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多孔碳基电极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多孔碳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多孔碳基电极材料。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社会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存储器件的需求。超级电容器由于其高功率密度和优越的循环稳定性,引起了相当多的关注。通常,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量存储主要通过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电荷累积而发生,因此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与电极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密切相关。碳材料由于其来源广泛,制备成本低,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强等优点,在超级电容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相比,多孔碳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多孔结构以及反应条件较为温和等优点,尤其是含杂原子的多孔碳材料可进一步改善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材料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电化学材料。传统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材料采用模板法或化学活化法造孔,为了实现杂原子掺杂到碳骨架中,需要在原有的碳源试剂中添加额外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以含杂原子和碱金属离子的有机盐为多孔碳材料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煅烧,所述杂原子为第三、第五、第六主族的非金属原子;及/n用酸性溶液处理所述煅烧后的产物得到所述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含杂原子和碱金属离子的有机盐为多孔碳材料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煅烧,所述杂原子为第三、第五、第六主族的非金属原子;及
用酸性溶液处理所述煅烧后的产物得到所述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离子为Na+或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盐的分子量为100至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原子为硫原子、氮原子、磷原子以及硼原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原子为硫原子和氮原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盐为安赛蜜或糖精钠。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掺杂多孔碳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