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离心沉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683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其包括轴承座、位于轴承座上的转鼓和位于转鼓内的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包括转动轴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螺旋叶片,转鼓包括可拆卸的顶盖和底盖,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插槽,插槽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内壁刮片。清理转鼓内壁时,需打开转鼓的顶盖,通过转动轴的转动,调整螺旋叶片上插槽的位置,使插槽位于刮片方便插入的位置,然后再把刮片安装在螺旋叶片的插槽上,待插片安装稳固,安装回上顶盖,启动开关,使得转鼓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刮片的相对与螺旋叶片会突出一些,此时可对转鼓内壁起到自动清理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转鼓内壁起到自动清理的作用。

Horizontal centrifugal sett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离心沉降机
本技术涉及分离设备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
技术介绍
目前,卧式离心沉降机广泛应用于煤炭、化工、医药和冶金等行业,主要用于固液分离,尤其在制胶的过程中,乳胶中会混入一些杂质,如泥沙和树叶等,此时使用离心沉降机来去除杂质非常方便。现有的卧式离心沉降机除杂机构包括转鼓和转鼓内部的螺旋输送器,通过转鼓和转鼓内部的螺旋输送器的转速差,实现固液的分离。在对乳胶去除杂质的过程中,由于乳胶的粘度较大,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与一些细小杂质附着在转鼓内壁上,而卧式离心沉降机在工作的过程中,螺旋输送器上的螺旋叶片与转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缝隙,才会使离心沉降机更好的工作,所以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对转鼓内壁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现有转鼓都是一体成型,不可拆卸,所以在对转鼓的内壁进行清理时,只能通过高压水枪从端面处的开口处进行冲洗,造成清理时极大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方便的的离心沉降机。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转鼓和位于转鼓内的螺旋输送器,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转动轴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转鼓包括可拆卸的顶盖和底盖,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刮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卧式离心沉降机对乳胶等粘性较大的液体除杂时,通过转鼓与螺旋叶片的相对运动,使得乳胶与固体杂质进行分离。但乳胶及细小杂质经过长期的累积会附着在转鼓内壁上,这样会减小转鼓与螺旋叶片之间的间隙,影响卧式离心沉降机的使用效果,所以需要对转鼓内壁清理。清理时,需打开转鼓的顶盖,通过转动轴的转动,调整螺旋叶片上插槽的位置,使插槽位于刮片方便插入的位置,然后再把刮片安装在螺旋叶片的插槽上,待插片安装稳固,安装回上顶盖,启动开关,使得转鼓转动。由于刮片与转鼓的内壁有相对运动,且刮片相对于螺旋叶片,相对高度突出了一些,所以在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刮片接触到转鼓内壁,可以不断地把转鼓内壁附着的乳胶杂质等刮蹭掉,此时对转鼓内壁起到自动清理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顶盖设置有上凸块,所述底盖设置有下凸块,上凸块与下凸块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凸块与下凸块相对应的分布于转鼓两侧,位置在转鼓壳体体外,通过上下凸块的链接,使得转鼓可达到封闭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上凸块与下凸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鼓在转动时,会产生离心力的作用,且转鼓的转速不同,离心力的大小不同,上凸块与下凸块之间的压力也会变化,长期使用会对上凸块与下凸块的接触面产生磨损,在上下凸块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垫片,可以降低上凸块与下凸块的接触面的磨损程度。作为优选,所述刮片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轴延伸方向的夹角为50°-6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片接触到附着在转鼓内壁的杂质时,随着转鼓的转动,会对刮片产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越大,对刮片的损坏程度越大。若刮片延伸方向与转动轴延伸方向的夹角为90°,受到的力全部作用在刮片一面上,把刮片延伸方向与转动轴延伸方向的夹角设置为50°-60°,受到的力有分解的作用,会减小刮片与杂质之间力的作用,延长刮片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插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螺旋叶片高度的三分之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片插入插槽部分的高度,大大高于刮片伸出插槽的高度时,转动转鼓清理转鼓内壁杂质时,使得刮片的振动幅度减小,而刮片伸出插槽的高度一定,所以通过增加插槽的深度,可使得刮片在工作的过程中,振动幅度减小,延长刮片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插槽的槽口底部宽于所述插槽的槽口顶部,所述刮片恰好可插入所述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插槽的槽口底部宽于插槽的顶部,使得刮片更加稳固的插入插槽内,防止由于转鼓的转动,转鼓内壁杂质对刮片产生力的作用,使得刮片在插槽内松动,造成刮片的损坏。作为优选,插槽与所述刮片相接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片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刮片与插槽相接触的底部会产生磨损,设置有第二垫片,可降低刮片底部与插槽底部的磨损程度。作为优选,插槽的槽口边缘设置有挡块,所述刮片一面设置有抵块,所述刮片恰好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抵块与所述挡块恰好抵接,所述抵块相比于所述挡块更靠近所述插槽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块与抵块的卡接固定作用,使得刮片在插槽中连接的更稳固,同时也减小了在工作时刮片的震动幅度,延长刮片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顶盖底部周边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底盖顶部周边设置有供所述密封条嵌入的密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嵌入所述密封槽内,通过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得转鼓的顶盖和底盖密封的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刮片安装于螺旋叶片的插槽内,使得清理转鼓内壁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卧式离心沉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刮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密封条和密封槽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刮片和插槽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转动轴的剖视图。图中,1、底座;11、轴承架;12、轴承;2、转鼓;21、顶盖;211、上凸块;212、密封条;22、底盖;221、下凸块;2211、第一垫片;222、密封槽;23、液体出料口;24、固体出料口;3、输送器;31、转动轴;311、入料口;312、空腔;32、螺旋叶片;321、插槽;3211、第二垫片;3212、挡块;4、刮片;41、抵块;5、进料管;6、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包括底座1、输送器3、转鼓2、刮片4、进料管5和驱动电机6。底座1上两侧分别有轴承架11,底座1与轴承架11为一体铸造,轴承架11上安装有轴承12,对转鼓2和输送器3起到支撑的作用。驱动电机6位于底座1一旁,通过一皮带传动装置与转动轴31传动连接,使得转鼓2转动。(皮带传动装置为现有技术,故不加以详细说明)。输送器3安装在转鼓2内,输送器3包括转动轴31和螺旋叶片32,螺旋叶片32与转动轴31焊接为一体,固定在转动轴31上。螺旋叶片32上安装有刮片4,刮片4为一整体,形状呈梯形。转动轴31两端延伸出转鼓2外,通过转动轴31的两端延伸处,使得转动轴31安装在轴承架11上。转鼓2通过转动轴31两端,安装在转动轴31上,一端呈圆锥体形状,由于有高度差,方便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有锥度处的半径小于无锥度处的半径。参照图1和图3,转鼓2包括顶盖21和底盖22,顶盖2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两个方形的上凸块211,方形的凸块与顶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上的转鼓(2)和位于转鼓(2)内的螺旋输送器(3),所述螺旋输送器(3)包括转动轴(31)和固定在转动轴(31)上的螺旋叶片(3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2)包括可拆卸的顶盖(21)和底盖(22),所述螺旋叶片(32)上设置有插槽(321),所述插槽(32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刮片(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上的转鼓(2)和位于转鼓(2)内的螺旋输送器(3),所述螺旋输送器(3)包括转动轴(31)和固定在转动轴(31)上的螺旋叶片(3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2)包括可拆卸的顶盖(21)和底盖(22),所述螺旋叶片(32)上设置有插槽(321),所述插槽(32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刮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1)设置有上凸块(211),所述底盖(22)设置有下凸块(221),上凸块(211)与下凸块(221)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块(211)与下凸块(221)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2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4)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轴(31)延伸方向的夹角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桢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