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DNA甲基化文库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2839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测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建DNA甲基化文库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对DNA样本进行重亚硫酸盐转化处理,以便获得经过重硫酸盐转化后的单链DNA分子;通过线性扩增,在所述单链DNA分子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第一接头序列和第二接头序列,以便获得经接头序列连接的DNA分子;利用所述经接头序列连接的DNA分子构建DNA甲基化文库。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文库进行测序,分析,可以实现对少量DNA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相比以往技术,覆盖的范围更广更全面,而且还具有实验操作简单,周期短的优点。

Construction of DNA methylation library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构建DNA甲基化文库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测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建DNA甲基化文库的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构建DNA甲基化文库的方法,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及DNA甲基化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tumorDNA,ctDNA)指通过肿瘤细胞坏死,细胞凋亡释放出的DNA进入血浆,并降解在循环血中的机体内源性DNA。循环核酸最早由Mandel和Metais于1947年发现,但由于缺乏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的实验方法,导致有关血中游离DNA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在较长时期内进展缓慢。直到有效分离游离DNA技术的出现,特殊荧光染料与PCR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技术的应用,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最近二十多年得到了较迅速发展。自发现血中游离DNA可含肿瘤细胞DNA相同基因突变后,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循环游离核酸的研究兴趣日益增加,血中游离DNA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潜在价值。与组织活检相比,游离DNA(又称无细胞DNA,cfDNA)测序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首先,与肿瘤活组织检查相比,无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建DNA甲基化文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DNA样本进行重亚硫酸盐转化处理,以便获得经过重硫酸盐转化后的单链DNA分子;/n通过线性扩增,在所述单链DNA分子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第一接头序列和第二接头序列,以便获得经接头序列连接的DNA分子;/n利用所述经接头序列连接的DNA分子构建DNA甲基化文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DNA甲基化文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DNA样本进行重亚硫酸盐转化处理,以便获得经过重硫酸盐转化后的单链DNA分子;
通过线性扩增,在所述单链DNA分子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第一接头序列和第二接头序列,以便获得经接头序列连接的DNA分子;
利用所述经接头序列连接的DNA分子构建DNA甲基化文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序列和所述第二接头序列中均含有分子标签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签序列为8~12nt随机核酸序列;
任选地,所述分子标签序列为8~10nt随机核酸序列;
任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序列和所述第二接头序列进一步含有PCR扩增引物互补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单链DNA分子进行第一线性扩增,以便在所述单链DNA分子的一端连接上所述第一接头序列,获得连接有第一接头序列的DNA分子;
对所述连接有第一接头序列的DNA分子进行第二线性扩增,以便在所述连接有第一接头序列的DNA分子的另一端连接上所述第二接头序列,获得所述经接头序列连接的DNA分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利用Klenow片段以及phi29DNA聚合酶进行所述第一线性扩增和所述第二线性扩增;
任选地,将所述单链DNA分子和所述第一接头序列混合,在90~100摄氏度下反应2~5分钟,在30~35摄氏度下反应5~10分钟,然后加入Klenow片段和phi29DNA聚合酶,在30~35摄氏度下反应30~60分钟,得到连接有第一接头序列的DNA分子;
任选地,将所述连接有第一接头序列的DNA分子和所述第二接头序列混合,在90~100摄氏度下反应2~5分钟,在30~35摄氏度下反应5~10分钟,然后加入Klenow片段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慧娟谢颖易吉于源于竞吴逵李南南陈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