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7425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包括外壳体、储液池、至少3个衰减池和降解池,至少3个衰减池和降解池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储液池上设置有进水口,储液池通过连接管道连通至降解池,所述降解池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通至各个衰减池,每个衰减池内的连接管道上的出液口均设置有第二电动阀,每个衰减池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至衰减池内,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排水口之间设有水泵。通过全自动的时间放射性污染废液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控制衰减时间的准确性,全过程控制放射性废液的处理顺序,因此自动控制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disposal and discharge of radioactive wast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放射性废液处理
,具体指一种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医疗单位使用放射性药物后,存在放射性废液排放,需要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才可排放到公共污水排放系统。过去放射性污水处理采用三级衰变池,按放射性药物十个半衰期估算进行人工排放,难以估算实际排放的放射性水平是否达标,操作使用也不方便,无法及时监控存在的故障,并且高放射性和低放射性的污水容易混合,导致排水周期长,衰变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通过准确监控衰减时间、衰减剂量、是否达到安全排放标准,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包括外壳体、储液池、至少3个衰减池和降解池,所述至少3个衰减池和降解池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储液池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储液池通过连接管道连通至降解池,所述降解池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通至各个衰减池,每个所述衰减池内的连接管道上的出液口均设置有第二电动阀,每个所述衰减池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至衰减池内,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排水口之间设有水泵。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水泵信号连接,每个所述衰减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射线探测仪,所述液位传感器和射线探测仪均信号连接至控制柜。作为优选,对应每个所述的衰减池的排水管上设有手动阀。作为优选,所述衰减池的顶部设有爬梯口。作为优选,所述衰减池的外壁设有可视的观察窗。作为优选,所述衰减池上设有活动检测阀门。作为优选,所述储液池内设有过滤板。作为优选,控制柜还信号输出至一液位报警器。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柜内设有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底部设有用于安装衰减池和降解池的安装架。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技术合理,通过全自动的时间放射性污染废液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防止外泄,控制衰减时间的准确性,全过程控制放射性废液的处理顺序,确定放射性废液半衰期时间,衰减期后的放射性剂量是否达到安全排放剂量数据,因此自动控制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通过设置多个衰减池,从而实现减量化操作,提高了废液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就地处理,为放射性废液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能够实现就地处理不能外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原理图。图中,1-排水口、2-水泵、3-爬梯口、4-第一电动阀、5-液位传感器、6-手动阀、7-射线探测仪、8-取样器、9-观察窗、10-过滤板、11-储液池、12-进水口、13-降解池、14-第二电动阀、15-外壳体、16-安装架、17-衰减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体15、储液池11、至少3个衰减池17和降解池13,所述至少3个衰减池17和降解池13安装在外壳体15内,所述储液池11上设置有进水口12,所述储液池11通过连接管道连通至降解池13,所述降解池13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通至各个衰减池17,每个所述衰减池17内的连接管道上的出液口均设置有第二电动阀14,每个所述衰减池17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至衰减池17内,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1,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4,所述第一电动阀4与排水口之间设有水泵2。本申请中,优选3个衰减池分别为第一衰减池、第二衰减池和第三衰减池。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待处理的放射性废液通过进水口储至储液池11,储存在储液池11内的放射性废液通过连接管道进入降解池13,在降解池内通过电化学降解的方式将放射性废液进行分解,具体的降解方式可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794846.0,完成降解后,打开连接至第一衰减池上的第二电动阀14,降解池13内的废液通过连接管道将废液输送至第一衰减池,当达到液位的最高液位时,连通第一衰减池的第二电动阀14自动关闭,连通第二衰减池的第二电动阀开启,待第二个衰减池达到限位时第二电动阀14自动关闭,连通第三衰减池的第二电动阀门开启,待第三衰减池即将注满时,连通第一个衰减池的第一电动阀4打开,利用水泵2将第一衰减池里已经衰减完毕的污水排出,当第三衰减池的污水完全注满时,第一衰减池的第二电动阀14自动打开,污水进入已排空的第一衰减池,这样第二个循环开始,如此不断的循环进行。可以理解的,污水在衰减池中的储存时间应视为污水中核素种类予以确定,一般情况应不少于该种核素十个半衰期的时间。通过设置多个衰减池,从而实现减量化操作,提高了废液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就地处理,为放射性废液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能够实现就地处理不能外泄。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如图2所示,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第一电动阀4、第二电动阀14、水泵2信号连接,每个所述衰减池17内设有液位传感器5和射线探测仪7,所述液位传感器5和射线探测仪7均信号连接至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设有PLC可编程控制器,具体的PLC可编程控制器为SIMATICS7-200。可以理解的,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对第一电动阀4、第二电动阀14、水泵2进行控制是常规的技术手段,本申请中不对具体的控制电路进行具体的描述。具体的,液位传感器5为超声波水位探测仪,通过液位传感器5对衰减池17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发送控制柜,控制柜根据上述的需求,通过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动阀4、第二电动阀14和水泵2。具体的,通过控制柜打开连接至第一衰减池上的第二电动阀14,降解池13内的废液通过连接管道将废液输送至第一衰减池,当达到液位的最高液位时,连通第一衰减池的第二电动阀14自动关闭,连通第二衰减池的第二电动阀开启,待第二个衰减池达到限位时第二电动阀14自动关闭,连通第三衰减池的第二电动阀门开启,待第三衰减池即将注满时,连通第一个衰减池的第一电动阀4打开,利用水泵2将第一衰减池里已经衰减完毕的污水排出,当第三衰减池的污水完全注满时,第一衰减池的第二电动阀14自动打开,污水进入已排空的第一衰减池,这样第二个循环开始,如此不断的循环进行。每个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储液池、至少3个衰减池和降解池,所述至少3个衰减池和降解池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储液池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储液池通过连接管道连通至降解池,所述降解池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通至各个衰减池,每个所述衰减池内的连接管道上的出液口均设置有第二电动阀,每个所述衰减池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至衰减池内,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排水口之间设有水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储液池、至少3个衰减池和降解池,所述至少3个衰减池和降解池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储液池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储液池通过连接管道连通至降解池,所述降解池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通至各个衰减池,每个所述衰减池内的连接管道上的出液口均设置有第二电动阀,每个所述衰减池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至衰减池内,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排水口之间设有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水泵信号连接,每个所述衰减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射线探测仪,所述液位传感器和射线探测仪均信号连接至控制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液自动处理排放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所述的衰减池的排水管上设有手动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开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