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01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包括底梁,底梁上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行星轮架,且底梁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桥架、后桥架,前桥架、后桥架上均安装有差速器,且前桥架、后桥架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前桥架、后桥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向架,两个转向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分别转动连接联动臂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转向电机可以保证轮毂轴承内圈转向更加灵活,为第二转向电机的转向提供补偿,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动力汽车单独的差速器并不能保证汽车转向时刻灵敏的技术问题。

A kind of planetary gear pow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power distribu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专利文件(201910651719.4)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通过缓冲装置可以使汽车传动机构在行驶过程中能够缓冲减震,从而避免了传动机构零部件的松懈,保证了汽车正常行驶;通过传动装置可以改变汽车发动机的转速、爬坡性能增强和降低噪音;通过润滑装置能够对传动齿轮起到充分润滑,避免了传动齿轮长时间的转动而造成的磨损,延长了传动齿轮的使用寿命。但是,该传动机构的汽车动力驱动效果并不高,同时该传动机构齿轮数量多,齿轮相互啮合转动造成的噪音并不会少,同时会减小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传动效率。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动力汽车转向是通过差速器完成的,当差速器发生故障时,会影响到汽车的转向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第二转向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同时转动,第三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五链轮转动,第五链轮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前桥架上的转向齿轮转动,第四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六链轮转动,第六链轮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后桥架上的转向齿轮转动,两个转向齿轮分别带动前桥架、后桥架上的扇形齿转动,两个扇形齿分别通过第二转轴带动前桥架、后桥架上的一个转向架转动,转向架通过联动臂带动领一个转向架转动,进而两个转向架分别带动两个轮毂轴承内圈转向,通过扇形齿配合转向齿轮的配合转动,使得该新能源动力汽车的转向更加精确,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动力汽车转向不精确的技术问题;(2)通过两个轮毂轴承内圈分别带动第一半轴、第二半轴通过万向节与差速器产生偏转,第一转向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转动,进而将第二转向电机输出轴转速进一步提升,配合差速器使得轮毂轴承内圈转向速度得到补偿,通过第二转向电机保证轮毂轴承内圈的转向调节,通过第一转向电机可以保证轮毂轴承内圈转向更加灵活,为第二转向电机的转向提供补偿,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动力汽车单独的差速器并不能保证汽车转向时刻灵敏的技术问题;(3)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位于下方的两个行星轮转动,两个行星轮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同轴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啮合带动主轴齿轮转动,主轴齿轮带动驱动主轴转动,驱动主轴通过两端的差速器分别带动两个第一半轴、两个第二半轴转动,完成新能源汽车的纯电驱动行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锁止,驱动主轴带动主轴齿轮转动,主轴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同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行星轮驱动发电机转子,进而发电机发电,当驱动电机到达较高转速,发动机通过上部的行星轮对驱动齿轮转速进行调整,进而对驱动主轴转速进行调整,完成了发动机、驱动电机、发电机的混合驱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结构复杂,同时驱动效果并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包括底梁,所述底梁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行星轮架,且所述底梁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桥架、后桥架,所述前桥架、后桥架上均安装有差速器,且所述前桥架、后桥架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前桥架、后桥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向架,两个转向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分别转动连接联动臂两侧;所述前桥架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后桥架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五链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第六链轮;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一转向电机、第二转向电机,所述第二转向电机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所述第一转向电机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五链轮,所述第四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六链轮;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均套设有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扇形齿,所述扇形齿套接于第二转轴上,所述扇形齿底面固定连接转向架;所述行星轮架两侧对称设置有四个驱动电机,四个驱动电机输出轴两两对接,所述行星轮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发动机、发电机,所述发动机与发电机驱动轴相对设置,所述行星轮架上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外周面等弧度啮合连接有三个行星轮,位于上部的所述行星轮套设于发动机、发电机输出轴连接处,另外两个所述行星轮套分别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处,所述驱动齿轮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外周面啮合连接主轴齿轮,且所述主轴齿轮套设于驱动主轴外周面,所述驱动主轴两端传动连接两个差速器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底梁上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联动臂分别活动贯穿两个通槽。进一步的,所述前桥架、后桥架结构相同,所述前桥架、后桥架对称安装于底梁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等间距套设于第二转向电机输出轴外周面,所述第二链轮设置于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架上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轮毂轴承内圈,其中一个轮毂轴承内圈通过万向节转动连接第一半轴,另一个轮毂轴承内圈通过万向节转动连接第二半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向电机、第二转向电机型号相同,且所述第一转向电机、第二转向电机对称设置于安装架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三链轮、第五链轮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四链轮、第六链轮设置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齿轮直径大于从动齿轮,所述主轴齿轮设置于从动齿轮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两侧输出轴分别连接第一半轴、第二半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转向架上。进一步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一:第二转向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同时转动,第三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五链轮转动,第五链轮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前桥架上的转向齿轮转动,第四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六链轮转动,第六链轮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后桥架上的转向齿轮转动,两个转向齿轮分别带动前桥架、后桥架上的扇形齿转动,两个扇形齿分别通过第二转轴带动前桥架、后桥架上的一个转向架转动,转向架通过联动臂带动领一个转向架转动,进而两个转向架分别带动两个轮毂轴承内圈转向,两个轮毂轴承内圈分别带动第一半轴、第二半轴通过万向节与差速器产生偏转,第一转向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转动,进而将第二转向电机输出轴转速进一步提升,配合差速器使得轮毂轴承内圈转向速度得到补偿;步骤二:驱动电机驱动位于下方的两个行星轮转动,两个行星轮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同轴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1),所述底梁(1)上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上安装有行星轮架(2),且所述底梁(1)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桥架(4)、后桥架(5),所述前桥架(4)、后桥架(5)上均安装有差速器(11),且所述前桥架(4)、后桥架(5)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8),所述前桥架(4)、后桥架(5)通过第二转轴(18)转动连接有转向架(16),两个转向架(16)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轴(17),两个第一转轴(17)分别转动连接联动臂(19)两侧;/n所述前桥架(4)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杆(261),所述后桥架(5)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71),所述第一连接杆(261)上套设有第五链轮(26),所述第二连接杆(271)上套设有第六链轮(27);/n所述安装架(3)上安装有第一转向电机(20)、第二转向电机(21),所述第二转向电机(21)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二链轮(23)、第三链轮(24)、第四链轮(25),所述第一转向电机(20)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链轮(22),所述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链轮(24)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五链轮(26),所述第四链轮(25)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六链轮(27);/n所述第一连接杆(261)、第二连接杆(271)上均套设有转向齿轮(28),所述转向齿轮(28)一侧啮合连接扇形齿(29),所述扇形齿(29)套接于第二转轴(18)上,所述扇形齿(29)底面固定连接转向架(16);/n所述行星轮架(2)两侧对称设置有四个驱动电机(31),四个驱动电机(31)输出轴两两对接,所述行星轮架(2)两侧分别设置有发动机(30)、发电机(32),所述发动机(30)与发电机(32)驱动轴相对设置,所述行星轮架(2)上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轮(6),所述驱动齿轮(6)外周面等弧度啮合连接有三个行星轮(7),位于上部的所述行星轮(7)套设于发动机(30)、发电机(32)输出轴连接处,另外两个所述行星轮(7)套分别设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处,所述驱动齿轮(6)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外周面啮合连接主轴齿轮(9),且所述主轴齿轮(9)套设于驱动主轴(10)外周面,所述驱动主轴(10)两端传动连接两个差速器(11)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1),所述底梁(1)上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上安装有行星轮架(2),且所述底梁(1)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桥架(4)、后桥架(5),所述前桥架(4)、后桥架(5)上均安装有差速器(11),且所述前桥架(4)、后桥架(5)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8),所述前桥架(4)、后桥架(5)通过第二转轴(18)转动连接有转向架(16),两个转向架(16)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轴(17),两个第一转轴(17)分别转动连接联动臂(19)两侧;
所述前桥架(4)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杆(261),所述后桥架(5)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71),所述第一连接杆(261)上套设有第五链轮(26),所述第二连接杆(271)上套设有第六链轮(27);
所述安装架(3)上安装有第一转向电机(20)、第二转向电机(21),所述第二转向电机(21)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二链轮(23)、第三链轮(24)、第四链轮(25),所述第一转向电机(20)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链轮(22),所述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链轮(24)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五链轮(26),所述第四链轮(25)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六链轮(27);
所述第一连接杆(261)、第二连接杆(271)上均套设有转向齿轮(28),所述转向齿轮(28)一侧啮合连接扇形齿(29),所述扇形齿(29)套接于第二转轴(18)上,所述扇形齿(29)底面固定连接转向架(16);
所述行星轮架(2)两侧对称设置有四个驱动电机(31),四个驱动电机(31)输出轴两两对接,所述行星轮架(2)两侧分别设置有发动机(30)、发电机(32),所述发动机(30)与发电机(32)驱动轴相对设置,所述行星轮架(2)上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轮(6),所述驱动齿轮(6)外周面等弧度啮合连接有三个行星轮(7),位于上部的所述行星轮(7)套设于发动机(30)、发电机(32)输出轴连接处,另外两个所述行星轮(7)套分别设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处,所述驱动齿轮(6)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外周面啮合连接主轴齿轮(9),且所述主轴齿轮(9)套设于驱动主轴(10)外周面,所述驱动主轴(10)两端传动连接两个差速器(11)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1)上开设有两个通槽(100),两个联动臂(19)分别活动贯穿两个通槽(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架(4)、后桥架(5)结构相同,所述前桥架(4)、后桥架(5)对称安装于底梁(1)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轮(23)、第三链轮(24)、第四链轮(25)等间距套设于第二转向电机(21)输出轴外周面,所述第二链轮(23)设置于第三链轮(24)、第四链轮(2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坚林碧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都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