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13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07
本申请公开了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离心机,包括转鼓和电机,所述转鼓的底部同轴固定连接有中空的连接座,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连接座后与转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内设有离心机构,所述离心机构包括驱动轴和离心杆,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贯穿转鼓并与转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离心杆的一端固定套接在驱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离心杆的另一端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转鼓的底部设有出渣口,所述驱动轴位于转鼓内部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用于遮挡出渣口的遮挡板。本方案能够对转鼓内的固相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机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机。
技术介绍
离心分离是指利用离心惯性力实现物料中固相与液相,或液相与液相的分离操作。现有的离心机通常包括转鼓和进料管,转鼓上均有多个过滤口,待离心分离的物料通过进料管输送至转鼓内,转鼓旋转带动物料一起旋转,随着物料的旋转速度提高,物料即发生离心现象,从而物料中的液相被甩出至转鼓外,而固相则被拦截于转鼓内,进而实现了物料中液相和固相的分离。然而由于固相在转鼓内逐渐累积,随着转鼓内固相的增多,固相会阻碍后续的离心分离,从而降低后续的离心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离心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鼓内固相累积增多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机,包括转鼓和电机,所述转鼓的底部同轴固定连接有中空的连接座,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连接座后与转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内设有离心机构,所述离心机构包括驱动轴和离心杆,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贯穿转鼓并与转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离心杆的一端固定套接在驱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离心杆的另一端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转鼓的底部设有出渣口,所述驱动轴位于转鼓内部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用于遮挡出渣口的遮挡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由于连接座是固定连接在转鼓的底部,转轴的一端贯穿连接座后与转鼓的底部固定连接,因此通过电机能够带动转鼓和连接座同步转动,使连接座和转鼓具有一定的转速,而由于驱动轴和转鼓的底部转动连接,离心杆的一端固定套接在驱动轴的一端,离心杆的另一端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因此离心杆和驱动轴均随着转鼓同步转动,此时遮挡板能够遮挡住出渣口,物料加入到转鼓后,转鼓旋转带动物料一起旋转,物料中的液相被甩出至转鼓外,而固相则被拦截于转鼓内。当需要清理转鼓内的固相时,通过电机使连接座的转速增大,并保持高速转动,离心杆受到的离心力加大,由于离心杆的一侧套接在驱动轴的另一端,离心杆的另一侧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而驱动轴和转鼓的底部转动连接,驱动轴能够限制离心杆的位移方向,只允许离心杆以驱动轴为中心发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心杆发生转动并压缩复位弹簧,通过离心杆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再带动遮挡板转动,使遮挡板不再遮挡住出渣口,转鼓内的固相通过出渣口落出,完成对固相的清理后,电机降低转速,离心杆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下带动遮挡板回复到初始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电机增大连接座的转速,进而使离心杆通过驱动轴带动遮挡板转动,遮挡板不再遮挡住出渣口,转鼓内的固相通过出渣口落出,完成对固相的清理。进一步,所述遮挡板的边缘和出渣口的边缘之间留有间隙。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由于转鼓在对物料进行离心的时候,会使离心杆产生一定的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使离心杆发生较小的转动,进而带动遮挡板发生小幅度的转动,为了防止出渣口的一部分不被遮挡板遮挡,因此在遮挡板的边缘和出渣口的边缘之间预留有间隙。进一步,所述出渣口沿转鼓的轴线对称设置。通过出渣口对称设置,出渣口的数量增多,加快清理固相的速度。进一步,所述出渣口的一侧延伸到转鼓内侧壁的底部。由于离心作用会使转鼓内的物料朝向转鼓的内侧壁移动,使固相积蓄在转鼓的内侧壁,因此出渣口的一侧延伸到转动内侧壁的底部,能够增加对固相的清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去除机壳盖后转鼓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连接座的内部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壳1、机壳盖2、出液口3、第一清渣口4、电机5、第二清渣口6、连接座7、复位弹簧8、出渣口9、遮挡板10、过滤孔11、转鼓12、驱动轴13、离心杆14、挡板15。实施例1:如图1和图2,一种离心机,包括机壳1和设于机壳1内的转鼓12和电机5,机壳1的顶部设有机壳盖2,转鼓12上设有多个过滤孔11,转鼓12的底部同轴固定连接有中空的连接座7,电机5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贯穿连接座7后与转鼓12的底部固定连接,如图3和图4,连接座7内设有离心机构,离心机构包括驱动轴13和离心杆14,驱动轴13的一端贯穿转鼓12并与转鼓12的底部转动连接,离心杆14的一端套接在驱动轴13的另一端,离心杆14的另一端和连接座7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8;转鼓12的底部设有出渣口9,驱动轴13位于转鼓12内部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用于遮挡出渣口9的遮挡板10。机壳1内还设有用于分开固相和液相的挡板15,同时在机壳1上还设置有第一清渣口4、第二清渣口6和出液口3。由于连接座7是固定连接在转鼓12的底部,转轴的一端贯穿连接座7后与转鼓12的底部固定连接,因此通过电机5能够带动转鼓12和连接座7同步转动,使连接座7和转鼓12具有一定的转速,而由于驱动轴13和转鼓12的底部转动连接,离心杆14的一端固定套接在驱动轴13的一端,离心杆14的另一端和连接座7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8,因此离心杆14和驱动轴13均随着转鼓12同步转动,此时遮挡板10能够遮挡住出渣口9,物料加入到转鼓12后,转鼓12旋转带动物料一起旋转,物料中的液相通过过滤孔11被甩出至转鼓12外,而固相则被拦截于转鼓12内。当需要清理转鼓12内的固相时,通过电机5使连接座7的转速增大,并保持高速转动,离心杆14受到的离心力加大,由于离心杆14的一侧套接在驱动轴13的另一端,离心杆14的另一侧和连接座7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8,而驱动轴13和转鼓12的底部转动连接,驱动轴13能够限制离心杆14的位移方向,只允许离心杆14以驱动轴13为中心发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心杆14发生转动并压缩复位弹簧8,通过离心杆14带动驱动轴13转动,驱动轴13再带动遮挡板10转动,使遮挡板10不再遮挡住出渣口9,转鼓12内的固相通过出渣口9落出,完成对固相的清理后,电机5降低转速,离心杆14在复位弹簧8的弹力下带动遮挡板10回复到初始位置。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遮挡板10的边缘和出渣口9的边缘之间留有间隙,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由于转鼓12在对物料进行离心的时候,会使离心杆14产生一定的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使离心杆14发生较小的转动,进而带动遮挡板10发生小幅度的转动,为了防止出渣口9的一部分不被遮挡板10遮挡,因此在遮挡板10的边缘和出渣口9的边缘之间预留有间隙。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出渣口9的一侧延伸到转鼓12内侧壁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机,包括转鼓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的底部同轴固定连接有中空的连接座,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连接座后与转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内设有离心机构,所述离心机构包括驱动轴和离心杆,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贯穿转鼓并与转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离心杆的一端固定套接在驱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离心杆的另一端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转鼓的底部设有出渣口,所述驱动轴位于转鼓内部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用于遮挡出渣口的遮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机,包括转鼓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的底部同轴固定连接有中空的连接座,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连接座后与转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内设有离心机构,所述离心机构包括驱动轴和离心杆,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贯穿转鼓并与转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离心杆的一端固定套接在驱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离心杆的另一端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转鼓的底部设有出渣口,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旭芳雷光萍王本均许文恒罗然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精科信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