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凝胶贴膏及其基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423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凝胶贴膏及其基质,属于中药组合物凝胶贴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凝胶贴膏基质,在不采用乳化剂的前提下消除基质交联引起的渗析斑点。该中药凝胶贴膏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丙烯酸钠3~5份;铝离子交联剂0.1~0.3份;交联调节剂0.1~0.45份;保湿剂34~52份;增黏剂5~15份;促透剂1~3份;防腐剂0.2~0.8份;水32~42份。该基质采用特定的组分以及配比,可以将摊涂裁切好直接装袋,置交联/陈化于于内包装密封避光环境下在合适的时间周期内完成,最终无需摊晾步骤,且能消除中药凝胶贴膏产生渗析斑点,同时保证中药凝胶贴膏水润性和贴敷性。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el plaster and its matri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凝胶贴膏及其基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凝胶贴膏及其基质,属于中药组合物凝胶贴膏

技术介绍
黑膏药、橡胶膏和凝胶贴膏是中药经皮给药的常见三种剂型,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内容。黑膏药制作多凭人工,产品质量受地域、气候及药工经验等因素影响,存在制备耗时长、过程不易控制、环境污染大、劳动保护要求高等突出问题,不适合工业大生产。中药橡胶膏是在我国传统膏剂(黑膏药)基础上,吸收橡胶膏剂的制法发展而成的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橡胶膏生产工艺有溶剂法和热压法,国内80%生产企业采用溶剂法生产。该工艺在生产中进行橡胶破网处理工序操作时,会产生大量静电,与汽油混合后存在生产安全风险。同时,大量使用汽油不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脂溶性材料炼制的橡胶膏基质,载药量小且透皮性差,不具有反复揭贴性,同时基质中含有橡胶中残留的水溶性蛋白质、松香中的树脂酸及挥发不完全的汽油溶媒等物质,造成橡胶膏过敏发生率较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低,和橡胶膏类似的压敏胶在使用上亦存在该类问题。凝胶贴膏由泥罨剂发展而来。首次以巴布膏剂被《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录,2010版将巴布膏剂改名为凝胶膏剂,2015版将其定义为凝胶贴膏。凝胶贴膏由主药、基质、背衬层和覆膜四部分构成,基质由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或亲水性物质组成,在水润皮肤、皮肤追随性、释放药物和稳定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研发高品质凝胶贴膏的核心。凝胶贴膏基质与水溶性、脂溶性药物相容性较好,载药量大,特别适合中药复方成分复杂、极性范围宽的提取物。基质含水,具有保湿型,可使皮肤保持较好的水润环境,促进皮肤水合作用,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由于基质为亲水性辅料配制而成,对皮肤温和,过敏反应极低,且黏性适中,揭贴性时不易损伤皮肤,可重复使用。此外凝胶贴膏生产过程中无有机溶剂污染,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和降低生产安全风险。中药凝胶贴膏是中医外治法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中药复方提取物为主添入凝胶贴膏基质,该类提取物自身属于复杂体系,多成分,多组分,成分极性范围宽。低极性物质,如油类物质;中等极性物质,如黄酮类物质,高极性物质,如糖苷类物质等。添加该类药物对凝胶贴膏基质处方相容能力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相容能力体现在对中药提取物成分极性差异大的包容能力和载药量大两个方面,稳定性要求添加该类中药提取物后易于搅拌涂布及存储中无斑点产生等。由于在交联型骨架材料进行交联构建三维结构过程对中药提取物中中药成分形成汇聚效应,极易生长出中药浸膏斑点。解决中药凝胶贴膏渗析斑点多采用添加RH-40(CH-40)、吐温-80等进行乳化处理,该类方法确可提高中药提取物载药量和药物与基质之间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阻滞中药成分汇聚析出斑点。这类处理方法弊端亦很明显,首先是乳化剂会影响中药多成(组)分的透皮释放速率和程度,进而影响药效发挥。其次是添加乳化剂对质量检查中样品前处理制样难度明显提升,尤其是破乳和除去乳化剂,不利于药物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最后是部分乳化剂存在潜在的毒性风险,包括一些传统的毒理学评价认定为基本安全无毒的物质。综合来说,不采用乳化剂的前提下消除基质交联引起的中药成分渗析聚集产生斑点是研发出高品质内涵中药凝胶贴膏必须克服的难题。凝胶贴膏通常采用生产工艺为提取→浓缩→基质备料→配制膏体→混合→摊涂→摊晾→切片(或切片→摊晾)→分装。凝胶贴膏膏体中水分通常较高,在40%-60%之间。生产摊晾环节中多采用烘道、温湿度控制的摊晾库及自然摊晾库等方式让凝胶膏体有限时间内失水同时促进交联/固化,该类方式初期交联激剧,是产生中药渗析斑点原因之一。即使裁切后直接装袋,置交联/陈化于内包装密封避光环境下完成,如交联得不到控制,特别是交联初期,亦可产生中药渗析斑点。因此,干预交联是避免中药凝胶贴膏产生渗析斑点的重要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凝胶贴膏基质,在不采用乳化剂的前提下消除基质交联引起的渗析斑点。本专利技术中药凝胶贴膏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丙烯酸钠3~5份;铝离子交联剂0.1~0.3份;调节剂0.1~0.45份;保湿剂34~52份;增黏剂5~15份;促透剂1~3份;防腐剂0.2~0.8份;水32~42份;其中,所述调节剂中包括螯合剂,所述螯合剂为EDTA、EDTA-2Na中的至少一种,且铝离子交联剂与螯合剂的重量比为1.5~6:1。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钠的中和度为45~55%。更优选所述聚丙烯酸钠的中和度为50%。其中,所述铝离子交联剂优选为甘羟铝、氢氧化铝、氯化铝、硫酸铝、明矾中的至少一种,调节剂优选还包括酒石酸、枸橼酸、乳酸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铝离子交联剂为甘羟铝,调节剂为螯合剂和酒石酸。优选的,保湿剂为丙二醇、甘油中的至少一种;增黏剂为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粉末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维酮、聚乙烯醇PVA中的至少一种;促透剂为氮酮、丙二醇、油酸、月桂醇、冰片、薄荷、樟脑、中药挥发油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防腐剂为苯甲酸、尼泊尔金类、嘉兰丹、山梨酸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凝胶贴膏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丙烯酸钠3~5份;甘羟铝0.1~0.3份;酒石酸0.05~0.15份;EDTA-2Na0.05~0.3份;明胶1~6份;聚维酮4~9份;甘油28~38份;丙二醇6~14份;山梨酸钾0.2~0.8份;氮酮0.4~0.8份;冰片-薄荷-樟脑共融物0.6~2.2份;水32~42份。更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丙烯酸钠3.82~3.98份;甘羟铝0.16~0.17份;酒石酸0.11份;EDTA-2Na0.03~0.11份;明胶4.12~4.3份;聚维酮5.45~5.69份;甘油32.73~34.14份;丙二醇8.73~9.1份;山梨酸钾0.28~0.29份;氮酮0.55~0.57份;冰片-薄荷-樟脑共融物1.25~1.31份;水36.9~38.49份。作为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中药凝胶贴膏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丙烯酸钠3.98份;甘羟铝0.17份;酒石酸0.11份;EDTA-2Na0.09份;明胶4.3份;聚维酮5.69份;甘油34.12份;丙二醇9.1份;山梨酸钾0.29份;氮酮0.57份;冰片-薄荷-樟脑共融物1.31份;水38.47份。本专利技术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凝胶贴膏。本专利技术中药凝胶贴膏,包括背衬材料、覆膜、主药和基质,其中,所述基质为上述中药凝胶贴膏基质,所述主药为中药浸膏。优选的,主药和基质的重量比为1~6%:94~99%。优选的,该中药凝胶贴膏的制备工艺为混料→摊涂→切片→分装。优选的,所述背衬材料为无纺布或弹力布;覆膜为PVC透明瓦楞膜或平面膜。本专利技术在少添加辅料和不添加乳化剂实现凝胶贴膏直接封装,将膏体交联/固化反应置于内包装密闭避光环境中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减少摊晾环境控制的生产能耗,降低成本。2)减少摊晾环节后,能够实现连续生产和封闭生产,便于过程控制。3)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中药凝胶贴膏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n聚丙烯酸钠3~5份;/n铝离子交联剂0.1~0.3份;/n调节剂0.1~0.45份;/n保湿剂34~52份;/n增黏剂5~15份;/n促透剂1~3份;/n防腐剂0.2~0.8份;/n水32~42份;/n其中,所述调节剂包括螯合剂,所述螯合剂为EDTA、EDTA-2Na中的至少一种,且铝离子交联剂与螯合剂的重量比为1.5~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药凝胶贴膏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聚丙烯酸钠3~5份;
铝离子交联剂0.1~0.3份;
调节剂0.1~0.45份;
保湿剂34~52份;
增黏剂5~15份;
促透剂1~3份;
防腐剂0.2~0.8份;
水32~42份;
其中,所述调节剂包括螯合剂,所述螯合剂为EDTA、EDTA-2Na中的至少一种,且铝离子交联剂与螯合剂的重量比为1.5~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凝胶贴膏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的中和度为45~55%;优选所述聚丙烯酸钠的中和度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凝胶贴膏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离子交联剂为甘羟铝、氢氧化铝、氯化铝、硫酸铝、明矾中的至少一种,调节剂还包括酒石酸、枸橼酸、乳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铝离子交联剂为甘羟铝,调节剂为螯合剂和酒石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凝胶贴膏基质,其特征在于:
保湿剂为丙二醇、甘油中的至少一种;增黏剂为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粉末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维酮、聚乙烯醇PVA中的至少一种;促透剂为氮酮、丙二醇、油酸、月桂醇、冰片、薄荷、樟脑、中药挥发油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防腐剂为苯甲酸、尼泊尔金类、嘉兰丹、山梨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凝胶贴膏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聚丙烯酸钠3~5份;甘羟铝0.1~0.3份;酒石酸0.05~0.15份;EDT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权涂禾彭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骨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