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的腔道引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内置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的腔道引流管。
技术介绍
腔道引流管是临床上重大手术后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将人体组织中或体腔内积聚的脓液、血液或其他液体引导出体外,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高生命质量。其中,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且治疗困难的一种疾病,主要为肝管癌、胰腺癌、肝癌及转移性癌压迫或侵犯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主干导致的胆汁淤积及肝功能损害。由于肿瘤位置特殊,外科切除手术难度和风险很大,大部分患者仅能通过姑息引流进行症状缓解。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引流技术为经皮经肝穿刺途径行胆管引流技术,以及基于导管引流基础上开发的胆道支架技术。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表明,两种技术对于胆汁引流均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但均无法抑制肿瘤的生长,不能在根除患者的肿瘤病灶。近距离照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被认为是一种简单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内,利用放射源发出的射线长时间对肿瘤进行照射,进而杀死或杀伤肿瘤细胞。基于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的腔道引流管,包括管体(1),管体的右端贯穿连接头(3)设置,管体的左端的管径惭小式设置,连接头上设置有固定环(13),管体内设置有引流腔道(7),其特征是管体内还设置有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2),所述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包括粒子腔道管(6)和粒子腔道管卡板(9),所述粒子腔道管(6)贯穿粒子腔道管卡板(9)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的腔道引流管,包括管体(1),管体的右端贯穿连接头(3)设置,管体的左端的管径惭小式设置,连接头上设置有固定环(13),管体内设置有引流腔道(7),其特征是管体内还设置有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2),所述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包括粒子腔道管(6)和粒子腔道管卡板(9),所述粒子腔道管(6)贯穿粒子腔道管卡板(9)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的腔道引流管,其特征是管体的左端盘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的腔道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头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的腔道引流管,其特征是管体(1)近左端设置有导丝孔(11),在管体(1)内设置有导丝(12),导丝(12)的一端从管体(1)内穿过导丝孔(11)后与盘旋部位的末端连接,导丝(12)的另一端从管体的右端穿出与固定环(13)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的一种内置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的腔道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贯通引流腔道的侧孔(5)。
6.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的一种内置组装式放射性粒子载体的腔道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管体内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尔坤,白红升,闫小强,崔贝,马英喆,贾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赛德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