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个必经点最短路径的配电网自动布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布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个必经点最短路径的配电网自动布线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供电企业发展策划部在制定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时,对不同供区的接线方式有不同的要求,比如:A、A+类供区电缆网以单环和双环为主,架空网以多分段适度联络为主。不同的接线方式,会直接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不同站所转带的走线方式,又会影响规划的经济性。现有供电企业发展策划部在对目标网架布线时,通过人工在CAD软件工具上,依靠经验进行布线。受限于规划人员自身水平和素质不同,以及对配电网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同,往往会导致网架布线不经济,技术指标不能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个必经点最短路径的配电网自动布线方法,只需要在明确供电范围和站所布点的前提下,设定好接线模式,即可自动进行布线。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个必经点最短路径的配电网自动布线方法,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个必经点最短路径的配电网自动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n步骤1:建立需要布线的供电单元范围和供电单元内的站所位置;/n步骤2:将道路中间线shp图层进行解析,对道路中间线shp图层生成矢量化对象,并生成顶点对象和边对象;/n步骤3:计算供电单元的重心位置;/n步骤4:根据供电单元重心位置与变电站距离就近原则,确定该供电单元供电的两座变电站;/n步骤5:从源变电站Sb出发,取队列中还未接入的站所Station0,利用道路对象的连接信息,计算该变电站到该站所的最短距离Dis(0);/n步骤6: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未接入的站所Station1,利用道路对象的连接信息,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个必经点最短路径的配电网自动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建立需要布线的供电单元范围和供电单元内的站所位置;
步骤2:将道路中间线shp图层进行解析,对道路中间线shp图层生成矢量化对象,并生成顶点对象和边对象;
步骤3:计算供电单元的重心位置;
步骤4:根据供电单元重心位置与变电站距离就近原则,确定该供电单元供电的两座变电站;
步骤5:从源变电站Sb出发,取队列中还未接入的站所Station0,利用道路对象的连接信息,计算该变电站到该站所的最短距离Dis(0);
步骤6: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未接入的站所Station1,利用道路对象的连接信息,计算该站所Station1到上一个站所Station0的最短距离Dis(1);
步骤7:重复步骤6,直到取出站所队列中的最后一个站所StationN,将该站所与目标变电站Se,利用道路对象的连接信息,计算该站所StationN到该变电站Se的最短距离Dis(n);
步骤8:累加步骤5-7计算出来的所有的最短距离之和,作为一个组合的布线最短距离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阳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