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15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包括双体船船体、双体船连接桥、回桨齿轮箱、吸水管道、可变腔道排水管、垃圾回收箱、电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船体由左船体和右船体组成;双体船船体所呈中上方位置设有双体船连接桥;双体船船体上的甲板面前端的凹槽设有回桨齿轮箱;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尾部底端设有吸水管道;双体船船体尾端下侧位置设有可变腔道排水管;双体船船体的尾端中部设有垃圾回收箱;双体船连接桥所城面上设有电控平台。所述双体船可以旋转回桨,减小阻力的同时经图像处理后自动收集漂浮垃圾;采用可伸缩式排水道节省动力;多端口吸水管道,能够增加排量并吸附物体。

A new type of catamaran for automatic recovery of surface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制造技术及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告诉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水域出现了愈来愈多的水面漂浮垃圾,一般位于城镇居民生活区附近的水面漂浮垃圾情况会更为严重,这些水面漂浮垃圾不仅污染水体生态环境和影响观瞻,而且容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目前国内外针对水面污染情况对船体的技术有了不同方向及不同程度的研究。传统的打捞方式为人工站在小型船只上或者岸边,采用网兜和长柄夹采集方式进行水面垃圾的打捞作业,该方式不仅打捞效率和效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缺陷,而且打捞人员也存在可能落水的危险。专利号为201220186129.2、专利名称为移动式河道清渣船的专利技术专利(简称对比文件1),该专利使用卷齿筒上的圆弧卷齿条收集河面垃圾,但水中漂浮垃圾种类繁多,收集条件不能一并而论,如废电池、废水银温度计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在齿条作用下容易破碎,增大了收集难度的同时还会导致水体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而且塑料袋、布匹也容易和卷尺发生碰撞甚至串在卷尺上,引发机械设备运行故障。专利号为200910061675.6、专利名称为太阳能水面遥控除污船的专利技术专利(简称对比文件2),该专利利用升降臂来收集诸多种类垃圾,虽然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但升降臂工作中除污船不能移动,故只能使除污船和升降臂顺序工作,降低了打捞的效率,同时每次升降臂升空额外耗能大外还产生一定的转矩导致水面产生波纹,水波纹会推开一些较轻垃圾漂浮物,影响了漂浮垃圾的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可实现一定水域内的垃圾自动识别与清理功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包括:双体船船体、双体船连接桥、回桨齿轮箱、吸水管道、可变腔道排水管、垃圾回收箱、电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船体由左船体和右船体组成;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所呈中上方位置设有双体船连接桥;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前端的凹槽中设有回桨齿轮箱;所述回桨齿轮箱中间平面的固定滑道上设有船桨;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内侧面下部靠后位置设有吸水管道;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靠内侧下部为推进器结构;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尾端下侧位置设有可变腔道排水管;所述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的尾端中部设有垃圾回收箱;所述双体船连接桥所呈面上设有电控平台。其有益效果是,所述自动回收双体船通过回桨齿轮箱旋转船桨回桨,减小阻力的同时收集物体;多端口的吸水管道,增加排量同时可以产生吸力吸附引导垃圾流动,在动力稳定的条件下可伸缩式排水道可以改变调节推进速度节省动力;电控平台集成了图像处理模块、传感器反馈模块、GPS定位模、联网控制模块,实现垃圾收集自动化可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双体船连接桥位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所呈中上方位置,主要由铜管支柱组成,并焊接组成平台,通过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的前、中、后位置以及左船体和右船体内侧面上部位置的中、前位置共五个位置相焊接连接。其有益效果是,保证船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同时,形成平面,便于架设电控平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回桨齿轮箱由左回桨齿轮箱和右回桨齿轮箱组成,分别焊接固定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前端的凹槽中,且结构相同,回桨齿轮箱包括往复圆锥齿轮组、旋转圆锥齿轮组、船桨、直齿轮、传动主轴、变位齿条、直连杆、异形连杆、金属短轴、机架、M4螺母、M3螺母;所述往复圆锥齿轮组和旋转圆锥齿轮组都与传动主轴键接,直齿轮位于回浆齿轮箱前端并与传动主轴键接,位于回桨齿轮箱前端的变位齿条与传动主轴铰接,金属短轴销接于船桨上留有的宽孔槽位置处。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回桨齿轮箱省略传统复杂大型的垃圾收集装置,推进时,竖直推进船桨滑动,将垃圾置于双头船船体前方;回桨时,旋转至水平方向往回划桨,减小划桨产生的水面阻力,节省动力能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往复圆锥齿轮组由位于齿轮箱前端正中位置、左侧位置、右侧位置的三个相同且互相啮合的往复圆锥齿轮,以及往复侧轴和往复偏心连杆组成,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的两个往复圆锥齿轮分别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两个往复侧轴键接,两个往复侧轴分别通过M4螺母与两个往复偏心连杆紧接,往复偏心连杆与直连杆的前端铰接,直连杆后端与船桨套和连接。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往复圆锥齿轮组带动往复偏心连杆,往复偏心连杆带动直连杆,直连杆带动桨轴,使船桨产生竖直方向上往前划桨的效果,来推动聚拢垃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旋转圆锥齿轮组由位于齿轮箱中部正中后侧位置、左侧位置、右侧位置的三个相同且互相啮合的旋转圆锥齿轮,以及旋转侧轴和旋转偏心连杆组成,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的两个旋转圆锥齿轮分别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两个旋转侧轴键接,两个旋转侧轴分别通过M4螺母与两个旋转偏心连杆紧接,旋转偏心连杆与异形连杆的前端铰接,异形连杆后端与金属短轴通过M3螺母紧接。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圆锥齿轮组带动旋转偏心连杆,旋转偏心连杆带动异形连杆,异形连杆带动金属短轴产生轴向力,而金属短轴与船桨的桨轴销接,使船桨受到轴向力作用,回桨时产生旋转至水平位置在往回滑动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船桨由左船桨和右船桨组成,且结构相同,包括桨轴和桨板,桨轴为金属杆,且中间位置留有打通的宽孔槽,桨板外框为金属直杆焊接,且有加强梁,中间为纱网结构,桨轴与桨板成150°角度焊接,左船桨和右船桨分别以滑块性质设于左回桨齿轮箱和右回桨齿轮箱的中间平面后端的固定滑道上。其有益效果是,船桨为非直杆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有一定的斜度,使得在回桨齿轮箱回桨过程中,往前运动能进一步的聚拢垃圾,且回复时收集到的垃圾不会反向扬出,当船桨旋转的同时,船桨主要部分能高于水面,减小阻力,节约能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吸水管道包括结构相同的左船体吸水管道和右船体吸水管道,且分别由位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内侧面中下部正中位置、中下部靠前位置和中下部靠后位置三个位置的中侧吸水管道、后侧吸水管道、前侧吸水管道的吸水管道端口,以及连接三个吸水管道端口间的管道组成,且吸水管道端口设有防杂物的栅网。其有益效果是,吸水管道有多个吸水管道端口,在结构创新的同时,多个水口在保证和增加船体推进动力排量的同时,还能在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中间的形成水道中,产生对水流的吸力,使位于双体船船体中间水面上的垃圾在受到惯性和船桨聚拢力的同时,也受到吸水管道端口的吸力,保证并加快对垃圾的收集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可变腔道排水管由结构相同的左船体可变腔道排水管和右船体可变腔道排水管组成,分别位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尾端下部分位置,可变腔道排水管主要由长螺杆减速电机和可变排水滑道块构成,长螺杆减速电机固定于双体船船体尾部下部分中间位置,可变排水滑道块上端通过与长螺杆减速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包括:双体船船体、双体船连接桥、回桨齿轮箱、吸水管道、可变腔道排水管、垃圾回收箱、电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船体由左船体和右船体组成;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所呈中上方位置设有双体船连接桥;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前端的凹槽中设有回桨齿轮箱;所述回桨齿轮箱中间平面的固定滑道上设有船桨;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内侧面下部靠后位置设有吸水管道;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靠内侧下部为推进器结构;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尾端下侧位置设有可变腔道排水管;所述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的尾端中部设有垃圾回收箱;所述双体船连接桥所呈面上设有电控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包括:双体船船体、双体船连接桥、回桨齿轮箱、吸水管道、可变腔道排水管、垃圾回收箱、电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船体由左船体和右船体组成;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所呈中上方位置设有双体船连接桥;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前端的凹槽中设有回桨齿轮箱;所述回桨齿轮箱中间平面的固定滑道上设有船桨;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内侧面下部靠后位置设有吸水管道;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靠内侧下部为推进器结构;所述双体船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尾端下侧位置设有可变腔道排水管;所述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的尾端中部设有垃圾回收箱;所述双体船连接桥所呈面上设有电控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连接桥位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所呈中上方位置,主要由铜管支柱组成,并焊接组成平台,通过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的前、中、后位置以及左船体和右船体内侧面上部位置的中、前位置共五个位置相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桨齿轮箱由左回桨齿轮箱和右回桨齿轮箱组成,分别焊接固定于双体船船体的左船体和右船体上的甲板面前端的凹槽中,且结构相同,回桨齿轮箱包括往复圆锥齿轮组、旋转圆锥齿轮组、船桨、直齿轮、传动主轴、变位齿条、直连杆、异形连杆、金属短轴、机架、M4螺母、M3螺母;所述往复圆锥齿轮组和旋转圆锥齿轮组都与传动主轴键接,直齿轮位于回浆齿轮箱前端并与传动主轴键接,位于回桨齿轮箱前端的变位齿条与传动主轴铰接,金属短轴销接于船桨上留有的宽孔槽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圆锥齿轮组由位于齿轮箱前端正中位置、左侧位置、右侧位置的三个相同且互相啮合的往复圆锥齿轮,以及往复侧轴和往复偏心连杆组成,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的两个往复圆锥齿轮分别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两个往复侧轴键接,两个往复侧轴分别通过M4螺母与两个往复偏心连杆紧接,往复偏心连杆与直连杆的前端铰接,直连杆后端与船桨套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锥齿轮组由位于齿轮箱中部正中后侧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雪莲甘鸿程林超宇聂寒璐李少芳张婷黄鑫炎杨韵楷周玉峰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