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角共生固氮脂多糖基因或其蛋白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
,尤其涉及大豆角共生固氮脂多糖基因或其蛋白与应用。
技术介绍
大豆(Glycinemax)等豆科作物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具有一种特有的农艺性状——可以与匹配的土壤根瘤菌相互作用,形成根瘤,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可以直接吸收的铵。根瘤所固定的氮不仅可为宿主植物提供氮素营养,还能改良土壤,减少化肥投入。QinL等指出,在我国东北地区,减施50%氮肥的同时接种高效根瘤菌,比常规施肥增产大豆20%以上。可见,将根瘤菌接种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作用,是大豆减肥增产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研究大豆共生固氮的规律并且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对于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以及解决农业氮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表明,根瘤的形成过程为:聚集在豆科植物根毛顶端的根瘤菌分泌纤维素酶,从而将根毛细胞壁溶解以便土壤中的根瘤菌从根毛尖端侵入根的内部,在根的皮层细胞内大量繁殖。在根瘤菌侵入的刺激下,根细胞分泌一种纤维素,将感染丝包围起来,形成一条分枝或不分枝的纤维素鞘,叫做 ...
【技术保护点】
1.如下I)~V)中的至少一种在调控植物根瘤数量中的应用,/nI)、GmLBP6蛋白;/nII)、GmLBP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与GmLBP6蛋白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蛋白;/nIII)、编码I)或II)所述蛋白的核酸分子;/nIV)、在III)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能编码相同或相似功能蛋白的核酸分子;/nV)、能够调控I)~V)中的至少一种的水平或活性的物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如下I)~V)中的至少一种在调控植物根瘤数量中的应用,
I)、GmLBP6蛋白;
II)、GmLBP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与GmLBP6蛋白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蛋白;
III)、编码I)或II)所述蛋白的核酸分子;
IV)、在III)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能编码相同或相似功能蛋白的核酸分子;
V)、能够调控I)~V)中的至少一种的水平或活性的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GmLBP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编码SEQIDNO:1所示蛋白的核酸分子的序列如SEQIDNO:2所示;
所述植物为豆科植物。
3.一种增加植物根瘤数量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i)~vi)中的至少一种:
i)、敲除或敲低GmLBP6基因的表达载体;
ii)、含有i)的重组宿主;
iii)、干扰GmLBP6基因转录的核酸分子;
iv)、GmLBP6基因表达的终止子或转座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献忠,杨素欣,高金珊,李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