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90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尘排管,包括可弯曲变形的管本体和至少两层沿管本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于管本体内的线缆通道,线缆通道的长度沿管本体的长度方形延伸,每层线缆通道的数量大于沿管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线缆通道的数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防尘排管设计为至少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应用于线缆较多的场合时,相邻两层排管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可以避免排管之间相对移动时产生的粉削,防止产品的洁净度因粉削而受到影响。

A dust-proof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排管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防尘排管,可用于机械手臂运动线缆的防护和防尘。
技术介绍
手机、平板、PC或车载屏幕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产品之一,为保证产品寿命和优良显示性能,生产产品的设备无尘等级需做到动态百级。现有普通拖链运动时本身会产生粉尘,而裸露于拖链外部的电缆的表层易堆积粉尘,且电缆彼此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运动时产生的摩擦会导致线缆易断,导致设备的维修成本提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层排管结构的电缆导管,电缆导管具备:形成有使电缆插通的插通孔且由具有弯曲性的管状构件形成的并列配置的多根金属管、以及以包围多根金属管各自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绝缘层,相邻的绝缘层彼此相互接合,在金属管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被覆多根金属管各自的外周且具有半导电性的半导电层。但电缆较多时需要将两层单层排管叠加使用,应用该电缆导管的电缆单元运动时上下两层排管之间摩擦产生粉削,粉削掉落在产品上,会导致产品洁净度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排管,可以避免排管之间相对移动时产生的粉削,防止产品的洁净度因粉削而受到影响。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尘排管,包括可弯曲变形的管本体和至少两层沿所述管本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管本体内的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的长度沿所述管本体的长度方形延伸,每层所述线缆通道的数量大于沿所述管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线缆通道的数量。作为防尘排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沿所述管本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层所述线缆通道,每层所述线缆通道包括若干圆形结构的第一线缆通道和若干圆形结构的第二线缆通道,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内径不同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内径。作为防尘排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外径,且每层所述线缆通道中的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外壁可与同一平面相切。作为防尘排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每层所述线缆通道相对于所述管本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作为防尘排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内径,且所述管本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线缆通道。作为防尘排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两个所述第一线缆通道之间间隔设有两个所述第二线缆通道。作为防尘排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本体为硅胶材质。作为防尘排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本体包括硅胶主体层和位于所述管本体外壁的第一光滑层。作为防尘排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线缆通道内壁的第二光滑层。作为防尘排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光滑层和所述第二光滑层均为铁氟龙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防尘排管设计为至少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应用于线缆较多的场合时,相邻两层排管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可以避免排管之间相对移动时产生的粉削,防止产品的洁净度因粉削而受到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防尘排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防尘排管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防尘排管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管本体;21、第一线缆通道;22、第二线缆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防尘排管,包括可弯曲变形的管本体1和至少两层沿管本体1的厚度方向间隔设于管本体1内的线缆通道,线缆通道的长度沿管本体1的长度方形延伸,每层线缆通道的数量大于沿管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线缆通道的数量。本实施例将防尘排管设计为至少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应用于线缆较多的场合时,相邻两层排管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可以避免排管之间相对移动时产生的粉削,防止产品的洁净度因粉削而受到影响。其中,线缆通道的层数可以为两层但不限于两层,也可以为三层或三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具体依据生产该产品的设备而定。具体地,如图1至3所示,沿管本体1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层线缆通道,每层线缆通道包括若干圆形结构的第一线缆通道21和若干圆形结构的第二线缆通道22,第一线缆通道21的内径不同于第二线缆通道22的内径。通过设计两种不同尺寸的线缆通道,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线缆的安装。其中,第一线缆通道21的外径等于第二线缆通道22的外径,且每层线缆通道中的第一线缆通道21的外壁和第二线缆通道22的外壁可与同一平面相切,可以提供防尘排管在载体上运动时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尘排管运动时的稳定性,每层线缆通道相对于管本体1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本实施例中,第一线缆通道21的内径大于第二线缆通道22的内径,且管本体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线缆通道21,第一线缆通道21中安装的线缆规格相对较大,可以防止因尺寸较大的线缆安装在防尘排管的一侧而使防尘排管发生倾斜。具体地,每两个第一线缆通道21之间间隔设有两个第二线缆通道22。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每层线缆通道包括三个第一线缆通道21和四个第二线缆通道22,每两个第一线缆通道21之间设有两个第二线缆通道22。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每层线缆通道包括两个第一线缆通道21和两个第二线缆通道22,两个第二线缆通道22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弯曲变形的管本体和至少两层沿所述管本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管本体内的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的长度沿所述管本体的长度方形延伸,每层所述线缆通道的数量大于沿所述管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线缆通道的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弯曲变形的管本体和至少两层沿所述管本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管本体内的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的长度沿所述管本体的长度方形延伸,每层所述线缆通道的数量大于沿所述管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线缆通道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排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本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层所述线缆通道,每层所述线缆通道包括若干圆形结构的第一线缆通道和若干圆形结构的第二线缆通道,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内径不同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外径,且每层所述线缆通道中的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外壁可与同一平面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排管,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线缆通道相对于所述管本体沿其宽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华黄赞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