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箍、滚筒及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40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筒箍、滚筒及洗衣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筒箍包括片状的筒箍本体,筒箍本体围绕成环形,筒箍本体的环形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凸起,凸起的上端面与筒箍本体的上端面平齐,凸起的下端面与筒箍的下端面平齐,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起沿筒箍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滚筒包括滚筒本体以及上述的筒箍,筒箍套设在滚筒本体的外表面,且凸起与滚筒的外表面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洗衣机,包含上述的滚筒。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筒箍、滚筒和洗衣机,能够使增加滚筒的结构强度,提高滚筒的抗冲击性能,提高滚筒和洗衣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A drum hoop, roller and wa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箍、滚筒及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衣机
,尤其涉及一种筒箍、滚筒及洗衣机。
技术介绍
随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衣机已经逐渐成为家庭生活的必备家电之一。现有洗衣机一般分为滚筒洗衣机和波轮式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利用电机带动滚筒高速正反旋转,促使滚筒内衣物不断被提起摔下,以达到对衣物摔打洗涤的效果。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工业洗衣机,其滚筒结构主要由滚筒网片、数根加强筋以及前后端盖等结构焊接形成为滚筒筒体,且在滚筒筒体外围的前、中、后三个部分分别设置有抱箍,用于提高滚筒整体的刚度和强度,使之不容易产生变形或扭曲。现有技术提供的滚筒,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滚筒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但由于洗衣机的运行依靠滚筒的高速旋转,一旦滚筒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发生爆裂等现象,抱箍与滚筒筒体的刚性接触可能会导致抱箍难以抵挡爆裂产生的冲击力作用而与滚筒一同爆裂,从而对洗衣机造成严重的破坏,严重损坏用户的财产,甚至影响到用户的人生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箍,提高筒箍的抗冲击能力,提高筒箍的可靠性,延伸筒箍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增加滚筒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同时增强滚筒的抗冲击能力,提高滚筒的使用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增加洗衣机的使用安全性能,延长洗衣机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筒箍,包括片状的筒箍本体,所述筒箍本体围绕呈环形,所述筒箍本体的环形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上端面与所述筒箍本体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凸起的下端面与所述筒箍的下端面平齐,所述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筒箍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具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凸起一侧的所述筒箍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凸起另一侧的所述筒箍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之间具有预设钝角。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横截面为V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采用第一圆弧面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筒箍本体采用第二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筒箍本体采用第三圆弧面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长条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凸起沿所述筒箍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筒箍采用长条片状结构合围形成,所述长条片状结构的采用铆接连接。一种滚筒,包括滚筒本体,还包括上述的筒箍,所述筒箍套设在所述滚筒本体的外表面,且所述凸起与所述滚筒本体的外表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沿所述滚筒的轴向排列,所述第一段的外径恒定,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沿所述第一段朝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逐渐收缩,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为对所述筒箍本体采用冷作硬化加工形成,所述筒箍套设在所述第一段上。一种洗衣机,包含上述的滚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筒箍,通过在片状的筒箍本体上向内凹设形成凸起,且凸起贯穿筒箍本体的宽度尺寸设置,使筒箍在受到由内向外的冲击力作用时,凸起发生形变并将形变扩展至筒箍本体,使筒箍本体的外径扩张,对冲击力进行吸收,避免待连接件因强烈的冲击作用力而发生爆裂,或缓冲待连接件因爆裂对外界产生的冲击作用,提高待连接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筒,通过在滚筒本体的外表面套设上述的筒箍,能够增加筒箍本体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筒箍本体的抗冲击性能。当滚筒本体发生爆裂等现象时,筒箍的结构设置使筒箍与滚筒本体为弹性接触,能够对爆裂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且凸起的变形和筒箍的外径扩张在对冲击力进行吸收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地限制滚筒本体爆裂的扩展,从而减缓或避免滚筒本体爆裂对洗衣机内部结构产生的影响,提高洗衣机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通过采用上述的滚筒,提高了滚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了洗衣机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洗衣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筒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滚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滚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1-滚筒本体;2-筒箍;3-前端盖;4-后端盖;11-第一段;12-第二段;13-第三段;21-筒箍本体;22-凸起;31-前端盖面板;32-缩口部;41-后端盖面板;42-三爪凸棱;221-第一导向面;222-第二导向面;223-第一圆弧面;224-第二圆弧面;225-第三圆弧面;226-铆接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箍2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筒箍2,包括片状的筒箍本体21,筒箍本体围绕呈环形,筒箍本体21的环形外表面向内冲压形成有凸起22,凸起22的上端面与筒箍本体21的上端面平齐,凸起22的下端面与筒箍本体21的下端面平齐。且凸起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起22沿筒箍2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筒箍2,通过在筒箍本体21向内凹设形成凸起22,当将筒箍2被压装套设在待连接件上时,筒箍2的凸起22与待连接件的外表面接触,减小筒箍2与待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减小筒箍2的安装阻力;且在压装过程中,凸起22能够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有利于筒箍2顺利套设在待连接件上,且塑性变形对待连接件外表面产生的挤压作用力能够使筒箍2箍紧待连接件,提高筒箍2与待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并提高了待连接件的强度和可靠性;再者,由于凸起22为筒箍本体21向内凹设形成,且凸起22贯穿筒箍本体21的轴向方向的尺寸设置,使筒箍2在受到由内向外的冲击力作用时,凸起22发生形变并将形变扩展至筒箍本体21,使筒箍本体21的外径扩张,对冲击力进行吸收,避免待连接件因强烈的冲击作用力而发生爆裂,或缓冲待连接件因爆裂对外界产生的冲击作用,提高待连接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2为对筒箍本体21冲压成型而形成,有利于简化凸起22的加工,保证凸起22的形状和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2为长条状结构,有利于凸起22的冲压加工成型,简化凸起22的加工工艺。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22也可以为曲线型、折线形或波浪形等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2沿筒箍本体2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利于筒箍2遭受冲击作用力时,凸起22的变形沿筒箍2的周向均匀扩展至整个筒箍本体21,避免凸起22的变形沿筒箍本体21的宽度方向进行非必要扩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箍(2),其特征在于,包括片状的筒箍本体(21),所述筒箍本体(21)围绕成环形,所述筒箍本体(21)的环形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凸起(22),所述凸起(22)的上端面与所述筒箍本体(21)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凸起(22)的下端面与所述筒箍(2)的下端面平齐,所述凸起(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22)沿所述筒箍本体(21)的周向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箍(2),其特征在于,包括片状的筒箍本体(21),所述筒箍本体(21)围绕成环形,所述筒箍本体(21)的环形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凸起(22),所述凸起(22)的上端面与所述筒箍本体(21)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凸起(22)的下端面与所述筒箍(2)的下端面平齐,所述凸起(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22)沿所述筒箍本体(21)的周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2)具有第一导向面(221)和第二导向面(222),所述第一导向面(221)与所述凸起(22)一侧的所述筒箍本体(21)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面(222)与所述凸起(22)另一侧的所述筒箍本体(21)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221)与所述第二导向面(222)之间具有预设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2)的横截面为V形,所述第一导向面(221)和所述第二导向面(222)采用第一圆弧面(223)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221)与所述筒箍本体(21)采用第二圆弧面(224)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面(222)与所述筒箍本体(21)采用第三圆弧面(225)过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龙黄本财陈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