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门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400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件、门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密封件设于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之间,用于密封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密封件包括:密封本体;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本体相连,用于密封第一本体;第二密封部,与密封本体相连,用于密封第二本体;限位配合部与密封本体相连,第一本体上对应设有限位部,限位配合部用于与限位部相配合,以将密封件固定至第一本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件,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的配合,使得密封件受到来自装配件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可以抵消或减小门体对密封件的轴向力,起到防脱的作用,防止在安装门体的过程中,门体产生的轴向力使密封件与装配件相错位甚至相脱离,从而提高了作业人员的装配速度以及效率。

Seals, door components and clothing handl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件、门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件、门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衣物处理设备例如洗衣机,在门体与密封件的装配过程中,密封件受到安装门体带来的轴向力,轴向力会导致密封件相对于装配件的错位甚至密封件从装配件上脱落,密封件的错位甚至脱落会影响作业人员的装配速度以及效率,还会使产品存在质量不良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密封件的门体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门体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密封件,设于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之间,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本体;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密封本体相连,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本体;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密封本体相连,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本体;和限位配合部,与所述密封本体相连,所述第一本体上对应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配合部用于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密封件固定至所述第一本体上。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密封件,密封件通过第一密封部密封第一本体,通过第二密封部密封第二本体,实现了密封件对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密封。密封件包括限位配合部,第一本体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配合部和限位部的配合,可以将密封件固定在第一本体上,防止密封件从第一本体上脱落。将该密封件应用到衣物处理设备上,在实现衣物处理设备的门体与桶体之间密封的同时,通过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的配合,可以增强密封件与装配件的作用力,具体地,在门体组件装配过程中,装配件与密封件装配后,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相抵接,再将门体装配到密封件上时,门体有带动密封件随门体运动的趋势,即门体对密封件产生轴向力。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的配合,使得密封件受到来自装配件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与轴向力方向相反,可以抵消或减小门体对密封件的轴向力,起到防脱的作用,防止在安装门体的过程中,门体产生的轴向力使密封件与装配件相错位甚至相脱离,从而提高了作业人员的装配速度以及效率,消除了因装配件与密封件的错位导致的产品的质量隐患。另外,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密封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配合部包括所述密封件上设有的用于容纳所述限位部的限位槽。限位部插入限位槽内,实现了限位部与限位槽的装配,从而实现密封件在第一本体上的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本体形成有一通孔,所述第一本体至少部分适于向后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密封部接触。第一本体至少部分向后穿过通孔,实现第一本体与密封本体之间的装配,第一本体至少部分穿过通孔后,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与第一密封部接触,实现第一密封部对第一本体的密封。进一步地,第一密封部设置在通孔的内壁面上。本专利技术中,以第一本体所在一侧的方向为前,第二本体所在一侧的方向为后,以第一本体中心所在位置为内,第一本体周向边缘所在方向为外。以第一本体包括门体为例,在门体装配入密封件的过程中,门体沿从前向后的方向装入通孔内,门体对密封件产生沿门体装入密封件方向的轴向力F1,而限位部与限位槽的配合,使得密封件受到与F1反向的作用力F2,F2大于或等于F1,从而使得F1无法带动密封件随门体运动而与装配件脱离。可以理解,限位配合部也可以是密封件上设置的限位筋,限位部为装配件上设置的限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延伸边,所述延伸边延伸形成开口向后的U型的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部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限位槽内使所述密封件被固定。所述延伸边凸设在所述密封本体的外侧,限位槽由延伸边延伸形成,且限位槽开口向后,这样限位部至少部分伸入限位槽内,能够实现F2与F1的方向相反的效果,从而防止门体装入通孔内时,门体带动密封件向后运动。延伸边设置在密封本体的外侧,使得延伸边的设置不影响密封件与第一本体之间的装配和密封。进一步地,延伸边位于装配件的前侧,这样在装配件上设置限位筋或限位槽,可以实现F2与F1的方向相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多个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凸设在所述密封本体的内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密封筋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密封本体朝内延伸形成第一密封筋,第一密封筋抵接在第一本体上,实现第一密封筋与第一本体之间的密封。第一密封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密封筋均与第一本体密封,这样可以实现密封件与第一本体之间的多重密封,提高第一本体与密封件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多个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凸设在所述密封本体的外侧,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密封筋之间具有不为零的夹角。以第一本体包括门体为例,在门体关闭的状态下,第二密封筋与第二本体相抵接,实现对第二本体的密封,第一密封筋与第一本体相抵接,实现对第一本体的密封,从而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的配合,实现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密封。每一第二密封筋与第二本体相抵接,即每一第二密封筋均能够实现对第二本体的密封,因此,第二密封筋的数量为多个,可以形成密封件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多重密封,提高密封件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至少两个第二密封筋之间具有不为零的夹角,即至少两个第二密封筋不平行。这样该不平行的至少两个第二密封筋可以从不同方向实现对第二本体的密封,进一步地,提高对第二本体密封的可靠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止挡部,设置在第二密封部的前侧,并凸设在所述密封本体的外侧,所述止挡部被配置为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相抵接时,所述第二本体带动所述第二密封部运动并止抵在所述止挡部上。以第一本体包括门体为例,当门体关闭,第二密封筋抵接在第二本体上时,至少一个第二密封筋受到第二本体的挤压作用,使得第二密封筋运动,从而在第二本体的带动下,第二密封筋止抵在止挡部上,止挡部对变形的第二密封筋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第二密封筋在第二本体的挤压作用下继续变形,从而止挡部能够保持第二密封筋与第二本体之间紧密贴合,提高第二密封筋对第二本体的密封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门体组件,包括:门体、装配件和如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所述门体与所述装配件共同形成为第一本体,所述密封件的密封本体设置在所述门体和所述装配件之间,所述门体与所述密封件的第一密封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密封部密封所述门体,所述装配件上设有与所述密封件的限位配合部相对应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配合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装配件上。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门体组件,装配件和门体共同形成第一本体,其中,第一密封部用于密封门体,限位部设置在装配件上。装配件上设置有限位部,密封件包括限位配合部,在门体组件装配过程中,装配件与密封件装配后,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相抵接,再将门体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件,设于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之间,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第二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n密封本体(25);/n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密封本体(25)相连,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本体;/n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密封本体(25)相连,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本体;和/n限位配合部,与所述密封本体(25)相连,所述第一本体上对应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配合部用于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密封件固定至所述第一本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件,设于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之间,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第二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
密封本体(25);
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密封本体(25)相连,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本体;
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密封本体(25)相连,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本体;和
限位配合部,与所述密封本体(25)相连,所述第一本体上对应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配合部用于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密封件固定至所述第一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本体(25)形成有一通孔(28),所述第一本体至少部分适于向后穿过所述通孔(28)并与所述第一密封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配合部包括所述密封件(2)上设有的用于容纳所述限位部的限位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2)包括延伸边(26),所述延伸边(26)延伸形成开口向后的U型的所述限位槽(21),所述限位部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限位槽(21)内使所述密封件被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多个第一密封筋(22),所述第一密封筋(22)凸设在所述密封本体(25)的内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密封筋(22)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多个第二密封筋(23),所述第二密封筋(23)凸设在所述密封本体(25)的外侧,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密封筋(23)之间具有不为零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止挡部(24),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前侧,所述止挡部(24)被配置为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相抵接时,所述第二本体带动所述第二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