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OBD断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716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OBD断线装置,包括设在断线盒体内的线路板及线缆组合、与线缆组合连接的CAN线缆;断线盒体的上壳体上设有主卡槽、第一、第二、第三卡槽和十六个接线孔;线路板上设有主开关,第一、第二、和第三OBD接口开关;线路板上还设有十六个带针脚接线孔的圆柱;断线盒体的下壳体上设有第一、第二、第三方形卡槽和圆形卡槽;线缆组合的十六个所述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分别与线路板上的十六个所述圆柱上的针脚接线孔一一对应配合;还包括分别与十六个所述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连接的第一OBD接口、第二OBD接口和第三OBD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起到一个OBD接口转接为多个OBD接口功能,又能起到OBD线束针脚自定义断线组合功能。

An OBD disconnec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OBD断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性能测试,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OBD断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技术及新型能源应用到汽车上,而汽车CAN总线包含大量的数据信息,是获取汽车数据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汽车诊断的唯一入口,OBD接口作为CAN总线外接终端,起到与外接诊断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完成通信连接的重要作用。由于汽车标准OBD接口只有一个,当一种车载OBD设备接入时,另一种OBD设备便无法接入,从而无法采集到试验车辆数据信息。车载OBD接口的十六个针脚定义除高低位置、电、地等信号使用国际标准外,其余的针脚均由各汽车主机厂自行定义,而使用于汽车试验的车载OBD设备接口针脚均为国际标准定义,这就可能导致车载OBD接口针脚与车载OBD设备接口针脚定义对应不上,无法采集数据,需人工改制OBD线束进行匹配。其次,随着新能源、智能化技术大量应用于汽车行业,许多车辆同时具备多路CAN通信(如ECU、VCU、BCU、MCU等),目前针对多路CAN通信的OBD接口,其针脚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均由各汽车厂家自行定义,而使用于汽车试验的车载OBD设备接口针脚均为国际标准定义,即使支持多路CAN信息采集,也无法与原车匹配,这也导致在试验数据采集时需要人工改制OBD接口线束,或从OBD接口单独引线采集数据,操作繁琐,且可能对CAN通信造成影响,极不可靠。因此,目前迫切需求一套能满足以下要求的OBD断线装置:(1)外观比例标准,便于规范放置与固定,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易拆卸维护。(2)可以起到将车载OBD接口转接为多个OBD接口的功能。(3)支持OBD线束针脚自定义断线组合功能。(4)转母线易调整,连接可靠,便于多路CAN通信OBD数据采集及故障诊断。CN108471034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OBD接口的转换接口和OBD接口的转换系统”,该转换接口包括:切换开关、转换插座和接口尾线,转换插座用于与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接口连接,转换插座包括与OBD接口中需要转换的多对插针位置对应的多对插座,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多对插座中的目标插座连接,目标插座为与OBD接口中的预先指定的一对插针位置对应的一对插座,接口尾线的第二端作为转换接口的I/O端,切换开关,用于在切换开关选择至目标插针时,将接口尾线的第一端与目标插针所对应的两个插座连接,以使当转换接口与OBD接口连接时,将I/O端转换至OBD接口中的目标插针。能够简化使用OBD接口时的调针步骤,提高了研发和维护的效率。CN207424669U公开了“一种基于OBD技术的便携式汽车诊断装置”,其包括有外壳,外壳上设有人机交互单元和线缆,外壳内设有线路板,线缆的一端插接于汽车OBD接口头,线缆的另一端连接于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单片机U1,单片机U1分别通过VPW协议电路、PWM协议电路、KWP协议电路和CAN协议电路而连接于汽车ECU,当线缆插入汽车OBD接口头后,利用各协议电路按顺序与汽车系统ECU进行通信,只要有一种协议通信成功即可对汽车ECU系统建立连接,汽车系统收到诊断命令后会对自身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相应的协议电路返回给汽车诊断装置。其不仅小型化、便携化、成本低廉,而且能够与多种协议的汽车ECU通信,进而满足用户需求。毫无疑问,上述现有技术都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OBD断线装置,其具有既能起到一个OBD接口转接为多个OBD接口功能,又能起到OBD线束针脚自定义断线组合功能,并且外观比例标准,便于规范放置与固定,调整简单,连接可靠,适用于各种车型道路试验数据采集及诊断,特别适用于具备多路CAN车型的道路试验车载数据采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OBD断线装置,包括断线盒体、设在断线盒体内的线路板及缆组合、与线缆组合连接CAN线缆;所述断线盒体由上壳体和与之连接的下壳体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主卡槽、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十六个接线孔,十六个所述接线孔的编号与CAN线缆的编号保持一致;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主卡槽对应配合的主开关、与所述第一卡槽对应配合的第一OBD接口开关、与所述第二卡槽对应配合的第二OBD接口开关、与所述第三卡槽对应配合的第三OBD接口开关;所述线路板上还设有十六个带针脚接线孔的圆柱,十六个所述圆柱分别与十六个所述接线孔一一对应配合;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方形卡槽、另一侧设有第二方形卡槽,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设有圆形卡槽、另一端设有第三方形卡槽;所述线缆组合包括十六个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十六个所述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分别与所述线路板上的十六个所述圆柱上的针脚接线孔一一对应配合;还包括分别与十六个所述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连接的第一OBD接口、第二OBD接口和第三OBD接口,所述第一OBD接口、第二OBD接口和第三OBD接口分别与CAN线缆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转母线,所述转母线的第一导电接头和第二导电接头与所述上壳体上的两个接线孔对应配合。进一步,所述第一OBD接口与所述第一方形卡槽对应配合连接,所述第二OBD接口与所述第二方形卡槽对应配合连接,所述第三OBD接口与所述第三方形卡槽对应配合连接,所述CAN线缆通过六角法兰螺纹紧固构件与所述圆形卡槽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OBD接口开关、第二OBD接口开关和第三OBD接口开关分别通过一块卡片及螺纹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线路板上。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上还设有指示灯孔,所述线路板上还设有主开关指示灯,所述主开关指示灯与指示灯孔对应配合。进一步,所述CAN线缆为标准OBD线缆,由十六条导线及外部包裹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螺纹连接结构,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进一步,所述CAN线缆固与车载OBD接口相连;所述转母线与OBD设备相连。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能够有效地与车载OBD接口连接,在断线盒上设计单独的OBD接口,实现了车载OBD接口转接为多个OBD接口(与车载OBD接口线束针脚一致)的功能,可以同时满足多个车载OBD设备采集数据,且互不干扰;(2)该装置在断线盒上设计有十六个接线孔,将车载OBD上十六个线束针脚信号单独引出,满足OBD线束针脚自定义断线组合功能。(3)转母线易调整,连接可靠,便于多路CAN通信OBD数据采集及故障诊断。(4)外观比例标准,便于规范放置与固定,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易拆卸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转母线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之一;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之二;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之三;图7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之四。图中:1、2、3、4、5、6、7、8、9、10、11、12、13、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OBD断线装置,包括断线盒体、设在断线盒体内的线路板(30)及缆组合(40)、与线缆组合连接CAN线缆(60);所述断线盒体由上壳体(20)和与之连接的下壳体(50)构成;其特征是:/n所述上壳体(20)上设有主卡槽(21)、第一卡槽(22)、第二卡槽(23)、第三卡槽(24)和十六个接线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十六个所述接线孔的编号与CAN线缆(60)的编号保持一致;/n所述线路板(30)上设有与所述主卡槽(21)对应配合的主开关(31)、与所述第一卡槽(22)对应配合的第一OBD接口开关(32)、与所述第二卡槽(23)对应配合的第二OBD接口开关(33)、与所述第三卡槽(24)对应配合的第三OBD接口开关(34);/n所述线路板(30)上还设有十六个带针脚接线孔的圆柱(36),十六个所述圆柱(36)分别与十六个所述接线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一一对应配合;/n所述下壳体(50)的一侧设有第一方形卡槽(52)、另一侧设有第二方形卡槽(53),所述下壳体(50)的一端设有圆形卡槽(51)、另一端设有第三方形卡槽(54);/n所述线缆组合(40)包括十六个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46),十六个所述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46)分别与所述线路板(30)上的十六个所述圆柱(36)上的针脚接线孔一一对应配合;还包括分别与十六个所述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46)连接的第一OBD接口(42)、第二OBD接口(43)和第三OBD接口(44),所述第一OBD接口(42)、第二OBD接口(43)和第三OBD接口(44)分别与CAN线缆(6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OBD断线装置,包括断线盒体、设在断线盒体内的线路板(30)及缆组合(40)、与线缆组合连接CAN线缆(60);所述断线盒体由上壳体(20)和与之连接的下壳体(50)构成;其特征是:
所述上壳体(20)上设有主卡槽(21)、第一卡槽(22)、第二卡槽(23)、第三卡槽(24)和十六个接线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十六个所述接线孔的编号与CAN线缆(60)的编号保持一致;
所述线路板(30)上设有与所述主卡槽(21)对应配合的主开关(31)、与所述第一卡槽(22)对应配合的第一OBD接口开关(32)、与所述第二卡槽(23)对应配合的第二OBD接口开关(33)、与所述第三卡槽(24)对应配合的第三OBD接口开关(34);
所述线路板(30)上还设有十六个带针脚接线孔的圆柱(36),十六个所述圆柱(36)分别与十六个所述接线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一一对应配合;
所述下壳体(50)的一侧设有第一方形卡槽(52)、另一侧设有第二方形卡槽(53),所述下壳体(50)的一端设有圆形卡槽(51)、另一端设有第三方形卡槽(54);
所述线缆组合(40)包括十六个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46),十六个所述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46)分别与所述线路板(30)上的十六个所述圆柱(36)上的针脚接线孔一一对应配合;还包括分别与十六个所述CAN线缆信号线转分针脚(46)连接的第一OBD接口(42)、第二OBD接口(43)和第三OBD接口(44),所述第一OBD接口(42)、第二OBD接口(43)和第三OBD接口(44)分别与CAN线缆(60)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勇朱飞宇张东方高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