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纤维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植物纤维混凝土柱技术

技术编号:2328267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植物纤维混凝土柱,在原有柱的基础上添加了植物纤维混凝土,不仅能减轻墙的自重,而且能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在浇筑植物纤维混凝土的区域内设置了支撑筋,并纵向贯穿整个柱结构,弥补了植物纤维混凝土强度低的缺点,且中心混凝土柱用雪花板焊接成九宫格框架,增加了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在中心混凝土柱的外部设置植物纤维混凝土板,不仅能避免冷桥的现象还能有效的防止热桥现象的发生,保温效果更加显著。中心混凝土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凸起和凹槽,以进行相邻植物纤维混凝土柱的装配,四块混凝土板首尾拼接并通过磁铁固定,再通过螺栓连接进行二次固定。该结构拆卸方便,节省大量人力,拆卸后的混凝土板还可进行二次利用。

A kind of plant fiber concret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lant fiber concret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纤维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植物纤维混凝土柱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
,涉及一种植物纤维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植物纤维混凝土柱。
技术介绍
混凝土主要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石材,其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材料,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其保温隔热的性能与泡沫等高分子材料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各厂家对混凝土的材料以及制备工艺进行了改革,使成型的混凝土内形成蜂窝状气泡式,即降低了重量,还提高了保温隔热效果,但气泡混凝土抗压及承重要低于普通混凝土,而且一些环境温度较低的现场,这种发泡混凝土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纤维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植物纤维混凝土柱,该混凝土柱结构合理,轻质、保温效果好、施工简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纤维混凝土,按照重量比包括以下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10-270份、粉煤灰80-100份、灰钙粉30-55份、硅灰3-5份、膨润土复合胶结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包括以下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10-270份、粉煤灰80-100份、灰钙粉30-55份、硅灰3-5份、膨润土复合胶结材料160-180份、可再分散胶粉3-6份、羟丙甲基纤维素0.5-1份、增强纤维0.5-1份、石蜡60-100份、水150-180份、膨胀珍珠岩30-40份、硅藻土50-70份、轻质骨料3-5份和秸秆10-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包括以下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210-270份、粉煤灰80-100份、灰钙粉30-55份、硅灰3-5份、膨润土复合胶结材料160-180份、可再分散胶粉3-6份、羟丙甲基纤维素0.5-1份、增强纤维0.5-1份、石蜡60-100份、水150-180份、膨胀珍珠岩30-40份、硅藻土50-70份、轻质骨料3-5份和秸秆10-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分散胶粉为蛋白质或淀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骨料由玻化微珠、废聚苯乙烯泡沫颗粒和空心玻璃微珠组成;或者由玻化微珠、酚醛泡沫颗粒和空心玻璃微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为碳纤维或芳纶纤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花生秸秆或水稻秸秆。


6.一种植物纤维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如下组分配比称重:普通硅酸盐水泥210-270份、粉煤灰80-100份、灰钙粉30-55份、硅灰3-5份、膨润土复合胶结材料160-180份、可再分散胶粉3-6份、羟丙甲基纤维素0.5-1份、增强纤维0.5-1份、石蜡60-100份、水150-180份、膨胀珍珠岩30-40份、硅藻土50-70份、轻质骨料3-5份和秸秆10-15份;
步骤2:将秸秆剪成长度在10~40mm之间的秸秆段,之后放入桶中并加入NaOH晶体,加入温水使NaOH溶液浓度低于10%,秸秆段在NaOH溶液中浸泡20小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飞霍立平朱光夫张宗林张鹏雕李海燕李丹郭晓伟马兆勇王占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众磊道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