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其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驱动装置,其与立柱连接,用于驱动立柱绕第一轴线转动;传感器组件,其包括传感器安装件和安装在传感器安装件上的传感器,传感器安装件安装在立柱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垂直;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其安装在立柱上,用于驱动传感器安装件绕第二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脉诊仪机械手指,传感器可在两个自由度摆动,当传感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获得压力值信号,再根据压力值信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压力感测面调节至合理的角度,以得到更精确的脉象信号。此外,该脉诊仪机械的第二驱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优点。
Pulse machine fi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诊仪机械手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脉诊仪机械手指。
技术介绍
脉诊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的诊断手段,经过历代中医上千年的探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28种脉象的诊断体系。目前中医脉诊的主要方式依然是中医医师通过手指对患者脉象进行感知,再根据医师经验和手部触觉诊断疾病。这种诊断方式判断标准模糊,容易受医师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因素影响导致误判,且无法对脉象进行量化和有效的记录。为此,市面上出现了用于诊脉的脉诊仪,此种脉诊仪主要由用于固定手腕的手腕固定装置、用于采集被测者的脉搏信号的机械手指机构和用于对脉搏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主机组成。机械手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机械手指和调整该至少一个机械手指的三维位置的手指驱动装置。现有的机械手指机构的机械手指通常只有X,Y,Z三个方向的自由度,无法调平传感器的感测面与手腕的脉搏平面,因此很难获取具有一致性及高品质的脉象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脉诊仪的机械手指机构,其可以实现传感器的感测面与手腕的脉搏平面的调平,以获取具有一致性及高品质的脉象信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其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立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立柱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传感器组件,其包括传感器安装件和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传感器的感测面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用于驱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上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传感器安装件可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使得传感器可在两个自由度摆动,当传感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获得压力值信号,再根据压力值信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压力感测面调节至合理的角度,以得到更精确的脉象信号。此外,该脉诊仪机械的第二驱动装置采用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优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立柱的纵向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沿所述立柱的横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通过铰链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中的之一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个通过支承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立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包括底板部和自底板部的两端斜向上延伸的侧板部,所述底板部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底板部的底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所述立柱的纵向延伸的竖杆和沿所述立柱的横向延伸的横杆,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立柱的上端传动连接。本技术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101、安装部;102、轴孔;2、传感器安装件;202、底板部;203、侧板部;3、传感器;4、第三连杆;5、第四连杆;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9、第一驱动电机;10、支承轴;11、电机安装板;12、销轴;13、第二驱动电机;152、竖杆;154、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爆炸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包括立柱1、第一驱动装置、传感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其中,立柱1竖直设置,立柱1用于与手指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立柱1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立柱1绕所述第一轴线L1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1上,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所述立柱1的上端传动连接。优选地,立柱1的上端具有横向向外延伸的安装部101,安装部101上设置有轴孔10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插入固定在轴孔102内。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所述立柱1的上端之间可以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减速器连接。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安装件2和传感器3,传感器安装件2位于立柱1的下方,且可绕与第一轴线L1垂直的第二轴线L2转动,在传感器安装件2的底面设置有传感器安装面。传感器3安装在传感器安装件2的传感器安装面上,传感器3包括用于采集脉搏信号的多个传感器单元(图中未示出),多个传感器单元沿所述传感器安装件2的转动方向间隔布置,优选地,多个传感器单元采用矩阵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3还包括柔性的安装带,所述多个传感器单元固定在所述安装带上,所述安装带贴附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面上。作为替代方案,多个传感器单元还可以直接贴附在传感器安装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安装件2包括底板部202和自底板部202的两端斜向上延伸的侧板部203,所述传感器3固定在所述底板部202的底面上。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立柱1上,用于驱动传感器安装件2绕第二轴线L2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第一驱动电机9,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4和第四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6和所述第二连杆7沿所述立柱1的纵向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连杆4和所述第四连杆5沿所述立柱1的横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三连杆4和所述第四连杆5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6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和所述第四连杆5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7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和所述第四连杆5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2的两侧通过铰链连接,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柱,其可绕第一轴线转动;/n第一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立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立柱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n传感器组件,其包括传感器安装件和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传感器的感测面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以及/n第二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用于驱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其可绕第一轴线转动;
第一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立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立柱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传感器组件,其包括传感器安装件和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传感器的感测面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以及
第二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用于驱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立柱的纵向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沿所述立柱的横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勃,杜斌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万瑙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