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形棱角式运输纳米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22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星形棱角式运输纳米增氧机,包括:外壳、水泵、进水部、进水管、进气管、冲突碰撞部、释放管;所述冲撞体为三个四棱锥底面相连接组成的空间三角结构,且角错位设置多个;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散空气法稳定的获取微纳米气泡混合液,体积缩小明显,水流冲击使冲撞体自旋转,使水中气泡细化的效果较好,且功率控制可控制在五十瓦内,可直接采用车载电瓶电源,使用更为方便,并对水产箱内水质起到净化的作用。

A star angular transport nano a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星形棱角式运输纳米增氧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星形棱角式运输纳米增氧机。
技术介绍
水产在运输时,往往受限与车辆的车厢容积,较多的采用高密度成装方式,相对小的空间,放了较多的水产,常规的增氧泵,由于气泡大,在水中停留时间短,释放时间块,水可溶解的氧有限,拥挤的环境造成大量的水产缺氧死亡;小于50微米的微细气泡会停留在水中时间长的特性,微细气泡的直径微小,故可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液体中气体的氧气含量,这对水产长时间有氧呼吸非常有利,可增加水产或鲜鱼运送车的水(海水)中的溶解氧量,保证水产的输送时,需要氧的供给量,现有技术中获取微纳米气泡的方法,实际使用现有溶气释气法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均需要大型压气罐和释气罐,整个设备体积庞大,无疑限制了车载的水产运输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星形棱角式运输纳米增氧机,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星形棱角式运输纳米增氧机,包括外壳、水泵、进水部、进水管、进气管、冲突碰撞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星形棱角式运输纳米增氧机,包括:外壳(1)、水泵(2)、进水部(3)、进水管(4)、进气管(5)、冲突碰撞部(6)、释放管(7);/n所述外壳(1)为内置中空的矩形体,其外壁通过U形卡扣,卡设置在水产箱(100)的檐口;/n所述进水部(3)内部为两端大、中间缩径部的文丘里结构,进水部(3)一端连接水泵(2)的进水端,另一端连接L形进水管(4)水平端,进水管(4)的竖直伸入到水产箱(100)的水中,在水中的进水管(4)末端设置有贯穿其壁的多个进水孔(41);/n所述进气管(5)为L形,在进水部(3)的上方贯穿至进水部(3)的缩径部内,进气管(5)的水平部设置在进水部(3)的轴心,开口且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形棱角式运输纳米增氧机,包括:外壳(1)、水泵(2)、进水部(3)、进水管(4)、进气管(5)、冲突碰撞部(6)、释放管(7);
所述外壳(1)为内置中空的矩形体,其外壁通过U形卡扣,卡设置在水产箱(100)的檐口;
所述进水部(3)内部为两端大、中间缩径部的文丘里结构,进水部(3)一端连接水泵(2)的进水端,另一端连接L形进水管(4)水平端,进水管(4)的竖直伸入到水产箱(100)的水中,在水中的进水管(4)末端设置有贯穿其壁的多个进水孔(41);
所述进气管(5)为L形,在进水部(3)的上方贯穿至进水部(3)的缩径部内,进气管(5)的水平部设置在进水部(3)的轴心,开口且朝向水泵(2)方向;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突碰撞部(6)与外壳(1)的底板垂直设置,并贯穿外壳(1),其上端连接水泵(2)的出水端,包括:前管(61)、中管(62)、后塞(63)、冲撞体(64)、滚珠(65);
所述前管(61)为内置多个锥形孔(611)的柱状体,锥形孔(611)以前管(61)上端面圆阵列设置,且锥形孔(611)大端连通水泵(2),锥形孔(611)的小端贯通前管(61)底面;
所述中管(62)为管状体,与前管(61)直径相同,其上端与前管(61)底部固定连接,中管(62)的下端内孔设置有内丝扣(621);
所述后塞(63)为圆柱体,其外侧设置有外丝扣(631)与内丝扣(621)啮合,后塞(63)上下壁面设置有多个出水孔(633);
所述冲撞体(64)为三个四棱锥底面相连接组成的空间三角结构,且角错位设置多个,在冲撞体(64)的每个棱柱的上部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棱边槽(642),冲撞体(64)上下顶点设置有半圆形球形的星珠孔(641),星珠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擅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