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双孢菇的栽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19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机双孢菇的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玉米芯经过粉碎,得到初级碎料;S2.将所述初级碎料和预配置的有机基料混合,得到蘑菇培养料;S3.将配置得到的蘑菇培养料进行高温灭菌,接种;S4.将完成接种的蘑菇培养料进行培菌与塑型,得到用于栽培有机双孢菇的栽培原料;S5.在栽培原料上进行覆土;有机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泥炭10‑20份、棕榈纤维15‑25份、水稻秸秆30‑50份、玉米淀粉2‑8份、甘油2‑3份、钾矿粉20‑40份、鱼骨粉20‑25份、家禽羽毛30‑45份、复硝酚钠4‑10份、甲叉琥珀酸3‑5份、棉籽壳10‑30份、山楂叶10‑20份、藕池淤泥30‑40份、水葫芦粉8‑15份、山梨酸钾5‑10份和适量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软化蘑菇培养料表层结构,使得得到的栽培原料容易被蘑菇菌种定植并生长。

A planting method of organic Agaricus bispo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双孢菇的栽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
,具体为一种有机双孢菇的栽种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一般包括子实体和菌丝体,由真核微生物构成,真菌在营养充足、个体不受制定约束等适宜的生长环境下,个体会快速繁殖,形成数量上的大幅提升,但是当真菌数量提高到一定数量上,就形成了有真菌组成的菌丝体,菌丝体密集彼此受到制约,指向性的形成子实体原基,是由菌丝体密集而成,以后产生孢子的有性繁殖器官,而菌丝体是由一根根管状细胞构成,起到吸收养分的作用,呈现绒毛状,分枝发达。因此,食用菌子实体生长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归根于根系管状细胞组成的绒毛状分枝,他们相当于植物的根,起到吸收和输送养分的作用。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5-12cm,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渐变黄色,边缘初期内卷。菌肉白色,厚,伤后略变淡红色,具蘑菇特有的气味。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密,窄,离生,不等长,菌柄长4.5-9cm,粗1.5-3.5cm,白色,光滑,具丝光,近圆柱形,内部松软或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生林地、草地、田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双孢菇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玉米芯经过粉碎,并通过孔径2cm-3cm的网筛过滤后,得到初级碎料;/nS2.将所述初级碎料和预配置的有机基料混合,配制得到蘑菇培养料;/nS3.将配置得到的蘑菇培养料进行高温灭菌,冷却后进行接种;/nS4.将完成接种的蘑菇培养料进行培菌与塑型,得到用于栽培有机双孢菇的栽培原料;/nS5.在栽培原料上进行覆土,采用的覆土材料是草炭土;/nS6.发菌至菌丝出现在覆土表面前,不要通风换气,菌丝如果达到覆土表面的20-30%,充分喷水,第二天进行搔菌,把变硬的覆土打碎,再形成团粒结构,利用低温处理和通风促进出菇,出菇室内的循环风需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双孢菇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玉米芯经过粉碎,并通过孔径2cm-3cm的网筛过滤后,得到初级碎料;
S2.将所述初级碎料和预配置的有机基料混合,配制得到蘑菇培养料;
S3.将配置得到的蘑菇培养料进行高温灭菌,冷却后进行接种;
S4.将完成接种的蘑菇培养料进行培菌与塑型,得到用于栽培有机双孢菇的栽培原料;
S5.在栽培原料上进行覆土,采用的覆土材料是草炭土;
S6.发菌至菌丝出现在覆土表面前,不要通风换气,菌丝如果达到覆土表面的20-30%,充分喷水,第二天进行搔菌,把变硬的覆土打碎,再形成团粒结构,利用低温处理和通风促进出菇,出菇室内的循环风需要预先调节湿度;
步骤S2所述有机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泥炭10-20份、棕榈纤维15-25份、水稻秸秆30-50份、玉米淀粉2-8份、甘油2-3份、钾矿粉20-40份、鱼骨粉20-25份、家禽羽毛30-45份、复硝酚钠4-10份、甲叉琥珀酸3-5份、棉籽壳10-30份、山楂叶10-20份、藕池淤泥30-40份、水葫芦粉8-15份、山梨酸钾5-10份和适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双孢菇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泥炭15份、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言龙阚士杰吕秀芹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腾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