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阀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33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氧气瓶(3)的保护性阀环(1)。该保护性阀环(1)包括适于围绕瓶阀(2)的出口(5)的主体(4)。该主体(2)包括不可燃且吸热的材料,并且具有适于引导任何潜在的氧气泄漏远离该气瓶(3)的可燃部分的内部成形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加压气体的流量的截止阀(2)和一种用于将保护性阀环(1)附接至氧气瓶(3)的截止阀(2)的方法。

Protective valve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保护性阀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氧气瓶的保护性阀环、一种用于控制加压气体的流量的截止阀、以及一种用于将保护性阀环附接至氧气瓶的截止阀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氧气瓶可能导致着火和随后的火灾。这类着火通常发生在瓶阀处。着火通常是由被引入到气瓶中并且然后撞击瓶阀内部的污染物导致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来自阀的着火和随后的火灾具有高度破坏性,从而导致严重的损坏。截止阀通常用作用于压缩气体的瓶阀。DE10354299A1中披露了这样一种阀的一个实例。然而,存在与已知的截止阀相关联的几个问题。例如,在打开截止阀之后,气体立即具有高速度。当气体快速到达非加压区域时,这可能导致颗粒撞击着火,因为气体可能捕获颗粒,如果这些颗粒撞击到某个表面上,则因为这些颗粒的动能被转化为热量而可能导致着火。可能出现的另一问题是,由截止阀的打开和进入非加压区域的气体引起的绝热压缩可能导致气体的温度片刻升高。这种温度的升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部件着火。特别地,对于具有低的自燃温度的部件,情况是这样的。上述问题特别地发生在截止阀与高度氧化的气体(即具有比空气更高的氧份额的气体)一起使用之时,因为更高的氧含量增加了着火的可能性。因此,当涉及氧气瓶的处理时并且具体地涉及与氧气瓶连接的瓶阀的处理时,存在与安全性有关的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上技术和现有技术的改进。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瓶阀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减轻、缓和或消除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根据第一方面,通过用于氧气瓶的保护性阀环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实现了这些和其他目的、和/或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将清楚的优点。该保护性阀环包括适于围绕瓶阀的出口的主体。该主体包括不可燃且吸热的材料、以及适于引导潜在的氧气泄漏远离气瓶的可燃部分的内部成形件。这是有利的,因为保护性阀环使火的开始无效,其方式为火不发生传播。保护性阀环既重定向火焰又吸收火的热量。特别地,它保护塑料防护件免受火的火焰的影响,这大大减少了火可用的燃料。该保护性环有效地提供了一种着火受控的方法。换言之,该保护性环作为散热器和用于使着火的火焰重定向的系统二者进行工作。作为散热器,吸收来自于火的能量。该环的设计使得它足以吸收涉及整个瓶的火,同时该环重量轻且成本低。该环的设计具有用来优化保护的特定的内部成形件,该环提供了重定向火焰和吸收热量。该内部成形件可以包括布置在主体的内壁表面上的凹槽。具体地,该内部成形件可以包括沿着该主体的内圆周延伸的第一凹槽、以及从该主体的底部部分在其轴向方向上延伸到主体的第一凹槽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和该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由此彼此处于气体连通。这样,来自瓶阀的任何潜在氧气泄漏将被向上引导通过该至少一个第二凹槽、进入该第一凹槽、并远离气瓶的可燃部分。该内部成形件可以包括用于与瓶阀连通的邻接表面。这些邻接表面由吸热材料制成,并且适于引导热量远离气瓶的暴露部分。当保护性阀环的主体在其制造时应用于阀时,该保护性阀环的主体可以是实心的。如果保护性阀环要应用于已经处于运行中的产品上,则它优选地可以是呈两部分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该主体可以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制成,其中,该第一部分的一端与该第二部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该第一部分的另一端可以通过销元件或卡扣锁连接到该第二部分的另一端。根据第二方面,通过用于控制加压气体的流量的截止阀来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实现这些和其他目的。该截止阀包括主体和密封元件,该主体限定在气体入口通道和气体出口通道之间延伸的通路,该密封元件被布置成在第一位置中关闭该通路并且在第二位置中打开该通路以允许气体通过该通路在气体入口通道和气体出口通道之间流动。该截止阀进一步包括根据上述特征的保护性阀环,气体出口通道的出口附接在该保护性阀环上方。根据第三方面,通过一种用于将保护性阀环附接至氧气瓶的截止阀的方法来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实现这些和其他目的。该保护性阀环包括适于围绕瓶阀的出口的主体。该主体包括适于引导潜在的氧气泄漏远离气瓶的可燃部分的内部成形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围绕该瓶阀的出口布置该主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的一端与第二部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以及通过销元件或卡扣锁将该第一部分的另一端与该第二部分的另一端锁定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效果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以上结合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那些效果和特征。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而提及的实施例在很大程度上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相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披露内容、从所附权利要求以及从附图中变得明显。应注意,本专利技术涉及各特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通常,除非本文另外明确定义,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应当根据它们在本
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另外明确陈述,对“一个(a)/一个(an)/该[元件、设备、部件、装置、步骤等]”的所有引用都被公开地解释为是指所述元件、设备、部件、装置、步骤等的至少一个实例。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以及此术语的变化并不旨在排除其他附加物、部件、整数或步骤。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以上以及另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的说明性且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用于相似的元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要应用于瓶阀的保护性阀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要应用于瓶阀的保护性阀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当应用于瓶阀时图2中的保护性阀环的立体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处于打开状态的保护性阀环的又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b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图4a中的保护性阀环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当应用于瓶阀的保护性阀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当应用于瓶阀的保护性阀环的又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处于打开状态的保护性阀环的又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b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图4a中的保护性阀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展示了当应用于氧气瓶3的截止瓶阀2时保护性阀环1的示例性实施例。保护性阀环1具有主体4,该主体围绕截止瓶阀2的出口5。主体4是实心的并且由不可燃且吸热的材料制成。这意味着保护性阀环1在其制造时被附接至瓶阀2上。在图1的放大部分中,更详细地展示了保护性阀环1,并且可以看出,主体4进一步包括内部成形件,该内部成形件被设计成引导任何潜在的氧气泄漏远离气瓶3的易燃部分。内部成形件包括沿着主体4的内圆周延伸的第一凹槽6。内部成形件进一步包括从主体2的底部部分在其轴向方向上向上延伸并进入主体2的第一凹槽6的多个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6和该多个第二凹槽7由此彼此处于气体连通。主体2进一步配备有邻接表面8,这些邻接表面与截止瓶阀2处于直接连通。邻接表面8由吸热材料制成,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氧气瓶(3)的保护性阀环(1),该保护性阀环包括/n主体(4),该主体适于围绕瓶阀(2)的出口(5),该主体(4)包括不可燃且吸热的材料,/n其中,该主体(4)包括适于引导任何潜在的氧气泄漏远离该气瓶(3)的可燃部分的内部成形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氧气瓶(3)的保护性阀环(1),该保护性阀环包括
主体(4),该主体适于围绕瓶阀(2)的出口(5),该主体(4)包括不可燃且吸热的材料,
其中,该主体(4)包括适于引导任何潜在的氧气泄漏远离该气瓶(3)的可燃部分的内部成形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性阀环(1),其中,该内部成形件包括布置在该主体(4)内壁表面上的凹槽(6,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性阀环(1),其中,该内部成形件包括沿着该主体(4)的内圆周延伸的第一凹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性阀环(1),其中,该内部成形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7),该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从该主体(4)的底部部分在其轴向方向上延伸至该主体(4)的第一凹槽(6),该第一凹槽(6)和该至少一个第二凹槽(7)由此彼此处于气体连通。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性阀环(1),其中,该内部成形件包括用于与该瓶阀(2)连通的邻接表面(8),这些邻接表面(8)适于吸收热量。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性阀环(1),其中,该主体(4)是实心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性阀环(1),其中,该主体(4)由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11)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雷尔·兹梅克兹登克·菲里奇彼得·杰利卡加雷斯·彭伯顿
申请(专利权)人:GCE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