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磷发光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磷发光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ChingW.Tang)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是最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可用于平板显示器和照明光源,目前商品化的平板显示器已投入市场。照明光源由于其自身的绝对优势也很快将产业化。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全固态结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构成该器件的核心和基础。新材料的开发是推动电致发光技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对原有材料制备和器件优化也是现在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研究热点。而磷光发光现象自从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大家的追崇,因为磷光材料的发光效率明显高于荧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从理论上能达到100%的发光效率,所以很多科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磷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磷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
化学式1中:
m是0、1或2,n是1、2或3,m+n=3;
R1、R2、R3、R6表示单、二、三、四取代基或无取代基;R4表示单、二取代基或无取代基;R5表示单、二、三取代基或无取代基;
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取代基团组成的群组:氢、氘、卤素、氰基、-CF3、硅烷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腈基、硫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炔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芳氧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磷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取代基团组成的群组:取代或非取代的C1~C12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15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12杂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8烷氧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2~C6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2~C6炔基、C1~C12烷基氨基、C6~C18芳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30芳基、C6~C30芳氧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4~C12杂芳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磷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R1、R2、R3各自独立的与所在环上其他取代基相互形成取代或非取代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30杂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18芳环、或者取代或非取代的C4~C18杂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磷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R3、R4、R5之间相互形成取代或非取代的C3~C12环烷基、C3~C12杂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18芳环、或者取代或非取代的C4~C18杂芳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磷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取代基团组成的群组: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胺基、吗啉基、哌啶基、吡咯烷基、四氢吡喃、苯、联苯、三联苯、萘、蒽、菲、芘、芴、吡咯、呋喃、噻吩、咪唑、噁唑、噻唑、三唑、吡唑、吡啶、吡嗪、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李建行,刘志远,赵贺,于丹阳,张思铭,马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