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25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鱼粉10‑20份、鸡肉粉8‑20份、去皮豆粕20‑40份、花生粕4‑10份、玉米蛋白粉5‑12份、米糠8‑16份、面粉16‑26份、蛙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0.5‑2份、蛙用多矿预混合饲料0.5‑2份、50%氯化胆碱0.2‑0.4份,以重量计,还包括发酵组分:乳酸复合菌1‑3Kg、芽孢复合菌1‑3Kg、酵母菌2‑4Kg、复合酶0.5‑1Kg。还公开了一种所述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善水质和提高消化利用率来缩短牛蛙蝌蚪的变态周期,提高蝌蚪的变态率。

A kind of fermented feed which can promote metamorphosis of bullfrog tadpo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牛蛙专用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牛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蛙类,因其雄性鸣叫声如牛而得名。牛蛙以肉质滑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而备受人们青睐。目前牛蛙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养殖地区主要集中在粤东、闽南一带。牛蛙产业规模巨大,但相关饲料行业对其营养需求研究主要停留在蝌蚪变态后的成蛙身上。一般情况下,牛蛙蝌蚪在孵化后经过28天左右开始长出后肢芽,随后后肢逐渐增粗伸长变成发达后肢,56天左右开始出现前肢,70天左右,四肢完全形成,但仍长有尾,之后尾部慢慢变短变小,到80天左右,尾部全部萎缩,消失。于此同时,口裂逐步加深,鼓膜形成,最后口裂延伸至鼓膜的下方,长出肉质舌。牛蛙蝌蚪的变态受光照、气温、水温、气候、激素水平、饲料、水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由于牛蛙养殖多在土塘或者水泥塘,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往往难以控制。养殖户一般只能通过水质,饲料投喂量来控制蝌蚪的发育,而牛蛙蝌蚪养殖密度大,牛蛙蝌蚪又生性贪食,导致排泄物中的氨氮和有机物含量高,使水中氨氮水平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对牛蛙蝌蚪产生毒害作用,影响牛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参考文献《氨氮胁迫对虎纹蛙蝌蚪及其成体的毒性研究》(黄艳,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可知,蝌蚪转入不同浓度的氨氮水体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在96小时的急性氨氮胁迫实验中,蝌蚪的死亡率随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死亡时间随氨氮浓度的升高而缩短,蝌蚪受到急性氨氮胁迫下,具体表现一开始出现急躁不安,迅速游动,随后慢慢反应迟钝,游动缓慢并出现侧翻,最后死亡。在42天的低浓度氨氮胁迫下,蝌蚪存活率随氨氮浓度升高而降低,蝌蚪体重随氨氮浓度升高而降低,且对照组(氨氮添加浓度为0)在42天实验结束时,已全部完成变态发育,变态率100%,而受到低浓度氨氮胁迫的蝌蚪大多数处于退尾阶段,由该实验可知,氨氮的胁迫严重可直接导致蝌蚪的死亡,长期处于较高氨氮浓度的环境下,蝌蚪的生长发育受阻,存活率下降,完成变态发育的时间延长。我国早期主要以豆浆、蛋黄、浮游生物、鱼糜喂养牛蛙蝌蚪,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蝌蚪饲料也主要以牛蛙蝌蚪全价配合饲料为主,功能性饲料未见报道。普通全价配合饲料消化时间长,对肠道负担大,容易造成肠道疾病,并且消化率不高,排泄物氨氮及有机物含量高,非常容易污染水质,导致蝌蚪的死亡或者生长缓慢,这都严重制约了牛蛙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及制备方法,通过改善水质和提高消化利用率来缩短牛蛙蝌蚪的变态周期,提高蝌蚪的变态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包括以下组分:鱼粉、鸡肉粉、去皮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米糠、面粉、蛙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蛙用多矿预混合饲料、50%氯化胆碱。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以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鱼粉10-20份、鸡肉粉8-20份、去皮豆粕20-40份、花生粕4-10份、玉米蛋白粉5-12份、米糠8-16份、面粉16-26份、蛙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0.5-2份、蛙用多矿预混合饲料0.5-2份、50%氯化胆碱0.2-0.4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以下发酵组分:乳酸复合菌、芽孢复合菌、酵母菌、复合酶。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以上各发酵组分的重量为:乳酸复合菌1-3Kg、芽孢复合菌1-3Kg、酵母菌2-4Kg、复合酶0.5-1Kg。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乳酸复合菌包括乳酸片球菌、嗜酸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的含量不低于500亿CFU/g,嗜酸乳杆菌的含量不低于500亿CFU/g。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芽孢复合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含量不低于1000亿CFU/g,地衣芽孢杆菌的含量不低于500亿CFU/g。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酶包括10000U/g酸性蛋白酶、5000U/g中性蛋白酶、5000U/g木聚糖酶、8000U/g纤维素酶、2000U/g葡萄糖氧化酶、5000U/g果胶酶。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鱼粉为国产鱼粉。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包括以下组分:国产鱼粉15份、鸡肉粉11份、去皮豆粕25份、花生粕8份、玉米蛋白粉6份、米糠11份、面粉20份、蛙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1.8份、蛙用多矿预混合饲料1.8份、50%氯化胆碱0.4份;以重量计,还包括以下发酵组分:乳酸复合菌2.75Kg、芽孢复合菌1.8Kg、酵母菌3.5Kg、复合酶0.6K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前准备将发酵组分溶解于水中,形成复合菌液;将除发酵组分以外的其它组分充分混匀,制成粒径为1.5-2.0mm的颗粒料;(2)筛选颗粒料将颗粒料粉碎后分级筛选,分别筛选出粒径为60-80目、40-60目、20-40目、10-20目的饲料;(3)发酵将复合菌液雾化喷淋到经过筛选的颗粒料上,搅拌均匀,有氧发酵15-30h,装袋,之后厌氧发酵5-10天,即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颗粒料经过膨化制粒制得;步骤(3)在发酵箱中进行有氧发酵;厌氧发酵完成后,将所述发酵型饲料分装到带有单向阀的塑料膜袋中,封口,以便于贮藏。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型饲料促进蝌蚪变态发育主要有以下两点机理:一、提高牛蛙蝌蚪对饲料的吸收效率,加快生长速率,使其发育迅速,更早进入变态期;二、大大降低牛蛙蝌蚪养殖水体的氨氮水平,减少氨氮对蝌蚪的毒害作用,使其生长环境更加稳定、健康,加快其变态过程,提高变态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a、在满足牛蛙日常营养基础需求的同时,通过熟化、发酵的工艺,使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大大减少,同时饲料本身带有大量有益菌,可以提高牛蛙蝌蚪的吸收效率,减少氨氮排放,而且排泄物和饲料残饵中的有益菌增加,可以加快排泄物和残饵的分解转化,稳定水质,通过改善水质和提高牛蛙蝌蚪消化利用率来缩短牛蛙蝌蚪的变态周期,提高蝌蚪变态率;b、与普通全价蝌蚪配合饲料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制粒,熟化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工艺,使原料混合更加均匀,通过熟化过程使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减少,相比直接将原料粉碎混合的蝌蚪饲料,本工艺可以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更加稳定,提高蝌蚪的消化利用率;c、与普通全价蝌蚪配合饲料相比,本专利技术使用活菌进行固体发酵,进一步减少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同时降解了一些蝌蚪不能消化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可以提高蝌蚪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氨氮排放,减轻水中氨氮对蝌蚪的毒害;d、与普通全价蝌蚪配合饲料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活性益生菌可以在蝌蚪肠道内形成益生菌群,提高肠道的健康水平,同时酸化肠道,抵抗有害菌的侵入;发酵代谢产物中含有多种寡糖、小肽、维生素及未知生长因子,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鱼粉、鸡肉粉、去皮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米糠、面粉、蛙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蛙用多矿预混合饲料、50%氯化胆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鱼粉、鸡肉粉、去皮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米糠、面粉、蛙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蛙用多矿预混合饲料、50%氯化胆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鱼粉10-20份、鸡肉粉8-20份、去皮豆粕20-40份、花生粕4-10份、玉米蛋白粉5-12份、米糠8-16份、面粉16-26份、蛙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0.5-2份、蛙用多矿预混合饲料0.5-2份、50%氯化胆碱0.2-0.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发酵组分:乳酸复合菌、芽孢复合菌、酵母菌、复合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其特征在于,各发酵组分的重量为:乳酸复合菌1-3Kg、芽孢复合菌1-3Kg、酵母菌2-4Kg、复合酶0.5-1Kg。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复合菌包括乳酸片球菌、嗜酸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的含量不低于500亿CFU/g,嗜酸乳杆菌的含量不低于500亿CFU/g。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型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复合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含量不低于1000亿CFU/g,地衣芽孢杆菌的含量不低于500亿CFU/g。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促进牛蛙蝌蚪变态的发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天彪张浩然江谢武尹建雄许海辉张涛安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健元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海因特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