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66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壳体,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铁芯,两个所述铁芯上均绕接有线圈,底部的所述线圈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下壳体的底部,底部的所述线圈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头,两个所述接头的顶部与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底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下壳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组合式结构使得固定效果相对于目前的市场上的互感器更好,方便安装,在安装时能够确保自身在线缆上的位置不会随意滑动,防止对互感器的测量数据造成影响,且提高了安装后的安全性。

A combined transforme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互感器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壳体。
技术介绍
互感器又称为仪用变压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统称,能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用于量测或保护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同时互感器还可用来隔开高电压系统,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一般互感器安装在高压线缆上,利用其测试高压线缆中的电压或者电流,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互感器在安装时一般需要先将高压线缆断开然后将互感器套在其上,安装麻烦,在安装后互感器与线缆之间没有限制,使得互感器能够在线缆上随意移动,影响互感器的测量结果,且存在安全隐患,故而提出了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壳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壳体,具备方便安装,固定牢靠等优点,解决了互感器在安装时一般需要先将高压线缆断开然后将互感器套在其上,安装麻烦,在安装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壳体,包括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铁芯(3),两个所述铁芯(3)上均绕接有线圈(4),底部的所述线圈(4)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下壳体(2)的底部,底部的所述线圈(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头(15),两个所述接头(15)的顶部与下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底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5),所述下壳体(2)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6),所述上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合条(7),两个所述卡合条(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邻的第一限位滑槽(5)与第二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壳体,包括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铁芯(3),两个所述铁芯(3)上均绕接有线圈(4),底部的所述线圈(4)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下壳体(2)的底部,底部的所述线圈(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头(15),两个所述接头(15)的顶部与下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底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5),所述下壳体(2)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6),所述上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合条(7),两个所述卡合条(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邻的第一限位滑槽(5)与第二限位滑槽(6)之间并与第一限位滑槽(5)及第二限位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卡合条(7)的两端分别卡接,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设置有夹线三角杆(8),所述上壳体(1)内顶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插槽(9),所述下壳体(2)的内底壁上开设有第二插槽(10),所述夹线三角杆(8)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插槽(9)滑动连接,所述夹线三角杆(8)底部的一端与第二插槽(10)滑动连接,所述夹线三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开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崇仁县群力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