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专利>正文

一种发热体组件及采用发热体组件的电加热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57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体组件,包括包括套筒(1)、安装在套筒(1)内的导流筒(2)、安装在导流筒(2)中心的加热棒(3)及在套筒(1)与导流筒(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的管接头(4),所述套筒(1)与导流筒(2)之间具有与管接头(4)连通的水流通道,所述导流筒(2)的外壁上设有导流槽(20)。所述导流槽(20)为螺旋导流槽。所述导流槽(20)为迷宫式导流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计一种电加热饮水装置,采用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发热体组件。采用该结构的电加热饮水装置,加热均匀充分。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ing body component and an electric heating drinking water device adopting the heating body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体组件及采用发热体组件的电加热饮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发热体组件及采用发热体组件的电加热饮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即热式电加热饮水装置,通常发热体组件采用外壁为发热膜的发热管对水进行加热,发热管中心为水流通道。此结构的发热体组件,由于发热部件位于表面,因此表面温度非常高,使电加热饮水装置的机身温度高,且水流通道中心处的水无法有效加热,加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电加热饮水装置的机身温度且加热充分的发热体组件,以提升电加热饮水装置的出水温度。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套筒(1)、安装在套筒(1)内的导流筒(2)、安装在导流筒(2)中心的加热棒(3)及在套筒(1)与导流筒(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的管接头(4),所述套筒(1)与导流筒(2)之间具有与管接头(4)连通的水流通道,所述导流筒(2)的外壁上设有导流槽(20)。所述导流槽(20)为螺旋导流槽。所述导流槽(20)为迷宫式导流槽。所述套筒(1)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凸耳(10),所述管接头(4)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凸耳(10)配合的第二连接凸耳(40),第一连接凸耳(10)与第二连接凸耳(40)紧固连接。所述套筒(1)的上端和/或下端分别设有密封套(6),使管接头(4)与套筒(1)之间密封连接,密封套(6)上开设有使管接头(4)与水流通道连通的通孔(60)。所述套筒(1)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凸耳(10),所述管接头(4)的外部设有一盖板(7),盖板(7)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凸耳(10)配合的第三连接凸耳(70),所述盖板(7)上还设有供管接头(4)的管路穿出的通孔(71)。所述管接头(4)为具有密封作用的硅胶材料。所述管接头(4)上设有温度感应探头(8)。一种电加热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的发热体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加热棒设置在导流筒内,因此套筒的温度不会超过100℃,避免电加热饮水装置的机身温度过高,且在导流筒外壁增设了导流槽,从而使水流通道内的水形成环形薄壁状,避免部分水无法有效加热,从而可以提升加热效率,提高出水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发热体组件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发热体组件结构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发热体组件结构分解图;图4为实施例三的发热体组件立体图;图5为实施例三的另一视角的发热体组件立体图;图6为实施例三的发热体组件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述发热体组件及采用发热体组件的电加热饮水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发热体组件,主要由套筒1、安装在套筒1内的导流筒2、安装在导流筒2中心的加热棒3及在套筒1与导流筒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的管接头4组成,套筒1与导流筒2之间具有与管接头4连通的水流通道,导流筒2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提升换热效率的螺旋导流槽20。为了装配方便,在套筒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凸耳10,管接头4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凸耳10配合的第二连接凸耳40,第一连接凸耳10与第二连接凸耳40紧固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在第一连接凸耳10上开设贯穿孔11,第二连接凸耳40上开设螺纹孔41,通过螺钉紧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卡接等其它紧固连接方式。为了使管接头4与套筒1之间实现较好的密封,在套筒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密封套6,使管接头4与套筒1之间密封连接,密封套6上开设有使管接头4与水流通道连通的通孔60。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发热体组件,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流槽20为迷宫式导流槽,这样水流通道内的水混流效果更好。实施例三: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发热体组件,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端的管接头4外部设有一盖板7,盖板7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凸耳10配合的第三连接凸耳70,盖板7上还设有供管接头4的管路穿出的通孔71。管接头4可以采用具有密封作用的硅胶材料制作。此实施例的另一端管接头4,基本还采用实施例一的连接结构,当然,也可以两端都采用相同的装配结构。另外,为了接线方便,可以将加热棒3的电极通过导线30引至发热体组件的同一端,并从一侧的管接头4穿出。上述实施例的发热体组件,可以在管接头4上设置温度感应探头8,用于检测进水温度和/或出水温度。上述实施例的发热体组件,可以用于电加热饮水装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套筒(1)、安装在套筒(1)内的导流筒(2)、安装在导流筒(2)中心的加热棒(3)及在套筒(1)与导流筒(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的管接头(4),所述套筒(1)与导流筒(2)之间具有与管接头(4)连通的水流通道,所述导流筒(2)的外壁上设有导流槽(20)。/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17 CN 20192138638731.一种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套筒(1)、安装在套筒(1)内的导流筒(2)、安装在导流筒(2)中心的加热棒(3)及在套筒(1)与导流筒(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的管接头(4),所述套筒(1)与导流筒(2)之间具有与管接头(4)连通的水流通道,所述导流筒(2)的外壁上设有导流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0)为螺旋导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0)为迷宫式导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凸耳(10),所述管接头(4)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凸耳(10)配合的第二连接凸耳(40),第一连接凸耳(10)与第二连接凸耳(40)紧固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