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83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包括步骤:S1、将支承辊放置在磨床上,使用磨床的头架和尾架对支承辊进行支撑;S2、调整磨削工艺参数:S3、启动磨床,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一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S4、吊起支承辊并水平转动180°后放置在磨床上;S5、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二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通过改变磨削工艺参数和调整磨削步骤来实现支承辊轴承内套的磨削,可以减少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更换的成本。

Grinding method of bearing inner sleeve of backup roll in acid ro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酸轧支承辊
,具体涉及一种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
技术介绍
冷轧厂使用的万能磨床是最大磨削直径为1350mm的外圆磨床,通常用于磨削中间辊及各种支承辊等大辊径轧辊。万能磨床设计用于轧辊辊面的磨削,通常无法直接磨削支承辊辊颈的位置。而酸轧支承辊辊颈部位的轴承内套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点蚀、圆度下降等缺陷,达到影响使用的程度后只能更换,无法实现在磨床上的修复,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目的是减少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更换的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包括步骤:S1、将支承辊放置在磨床上,使用磨床的头架和尾架对支承辊进行支撑;S2、调整磨削工艺参数:S3、启动磨床,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一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S4、吊起支承辊并水平转动180°后放置在磨床上;S5、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二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所述步骤S3包括:S301、启动磨床,等待砂轮到达预定位置后,采用手动进刀方式使砂轮接触支承辊的第一端的轴承内套;S302、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S303、经过5-10道次的磨削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5mm”;S304、当磨床的磨削电流变化达到设定条件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1mm”,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S305、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所述步骤S303中,当磨床的磨削电流变化呈稳定的波状曲线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1mm”,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所述步骤S5包括:S501、启动磨床,等待砂轮到达预定位置后,采用手动进刀方式使砂轮接触支承辊的第二端的轴承内套;S502、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S503、经过5-10道次的磨削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5mm”;S504、当磨床的磨削电流变化达到设定条件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1mm”,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S505、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所述步骤S503中,当磨床的磨削电流变化呈稳定的波状曲线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1mm”,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本专利技术的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通过改变磨削工艺参数和调整磨削步骤来实现支承辊轴承内套的磨削,可以减少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更换的成本。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包括步骤:S1、将支承辊放置在磨床上,使用磨床的头架和尾架对支承辊进行支撑;S2、调整磨削工艺参数:S3、启动磨床,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一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S4、吊起支承辊并水平转动180°后放置在磨床上;S5、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二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具体地说,在上述步骤S1中,通过磨床的头架和尾架对支承辊提供支撑,使支承辊呈水平状态,支承辊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轴承内套。在上述步骤S2中,调整磨床的磨削工艺参数,将磨削起始位置设置为“3395”,将磨削结束位置设置为“4040”,将最大辊径设置为“877.68mm”,将最小辊径设置为“877.65mm”,其他参数设置为“0”。上述步骤S3包括:S301、启动磨床,等待砂轮到达预定位置后,采用手动进刀方式使砂轮接触支承辊的第一端的轴承内套;S302、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S303、经过5-10道次的磨削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5mm”;S304、当磨床的磨削电流变化达到设定条件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1mm”,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S305、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在上述步骤S303中,当磨床的磨削电流变化呈稳定的波状曲线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1mm”,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在上述步骤S4中,在完成支承辊的第一端的轴承内套的磨削后,将支承辊向上吊起,再将支承辊头尾反向后再放置在磨床上,也即将支承辊水平转动180°后在放置在磨床上,通过磨床的头架和尾架对支承辊提供支撑,然后再对支承辊的第二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支承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支承辊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述步骤S5包括:S501、启动磨床,等待砂轮到达预定位置后,采用手动进刀方式使砂轮接触支承辊的第二端的轴承内套;S502、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S503、经过5-10道次的磨削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5mm”;S504、当磨床的磨削电流变化达到设定条件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1mm”,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S505、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步骤S503中,当磨床的磨削电流变化呈稳定的波状曲线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1mm”,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将支承辊放置在磨床上,使用磨床的头架和尾架对支承辊进行支撑;/nS2、调整磨削工艺参数:/nS3、启动磨床,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一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nS4、吊起支承辊并水平转动180°后放置在磨床上;/nS5、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二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n

【技术特征摘要】
1.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将支承辊放置在磨床上,使用磨床的头架和尾架对支承辊进行支撑;
S2、调整磨削工艺参数:
S3、启动磨床,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一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
S4、吊起支承辊并水平转动180°后放置在磨床上;
S5、对位于支承辊的第二端的轴承内套进行磨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轧支承辊轴承内套的修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01、启动磨床,等待砂轮到达预定位置后,采用手动进刀方式使砂轮接触支承辊的第一端的轴承内套;
S302、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
S303、经过5-10道次的磨削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5mm”;
S304、当磨床的磨削电流变化达到设定条件后,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001mm”,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
S305、将磨床的进刀量参数设置为“0”,再进行5-10道次的磨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轧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泽欣胡昌峰卢焱飞付志刚兰荣徐思情钟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