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35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面板;四诊采集模块,包括脉象过程记录仪、望诊过程记录仪、闻诊过程记录仪、问诊过程记录仪,分别与所述固定面板并联电连接,适于分别接收外部向内的信号;显示模块,设于所述固定面板上,与所述四诊采集模块电连接,适于显示所述四诊采集模块的记录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四诊过程记录仪能够同时客观地记录医生诊断手法、过程与患者症状,利于名老医生诊疗疾病过程的学习和总结,使学生并且能够深入地体会到医生的精髓,以便于中医医生四诊经验的传承。

Four diagnosis process reco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
技术介绍
中医医生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医生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中医医生四诊是医生与患者交互的完整过程,不能独立于医生单独对患者进行诊断。医生研究非常注重名医名家经验传承,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和总结名老医生诊疗疾病的过程。传统中医医生诊断手法依靠人体感觉器官进行感觉,再将此感觉通过语言描述传授给学生,无法通过形象化的器械进行模拟,也不能将四诊过程客观完整地记录下来,学生很难完全体会到医生的精髓,并且学习周期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老医生的四诊过程无法客观完整地记录下来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客观记录医生四诊过程的记录仪。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包括:固定面板;四诊采集模块,包括脉象过程记录仪、望诊过程记录仪、闻诊过程记录仪、问诊过程记录仪,分别与所述固定面板并联电连接,适于分别接收外部向内的信号;显示模块,设于所述固定面板上,与所述四诊采集模块电连接,适于显示所述四诊采集模块的记录数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脉象过程记录仪通过固定平台与所述固定面板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脉象过程记录仪包括:固定平台;脉象壳体,具有容纳手臂的腔体,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平台转动连接;脉象窗,设于所述脉象壳体的顶端且穿透所述脉象壳体的顶端;压力感应膜,内部设有压力感应器,盖设于所述脉象窗上,适于接收从所述脉象窗外部向内的压力信号;脉象记录模块,与所述压力感应膜内的所述压力感应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力感应器还接收所述脉象窗(10)内部向外的脉博信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望诊过程记录仪包括:望诊壳体,具有可持手柄;图像采集单元,具有镜头和显示屏,连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镜头和所述显示屏分设于所述壳体的前后两端;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还包括摄像按钮和录像按钮,所述摄像按钮和录像按钮适于对图像的采集途径进行切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闻诊过程记录仪包括:闻诊壳体,具有可持手柄;呼气采集单元,设于所述闻诊壳体上,与所述闻诊壳体相连通,适于采集和检测呼入的气体;闻诊记录模块,与所述呼气采集单元电连接,用于记录呼入气体的检测信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呼气采集单元包括:气体采集管,内部设有电子鼻、流速测量仪、体积测量仪;呼气头,具有呼气端和连接端,可拆卸地连于所述气体采集管的上部管口处,适于呼入气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问诊过程记录仪具有多组,对称设于所述固定面板上,适于接收所述问诊过程记录仪外部向内的声波信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问诊过程记录仪还包括:雷达,设于多组所述问诊过程记录仪所在区域的中间处,适于测量声源与所述问诊过程记录仪的距离。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蓄电池,设有所述固定面板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脉象过程记录仪、望诊过程记录仪、闻诊过程记录仪与问诊过程记录仪分别与固定面板和显示模块并联电连接,能够同时客观地记录医生诊断手法、过程与患者症状,利于名老医生诊疗疾病过程的学习和总结,使学生并且能够深入地体会到医生的精髓,以便于医生四诊经验的传承。2.脉象过程记录仪通过固定平台与固定面板连接,使脉象过程记录仪的安装拆卸方便。3.脉象壳体的腔体用于放置手臂的腕部,且脉部处于所述脉象窗所在的区域范围内,手指通过压力感应膜按压所述脉部,所述压力感应膜内的压力感应器能感应到由脉搏跳动产生的压力和手指按压产生的压力,并由脉象记录模块将此信号记录下来;上述的压力感应器通过压力感应膜内置的压力感应器不仅能够客观地记录医生手指的压力、位置以及患者脉搏跳动的频率、波形等物理参数,这些数据是后续医生诊脉过程记录、疾病辨识思维过程分析、诊疗过程优化以及经验分享与教学的重要支撑。4.图像采集单元能够对患者的表面症状进行照相和录像,能够清楚地记录当时患者的状态,能够使学生针对照相或录像里的情况,对名老中医医生望诊的经验进行分析、学习和继承。5.呼气采集单元能够对患者呼气的气体进行采集测量,并通过闻诊记录模块客观地记录下来,便于对医生闻诊经验进行研究和学习。6.电子鼻、流速测量仪、体积测量仪的设置能够对患者呼入气体的气味、流速、体积进行客观的测量;呼气头能够针对不同患者进行随时更换,更加安全卫生。7.问诊过程记录仪不仅利于医生掌握患者的病史及的患者的感受,还能够记录患者的声波的大小。8.雷达的设置,使声波信号的测量更加准确,能够结合声源距离来判断声波信号。9.蓄电池的设置,不仅使四诊设备电压稳定,并且能够在停电情况下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中提供的四诊过程记录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中提供的望诊过程记录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脉象壳体下部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脉象壳体上部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为压力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阵列扫描系统的电路示意图。图7为望诊过程记录仪的主视图。图8为望诊过程记录仪的后视图。图9为望诊过程记录仪的左视图。图10为闻诊过程记录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显示模块;2、四诊选择按钮;3、固定面板;4、脉象过程记录仪;5、望诊过程记录仪;6、闻诊过程记录仪;7、问诊过程记录仪;8、雷达;9、固定平台;10、脉象窗;11、转座;12、压力指示器;13、气囊;14、压力感应计;15、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血压计;18、凸起层;19、上电极层;20、中间层;21、下电极层;22、压阻敏感单元;23、望诊壳体;24、镜头;25、显示屏;26、光源阵列;27、光源选择按钮;28、图像缩放旋钮;29、遮光罩;30、气体采集管;31、呼气头;32、脉象壳体;33、摄像按钮;34、录像按钮;35、连接端;36、呼气端;37、闻诊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面板(3);/n四诊采集模块,包括脉象过程记录仪(4)、望诊过程记录仪(5)、闻诊过程记录仪(6)、问诊过程记录仪(7),分别与所述固定面板(3)并联电连接,适于分别接收外部向内的信号;/n显示模块(1),设于所述固定面板(3)上,与所述四诊采集模块电连接,适于显示所述四诊采集模块的记录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面板(3);
四诊采集模块,包括脉象过程记录仪(4)、望诊过程记录仪(5)、闻诊过程记录仪(6)、问诊过程记录仪(7),分别与所述固定面板(3)并联电连接,适于分别接收外部向内的信号;
显示模块(1),设于所述固定面板(3)上,与所述四诊采集模块电连接,适于显示所述四诊采集模块的记录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过程记录仪(4)通过固定平台(9)与所述固定面板(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过程记录仪(4)包括:
固定平台(9);
脉象壳体(32),具有容纳手臂的腔体,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平台(9)转动连接;
脉象窗(10),设于所述脉象壳体(32)的顶端且穿透所述脉象壳体(32)的顶端;
压力感应膜,内部设有压力感应器,盖设于所述脉象窗(10)上,适于接收从所述脉象窗(10)外部向内的压力信号;
脉象记录模块,与所述压力感应膜内的所述压力感应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器还接收所述脉象窗(10)内部向外的脉博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生四诊过程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望诊过程记录仪(5)包括:
望诊壳体(23),具有可持手柄;
图像采集单元,具有镜头(24)和显示屏(25),连于所述壳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延文天才薛宁张润顺方震周雪忠杨杰陈贤祥张磊孙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