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文松专利>正文

车辆边灯灯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11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车辆边灯灯具结构,涉及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以使灯具发光均匀分布于灯罩表面、且可以增加光的亮度的车辆边灯灯具结构。技术方案为:本体的装配孔上连接一密接的壳罩,壳罩顶端有遮蔽物,本体内设有多个凸凹反光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壳罩上的遮蔽物,使灯泡产生的灯光不会仅在中央形成一集中光点,经多重曲度反光面反射后,亮度被加强,并均匀扩散开,可以有效地增加车辆的安全,无需额外的胶垫,在有外力撞击时亦可以保护灯泡。(*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
,特指一种可以使灯具发光均匀分布于灯罩表面、且可以增加光的亮度的车辆边灯灯具结构。车辆上使用的各种边灯,如车幅灯、睡车灯、牌照灯、尾端灯、方向灯、刹车灯等环设于车辆周边的各式灯具,为车辆指示用,以使车辆使用安全;此类边灯或指示灯具最大特点在于体积薄且小,利于嵌置于车辆两侧或外边,见附图3、4、5,该灯具3由本体31、灯泡32、灯罩33及胶垫34组合而成,本体31有金属冲压、塑胶注射等方式形成的,其中部设有卡掣孔311供灯泡32穿过,外端的凸缘312与胶垫34配合后连接在车体35上,使灯泡32产生亮光由灯罩33内侧表面的扩散凸粒331扩散开,产生必要的指示灯光;但是,此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一、为防止灯泡32渗水损坏,必须加设胶垫34,然而,胶垫34极容易老化、龟裂造成损坏,故使用一段时间即会产生故障;二、为使灯泡32的灯光具有较佳亮度,必须在通明或半透明的灯罩33内设置结构复杂的扩散凸粒331,使成本相对增加,且灯具颜色无法互换,对于维修存在不良的影响;三、灯泡32极为接近灯罩33内侧,一方面使得当外力撞击时,破损的灯罩33极容易将脆弱的灯泡32击粹;另一方面,使得灯光集中于一点,无法有效地增加光的亮度及对其进行扩散。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增加亮度,密闭效果好、便于维修的车辆边灯灯具结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体中部的装配孔上连接一密接的壳罩,壳罩顶端有遮蔽物,本体内设有多重曲度反光面。壳罩亦可以与本体的阶梯段密接;壳罩顶端的遮蔽物可直接电镀或镀铬形成;灯罩可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本体内的反光面可直接电镀或镀铬形成。本技术壳罩密接于装配孔或阶级段上,并在其上有一遮蔽物,使灯泡产生的灯光不会仅在中央形成一集中光点,经多个凸凹反光面反射后,亮度被加强,并均匀扩散开,可以有效地增加车辆的安全,密接的壳罩直接密封灯泡,无需额外的胶垫,在有外力撞击时亦可以保护灯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附图2为本技术剖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边灯装置位置示意图;附图4为现有结构立体分解图;附图5为现有结构剖视示意图。见附图1、2、3,本技术包括有本体1、壳罩2、灯泡32及灯罩33,灯泡32穿设于本体1中部的装配孔11上,灯罩33罩扣于本体1的外端,本体1通过外端的凸缘13与车体35相连接;本体1的装配孔11上连设一密接的壳罩2,壳罩2顶端有遮蔽物21,本体1内设有多个凸凹反光面14;壳罩2亦可以与本体1的阶级段12密接;壳罩2顶端的遮蔽物21可直接电镀或镀铬形成;灯罩33可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本体1的多个反光面14可直接电镀或镀铬形成。当使用本技术时,接通灯泡32电源,灯泡32发光,而前端的光线因密接于本体1的装配孔11或阶梯段12上壳罩2的遮蔽物21的遮挡,使其从四周散出,再经由本体1的多重曲度反光面14多重反光、投射,使灯光被加强后均匀投射出,然后,再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状的灯罩33而发挥指示的作用。权利要求1.车辆边灯灯具结构,包括有本体(1)、壳罩(2)、灯泡(32)及灯罩(33),灯泡(32)穿设于本体(1)中部的装配孔(11)上,灯罩(33)罩扣于本体(1)的外端,本体(1)通过外端的凸缘(13)与车体(3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装配孔(11)上接一密接的壳罩(2),壳罩(2)顶端有遮蔽物(21),本体(1)内设有多个凸凹反光面(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边灯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罩(2)亦可以与本体(1)的阶梯段(12)密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边灯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罩(2)顶端的遮蔽物(21)可直接电镀或镀铬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边灯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33)可为透明或半透明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边灯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的多个凸凹反光面(14)可直接电镀或镀铬形成。专利摘要车辆边灯灯具结构,涉及灯
,特指一种可以使灯具发光均匀分布于灯罩表面、且可以增加光的亮度的车辆边灯灯具结构。技术方案为:本体的装配孔上连接一密接的壳罩,壳罩顶端有遮蔽物,本体内设有多个凸凹反光面。本技术壳罩上的遮蔽物,使灯泡产生的灯光不会仅在中央形成一集中光点,经多重曲度反光面反射后,亮度被加强,并均匀扩散开,可以有效地增加车辆的安全,无需额外的胶垫,在有外力撞击时亦可以保护灯泡。文档编号F21V13/00GK2490416SQ01235819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胡文松 申请人:胡文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车辆边灯灯具结构,包括有:本体(1)、壳罩(2)、灯泡(32)及灯罩(33),灯泡(32)穿设于本体(1)中部的装配孔(11)上,灯罩(33)罩扣于本体(1)的外端,本体(1)通过外端的凸缘(13)与车体(3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装配孔(11)上接一密接的壳罩(2),壳罩(2)顶端有遮蔽物(21),本体(1)内设有多个凸凹反光面(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胡文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