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8846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通过变电站选址定容、供电单元划分、站所布点、布线等进行分解,使得每个步骤都能够自动生成结果,同时每一步的输出成果可以作为下一步的输入信息,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网架生成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生成的目标网架进行指标的定量计算以及经济性评估,提高了评估的准确率,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导致的错误率。

An automatic generation method of target grid structure based on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and multi constra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供电企业发展策划部在制定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时,需要基于详细控规,道路信息和负荷预测等多源信息的支撑,同时考虑规划供区对于可靠性指标、供电能力指标、典型接线、经济性等约束,完成规划区域的变电站选址定容、供电单元划分、站所布点,布线一系列工作,从而完成目标网架的规划。现实在进行目标网架规划时,变电站的选址定容往往参考高压电网的规划,对于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和负荷需求考虑较少。供电单元划分、站所布点、布线依靠人工经验和CAD软件,对于规划的目标网架没法进行定量的指标计算和经济性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控规地块及道路中间线模型;道路中间线模型主要运用的方法:简单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建立控规地块及道路中间线模型;/n步骤2:根据地块的形状折点坐标,计算地块面积,得出每个地块负荷,并预测空间负荷;/n步骤3:根据步骤2计算出的地块负荷信息,生成对应的负荷设备,利用平面中位法,进行变电站选址定容,确定变电站的供电范围;/n步骤4:在变电站供电范围下按照接线组的容量和裕度为约束自动划分供电单元;/n步骤5:在供电单元基础上,采用平面中位法进行站所自动布点,将线路造价和线损降为最低。/n步骤6:在供电单元基础上,以标准接线方式进行布线,将该供电单元上所有负荷以最经济的方式接入该接线组;/n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控规地块及道路中间线模型;
步骤2:根据地块的形状折点坐标,计算地块面积,得出每个地块负荷,并预测空间负荷;
步骤3:根据步骤2计算出的地块负荷信息,生成对应的负荷设备,利用平面中位法,进行变电站选址定容,确定变电站的供电范围;
步骤4:在变电站供电范围下按照接线组的容量和裕度为约束自动划分供电单元;
步骤5:在供电单元基础上,采用平面中位法进行站所自动布点,将线路造价和线损降为最低。
步骤6:在供电单元基础上,以标准接线方式进行布线,将该供电单元上所有负荷以最经济的方式接入该接线组;
步骤7:根据不同供区类型,对自动生成的目标网架生成配电网电气模型和拓扑连接关系,利用FMEA法进行可靠性评估以及供电能力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完成对目标网架的评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的,根据公式Load=Ld*S*Dc*Sr,计算得出每个地块负荷,其中,Ld为该地块类型的负荷密度,S为该地块类型的面积,为需用系数,Sr为同时率,将该负荷数值赋予地块数据结构的地块负荷字段,并预测空间负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多约束的目标网架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最大、最小变电站数量;
S2、设n=nmin;
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阳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