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制造技术及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告诉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水域出现了愈来愈多的水面漂浮垃圾,一般位于城镇居民生活区附近的水面漂浮垃圾情况会更为严重,这些水面漂浮垃圾不仅污染水体生态环境和影响观瞻,而且容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目前国内外针对水面污染情况对船体的技术有了不同方向及不同程度的研究。传统的打捞方式为人工站在小型船只上或者岸边,采用网兜和长柄夹采集方式进行水面垃圾的打捞作业,该方式不仅打捞效率和效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缺陷,而且打捞人员也存在可能落水的危险。专利号为201220186129.2、专利名称为移动式河道清渣船的专利技术专利(简称对比文件1),该专利使用卷齿筒上的圆弧卷齿条收集河面垃圾,但水中漂浮垃圾种类繁多,收集条件不能一并而论,如废电池、废水银温度计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在齿条作用下容易破碎,增大了收集难度的同时还会导致水体生态环境的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包括:双体船船体、双体船连接桥、回桨齿轮箱、吸水管道、可变腔道排水管、垃圾回收箱、电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船体由左船体和右船体组成;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所呈中上方位置设有双体船连接桥;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前端的凹槽中设有回桨齿轮箱;所述回桨齿轮箱中间平面的固定滑道上设有船桨;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内侧面下部靠后位置设有吸水管道;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靠内侧下部为推进器结构;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尾端下侧位置设有可变腔道排水管;所述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的尾端中部设有垃圾回收箱;所述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包括:双体船船体、双体船连接桥、回桨齿轮箱、吸水管道、可变腔道排水管、垃圾回收箱、电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船体由左船体和右船体组成;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所呈中上方位置设有双体船连接桥;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前端的凹槽中设有回桨齿轮箱;所述回桨齿轮箱中间平面的固定滑道上设有船桨;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内侧面下部靠后位置设有吸水管道;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靠内侧下部为推进器结构;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尾端下侧位置设有可变腔道排水管;所述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的尾端中部设有垃圾回收箱;所述双体船连接桥所呈面上设有电控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连接桥位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所呈中上方位置,主要由铜管支柱组成,并焊接组成平台,通过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的前、中、后位置以及左船体和右船体内侧面上部位置的中、前位置共五个位置相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桨齿轮箱由左回桨齿轮箱和右回桨齿轮箱组成,分别焊接固定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前端的凹槽中,且结构相同,回桨齿轮箱包括往复圆锥齿轮组、旋转圆锥齿轮组、船桨、直齿轮、传动主轴、变位齿条、直连杆、异形连杆、金属短轴、机架、M4螺母、M3螺母;所述往复圆锥齿轮组和旋转圆锥齿轮组都与传动主轴键接,直齿轮位于回浆齿轮箱前端并与传动主轴键接,位于回桨齿轮箱前端的变位齿条与传动主轴铰接,金属短轴销接于船桨上留有的宽孔槽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圆锥齿轮组由位于齿轮箱前端正中位置、左侧位置、右侧位置的三个相同且互相啮合的往复圆锥齿轮,以及往复侧轴和往复偏心连杆组成,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的两个往复圆锥齿轮分别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两个往复侧轴键接,两个往复侧轴分别通过M4螺母与两个往复偏心连杆紧接,往复偏心连杆与直连杆的前端铰接,直连杆后端与船桨套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锥齿轮组由位于齿轮箱中部正中后侧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雪莲,甘鸿程,林超宇,聂寒璐,李少芳,张婷,黄鑫炎,杨韵楷,周玉峰,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