤围起来,减少污染土壤的进一步渗透。将防渗板做成收缩的状态,有利于减少防渗板占用安装时钻井的空间,方便将防渗板的安装。限位件对活动杆的限位作用,使得活动杆不易与内板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内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和外板内,有利于保持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长度方向始终与活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便于第一弹簧对内板施加推力,第二弹簧对连接板施加推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均绕接于所述活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绕接与活动杆,有利于保持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沿活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有利于第一弹簧沿平行活动杆的方向推动内板,第二弹簧沿平行活动杆的方向推动连接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钻板与所述内板活动连接,所述内板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钻板朝远离或靠近所述内板方向运动的弹性件,所述内板上活动连接有倒钩,所述倒钩可朝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土壤的方向运动,所述倒钩的弯曲部朝向远离内板方向设置,所述防渗板内设置有联动所述钻板与所述倒钩同步运动的联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板与泥土抵接,在弹性件对钻板施加推力时,内板往连接板的方向运动,通过联动钻板和倒钩同时运动,在内板运动时倒钩往远离内板的方向运动,倒钩勾在泥土上,泥土都倒钩产生拉力,有利于增加防渗板放置在泥土内时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件包括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钻板连接,所述拉绳与所述倒钩之间连接有连接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出防渗板后与所述活动杆绑接,所述倒钩与所述内板的外侧面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内板远离外板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绕接有顶推弹簧,所述顶推弹簧的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限位杆的长度,所述顶推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推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钻板固定连接,当所述拉绳处于绷紧状态时,所述倒钩的竖直部与内板的表面贴合,所述伸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顶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拉绳处于放松的状态,内板在顶推弹簧的作用下往连接板的方向运动,倒钩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被弹向泥土并在内板运动时勾在泥土上,增加了防渗板与泥土连接的稳定性。伸缩弹簧使得倒钩获得势能,有利于倒钩勾到泥土内。限位杆减少在顶推弹簧在伸缩时的晃动,有利于顶推弹簧推动内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钩与所述活动板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接的倒钩,使得倒钩在运动时更加的灵活,同时倒钩在受到泥土对其产生的拉力时,倒钩与内板的连接处不易分离,倒钩与内板连接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活动杆一端的卡块,所述内板内凹陷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的槽壁抵接,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转动连接,所述卡槽内设置有供活动杆伸出的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槽和卡块的配合,有利于保持活动杆与内板连接处的稳定性,活动杆不易与内板脱离。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钻板在放入防渗板时钻开泥土,减少放入防渗板时,防渗板与泥土的接触面积,方便工作人员将防渗板放入到泥土内。通过驱动件驱动内板、连接板和外板同时伸缩,有利于增大防渗板包围污染土壤的区域面积,减少污染土壤的进一步渗透。通过防渗布同时配合若干组防渗板,防渗布对相邻两组防渗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使得污染土壤不易从相邻两组防渗板之间的间隙处流出,防渗板对污染土壤的隔绝效果更加良好,通过防渗板可伸缩结构,减小了在安装防渗板时防渗板占用钻井的空间,方便防渗板的安装;2.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和外板内,有利于保持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包括设于污染土壤一侧的钻井(5),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5)靠近污染土壤的一侧设有若干组防渗板(6),所述防渗板(6)呈伸缩设置,若干组防渗板(6)组成两端开口的方形管结构,每组防渗板(6)均包括依次套接的外板(63)、连接板(62)和内板(61),所述内板(61)与所述连接板(6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2)与所述外板(63)滑动连接,所述防渗板(6)内设置有驱动外板(63)、连接板(62)和外板(63)同时伸缩的驱动件(4),所述防渗板(6)远离钻井(5)的端部设置有V形的钻板(8),所述钻板(8)的尖端朝向防渗板(6)的端部方向设置,所述钻板(8)的锐角大于所述外板(63)的厚度,所述方形管结构内设置有包围方形管结构内周的方形防渗布(7),所述防渗布(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方形管结构的两端固定连接,当所述防渗板(6)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防渗布(7)处于绷紧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包括设于污染土壤一侧的钻井(5),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5)靠近污染土壤的一侧设有若干组防渗板(6),所述防渗板(6)呈伸缩设置,若干组防渗板(6)组成两端开口的方形管结构,每组防渗板(6)均包括依次套接的外板(63)、连接板(62)和内板(61),所述内板(61)与所述连接板(6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2)与所述外板(63)滑动连接,所述防渗板(6)内设置有驱动外板(63)、连接板(62)和外板(63)同时伸缩的驱动件(4),所述防渗板(6)远离钻井(5)的端部设置有V形的钻板(8),所述钻板(8)的尖端朝向防渗板(6)的端部方向设置,所述钻板(8)的锐角大于所述外板(63)的厚度,所述方形管结构内设置有包围方形管结构内周的方形防渗布(7),所述防渗布(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方形管结构的两端固定连接,当所述防渗板(6)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防渗布(7)处于绷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包括依次穿过内板(61)、连接板(62)和外板(63)的活动杆(41),所述活动杆(41)与所述连接板(62)和外板(63)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41)与所述内板(61)、连接板(62)以及外板(63)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41)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活动杆(41)脱离所述内板(61)的限位件,所述连接板(6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42),所述第一弹簧(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活动杆(4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外板(63)内设置有第二弹簧(43),所述第二弹簧(43)的长度方向也与所述活动杆(4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活动杆(41)上设置有螺纹状的滑条(44),所述外板(63)上设置有供滑条(44)滑入的滑槽(45),当所述滑条(44)滑至滑槽(45)内时,所述防渗板(6)处于收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止水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内板(61)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3)的另一端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恺曾志林易皓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