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程控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程控电源。
技术介绍
在一些需要高精度标准的信号源的一些企业或是电力的单位,对于电源的要求极为高,就会使用到程控电源,这样的电源在使用的时候,对于一些测量、检验的时候,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程控电源,包括微处理器模块、DC/DC转换模块、脉冲产生模块、稳压模块、过流保护模块、比较模块;所述的比较模块与处理器模块连接,比较模块与脉冲模块连接,脉冲模块与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的稳压模块分别连接比较模块和脉冲产生模块,脉冲模块与DC/DC转换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包括MC9S08DZ60处理器、电容C3、C11、C10、C14,所述的电容C10和C11并联,并与微处理器的7号和8号端口串联,所述微处理器的58号和55号端口与所述电容C3串联,所述的微处理器的57号和56号端口与电容C3串联;所述的微处理器的38号和39号端口与电容C14串联。进一步的,所述的比较模块包括滑动变阻器R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程控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模块、DC/DC转换模块、脉冲产生模块、稳压模块、过流保护模块、比较模块;所述的比较模块与处理器模块连接,比较模块与脉冲模块连接,脉冲模块与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的稳压模块分别连接比较模块和脉冲产生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程控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模块、DC/DC转换模块、脉冲产生模块、稳压模块、过流保护模块、比较模块;所述的比较模块与处理器模块连接,比较模块与脉冲模块连接,脉冲模块与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的稳压模块分别连接比较模块和脉冲产生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程控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包括MC9S08DZ60处理器、电容C3、C11、C10、C14,所述的电容C10和C11并联,并与微处理器的7号和8号端口串联,所述微处理器的58号和55号端口与所述电容C3串联,所述的微处理器的57号和56号端口与电容C3串联;所述的微处理器的38号和39号端口与电容C14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程控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较模块包括滑动变阻器R20、R32、R31,电阻R17、R18、R19、R29,电容C20、C23、C24、C26,光电耦合器U1、二极管D2、D4,运算放大器LM358,所述的滑动变阻器R20的一端与MC9S08DZ60处理器的33号管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滑动变阻器R20滑臂通过电容C23接地,滑臂通过电阻R18与LM358的2号管脚连接,2号管脚通过电容C20分别与1号管脚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的阴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阳极与稳压电路的5V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发射极与脉冲产生模块的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集电极与脉冲产生模块的光电耦合器U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4的负极端与LM358的7号管脚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端通过电阻R19与脉冲产生模块的光电耦合器U2的阳极端连接,LM358的6号管脚通过电阻R29与过流保护模块的电阻R26、R27连接;所述的LM358的5号管脚接地;所述的滑动变电阻器R32的一端与MC9S08DZ60处理器的34号管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滑臂通过电容C26接地;所述的滑动变阻器R32的滑臂还与滑动变阻器R31一端连接,R31的滑臂和另一端与电阻R29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LM358的3号端口通过电容C24与4号端口连接并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程控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产生模块包括PWM控制芯片TL494、电阻R16、R28、R30、R33,电容C19、C25,光电耦合器U2、肖特基二极管D3、PNP三极管Q4;所述的PWM控制芯片TL494的1号管脚通过电阻R28与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1号管脚还与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连接,2号管脚与3号管脚连接,4号管脚通过R30与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5号管脚通过电容C25与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6号管脚通过电阻R33与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7号管脚与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9号和10号管脚相连并与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的PWM控制芯片TL494的8号和11号管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精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