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型号纸板折叠打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185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型号纸板折叠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定调节机构、输送折叠机构、粘胶机构、自动拍齐堆叠机构、自动打包机构及控制器,固定调节装置用于连接输送折叠机构与机架,粘胶机构设于输送折叠机构输入端的一侧,输送折叠机构输出端依次顺序设有自动拍齐堆叠机构、自动打包机构,控制器设于机架上,控制器分别与固定调节机构、输送折叠机构、粘胶机构、自动拍齐堆叠机构、自动打包机构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满足不同型号纸板自动粘胶、折叠、堆叠、拍齐、打包过程的完成,并且通过打包前对堆叠的纸板进行整理、压紧定位,提高打包质量,避免打包过程中发生散落,提高生产效率。

A multi type folding packaging device for paper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型号纸板折叠打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纸板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型号纸板折叠打包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纸板捆扎打包通常采用人工或输送机构将堆叠后的纸板输送至打包机进行打包。采用人工输送打包方式使得整个操作流程缓慢,生产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除此之外,由于纸板质量较轻,采用输送机构输送打包方式时,未对堆叠的纸板进行有效的整理加紧定位,输送过程及打包前已堆叠完成的纸板易发生散落,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市场上现有纸板自动折叠打包装置大多仅能针对一种型号大小纸板进行自动折叠打包,无法满足多种型号大小值班折叠打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型号纸板折叠打包装置,可满足不同型号纸板自动粘胶、折叠、堆叠、拍齐、打包过程的完成,并且通过打包前对堆叠的纸板进行整理、压紧定位,提高打包质量,避免打包过程中发生散落,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型号纸板折叠打包装置,包括机架、固定调节机构、输送折叠机构、粘胶机构、自动拍齐堆叠机构、自动打包机构及控制器,所述固定调节装置用于连接所述输送折叠机构与所述机架,所述粘胶机构设于所述输送折叠机构输入端的一侧,所述输送折叠机构输出端依次顺序设有所述自动拍齐堆叠机构、所述自动打包机构,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固定调节机构、所述输送折叠机构、所述粘胶机构、所述自动拍齐堆叠机构、所述自动打包机构电连接;所述输送折叠机构包括立板、第一输送装置、承托装置及折叠装置,所述立板设有两个,所述两个立板中的一个立板平行设于所述两个立板中的另一个立板的一侧,所述两个立板底部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板,所述两个立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承托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固定于所述立板上,所述承托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承托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下方,所述两个立板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所述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折叠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的一端通过设于所述立板下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及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承托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第二主动轮背离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背离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一侧均设有从动轮组,所述从动轮组由两个第三从动轮组成,所述第三从动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主动轮直径及所述第二从动轮直径,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均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杆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及所述第三从动轮均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长度等于所述两个第三从动轮组之间的距离;所述折叠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主动轮、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第一换向轮、第二换向轮、折叠板、折叠换向柱组及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轮设于所述立板上方,所述第四从动轮设于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所述第五从动轮设于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所述第四从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五从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底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三主动轮、所述第四从动轮和所述第五从动轮上;所述第三主动轮靠近所述第四从动轮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换向轮,所述第一换向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三主动轮靠近所述第五从动轮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换向轮,所述第二换向轮通过连接件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一换向轮和所述第二换向轮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外圈;所述第四从动轮与所述第五从动轮之间还设有所述折叠换向柱组,所述折叠换向柱组包括第一换向柱、第二换向柱及第三换向柱,所述第一换向柱轴线方向、第二换向柱轴线方向及第三换向柱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从动轮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换向柱和所述第二换向柱均设于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换向柱的圆柱面和所述第二换向柱的的圆柱面相切,所述第三换向柱设于所述第一换向柱与所述第二换向柱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换向柱的圆柱面与所述第一换向柱的圆柱面及所述第二换向柱的圆柱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换向柱和所述第二换向柱均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内圈,所述第三换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外圈;所述第一换向柱、所述第二换向柱及所述第三换向柱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底部;所述固定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装置上方的固定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架内的第一滑轴和第一丝杆,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第一滑轴轴线方向及所述第一丝杆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立杆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轴上,所述立杆另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滑轴与所述第一丝杆平行设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一滑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两内侧壁上,所述第一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两内侧壁上,所述第一丝杆一端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配设有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与滑配于所述第一丝杆上的立板固定连接;所述自动拍齐堆叠机构包括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拍齐装置及推料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及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及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入端上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输出端上方设有第二支架,所述拍齐装置和所述推料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输出端上方设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主动辊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辊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五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主动辊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五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通过第四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内顶部设有除静电离子风机,所述除静电离子风机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入端,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碎纸屑清扫风机,所述碎纸屑清扫风机设于第二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碎纸屑清扫风机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拍齐机构包括往复传动装置、转轴及拍齐板,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往复传动装置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拍齐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推料机构包括连接架、推料机械臂、升降推料气缸及水平推料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型号纸板折叠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定调节机构、输送折叠机构、粘胶机构、自动拍齐堆叠机构、自动打包机构及控制器,所述固定调节装置用于连接所述输送折叠机构与所述机架,所述粘胶机构设于所述输送折叠机构输入端的一侧,所述输送折叠机构输出端依次顺序设有所述自动拍齐堆叠机构、所述自动打包机构,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固定调节机构、所述输送折叠机构、所述粘胶机构、所述自动拍齐堆叠机构、所述自动打包机构电连接;/n所述输送折叠机构包括立板、第一输送装置、承托装置及折叠装置,所述立板设有两个,所述两个立板中的一个立板平行设于所述两个立板中的另一个立板的一侧,所述两个立板底部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板,所述两个立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承托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固定于所述立板上,所述承托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承托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下方,所述两个立板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所述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折叠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的一端通过设于所述立板下方;/n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及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上;/n所述承托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第二主动轮背离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背离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一侧均设有从动轮组,所述从动轮组由两个第三从动轮组成,所述第三从动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主动轮直径及所述第二从动轮直径,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板上;/n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均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杆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及所述第三从动轮均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长度等于所述两个第三从动轮组之间的距离;/n所述折叠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主动轮、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第一换向轮、第二换向轮、折叠板、折叠换向柱组及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轮设于所述立板上方,所述第四从动轮设于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所述第五从动轮设于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所述第四从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五从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底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三主动轮、所述第四从动轮和所述第五从动轮上;所述第三主动轮靠近所述第四从动轮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换向轮,所述第一换向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三主动轮靠近所述第五从动轮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换向轮,所述第二换向轮通过连接件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一换向轮和所述第二换向轮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外圈;/n所述第四从动轮与所述第五从动轮之间还设有所述折叠换向柱组,所述折叠换向柱组包括第一换向柱、第二换向柱及第三换向柱,所述第一换向柱轴线方向、第二换向柱轴线方向及第三换向柱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从动轮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换向柱和所述第二换向柱均设于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换向柱的圆柱面和所述第二换向柱的的圆柱面相切,所述第三换向柱设于所述第一换向柱与所述第二换向柱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换向柱的圆柱面与所述第一换向柱的圆柱面及所述第二换向柱的圆柱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换向柱和所述第二换向柱均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内圈,所述第三换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外圈;所述第一换向柱、所述第二换向柱及所述第三换向柱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底部;/n所述固定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装置上方的固定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架内的第一滑轴和第一丝杆,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第一滑轴轴线方向及所述第一丝杆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立杆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轴上,所述立杆另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滑轴与所述第一丝杆平行设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一滑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两内侧壁上,所述第一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两内侧壁上,所述第一丝杆一端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配设有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与滑配于所述第一丝杆上的立板固定连接;/n所述自动拍齐堆叠机构包括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拍齐装置及推料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及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均设于所述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型号纸板折叠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定调节机构、输送折叠机构、粘胶机构、自动拍齐堆叠机构、自动打包机构及控制器,所述固定调节装置用于连接所述输送折叠机构与所述机架,所述粘胶机构设于所述输送折叠机构输入端的一侧,所述输送折叠机构输出端依次顺序设有所述自动拍齐堆叠机构、所述自动打包机构,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固定调节机构、所述输送折叠机构、所述粘胶机构、所述自动拍齐堆叠机构、所述自动打包机构电连接;
所述输送折叠机构包括立板、第一输送装置、承托装置及折叠装置,所述立板设有两个,所述两个立板中的一个立板平行设于所述两个立板中的另一个立板的一侧,所述两个立板底部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板,所述两个立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承托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固定于所述立板上,所述承托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承托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下方,所述两个立板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所述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折叠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的一端通过设于所述立板下方;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及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上;
所述承托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第二主动轮背离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背离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一侧均设有从动轮组,所述从动轮组由两个第三从动轮组成,所述第三从动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主动轮直径及所述第二从动轮直径,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均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杆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及所述第三从动轮均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长度等于所述两个第三从动轮组之间的距离;
所述折叠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主动轮、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第一换向轮、第二换向轮、折叠板、折叠换向柱组及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轮设于所述立板上方,所述第四从动轮设于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所述第五从动轮设于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端,所述第四从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五从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底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三主动轮、所述第四从动轮和所述第五从动轮上;所述第三主动轮靠近所述第四从动轮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换向轮,所述第一换向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三主动轮靠近所述第五从动轮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换向轮,所述第二换向轮通过连接件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一换向轮和所述第二换向轮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外圈;
所述第四从动轮与所述第五从动轮之间还设有所述折叠换向柱组,所述折叠换向柱组包括第一换向柱、第二换向柱及第三换向柱,所述第一换向柱轴线方向、第二换向柱轴线方向及第三换向柱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从动轮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换向柱和所述第二换向柱均设于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换向柱的圆柱面和所述第二换向柱的的圆柱面相切,所述第三换向柱设于所述第一换向柱与所述第二换向柱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换向柱的圆柱面与所述第一换向柱的圆柱面及所述第二换向柱的圆柱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换向柱和所述第二换向柱均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内圈,所述第三换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外圈;所述第一换向柱、所述第二换向柱及所述第三换向柱均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底部;
所述固定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装置上方的固定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架内的第一滑轴和第一丝杆,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第一滑轴轴线方向及所述第一丝杆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立杆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轴上,所述立杆另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滑轴与所述第一丝杆平行设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一滑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两内侧壁上,所述第一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两内侧壁上,所述第一丝杆一端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配设有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与滑配于所述第一丝杆上的立板固定连接;
所述自动拍齐堆叠机构包括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拍齐装置及推料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及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及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入端上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输出端上方设有第二支架,所述拍齐装置和所述推料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输出端上方设有第三支架;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主动辊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辊轴线平行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勇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勇周纸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