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和易性耐久性改良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265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性耐久性改良添加剂,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硅酸锂、微硅粉、复合引气剂、增稠润滑剂、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剂,其中:硅酸锂:聚羧酸减水剂混合溶液=0.001‑0.08;普通引气剂:纳米引气剂=0.1‑5;各添加剂占混合溶液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微硅粉:0.25‑1.5;复合引气剂:0.001‑0.005;增稠润滑剂:0.001‑0.003;缓凝剂:0.001‑0.05。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混凝土工程中,能大幅提高混凝土施工性、稳定性及耐久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及构筑物。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大幅降低混凝土的粘度,提高混凝土流速与扩展度、抗裂性、施工性以及工作稳定性。

A kind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and improvable durability addi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和易性耐久性改良添加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和易性耐久性改良添加剂。
技术介绍
2020年我国建筑废弃物的产量将达到惊人的39.66亿吨。建筑废弃物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却面临着天然骨料资源紧张、价格上涨等问题。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最有效举措。我国在10多年前便开始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但由于政策、成本、原材稳定性,特别是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等问题,都给再生骨料混凝土设置了诸多障碍,多年来一直没有大规模地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再生骨料因其来源不稳定,质量不均匀,本身的随机性能和变异性较大,经过破碎处理生产的再生骨料含有30%左右的硬化水泥砂浆,这些水泥砂浆大多数独立成块,少量附着在天然骨料的表面,同时由于在破碎的过程中,由于破碎机械使商品混凝土受到挤压、冲撞、研磨等外力的影响,造成损伤积累使骨料内部存在大量的微裂纹,使得基体混凝土块中骨料和水泥浆体的原始界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粘结力下降。相对于天然骨料吸水率高,吸水速度快,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小,压碎指标大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性耐久性改良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硅酸锂、微硅粉、复合引气剂、增稠润滑剂、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剂,所述硅酸锂、聚羧酸减水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所述复合引气剂包括微米引气剂和纳米引气剂,所述微硅粉、复合引气剂、增稠润滑剂为粉状颗粒;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n(1)硅酸锂:聚羧酸减水剂=0.001-0.08;/n(2)微米引气剂:纳米引气剂=0.1-5;/n(3)微硅粉:聚羧酸减水剂:0.25-2;/n(4)各功能添加剂占全部混合溶液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n复合引气剂:0.1-0.5;/n增稠润滑剂:0.1-0.3;/n缓凝剂:0.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性耐久性改良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硅酸锂、微硅粉、复合引气剂、增稠润滑剂、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剂,所述硅酸锂、聚羧酸减水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所述复合引气剂包括微米引气剂和纳米引气剂,所述微硅粉、复合引气剂、增稠润滑剂为粉状颗粒;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分别为:
(1)硅酸锂:聚羧酸减水剂=0.001-0.08;
(2)微米引气剂:纳米引气剂=0.1-5;
(3)微硅粉:聚羧酸减水剂:0.25-2;
(4)各功能添加剂占全部混合溶液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复合引气剂:0.1-0.5;
增稠润滑剂:0.1-0.3;
缓凝剂: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性耐久性改良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1)硅酸锂:聚羧酸减水剂混合溶液=0.002-0.06;
(2)微米引气剂:纳米引气剂=0.5-4;
(3)微硅粉:聚羧酸减水剂:0.3-1.5;
(4)各功能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同峰周烨李冬松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