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114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其包括传感器本体、底座和支撑板,传感器本体包括有弹性体、应变片和电缆线,弹性体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安装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自安装部的两端沿弹性体的厚度方向向上延伸凸起,第一支撑部、安装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有凹槽,应变片位于凹槽内并与安装部的顶面相连接,电缆线连接于应变片,底座连接于安装部的底部,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顶部,且支撑板与应变片之间具有间隙。具有抗偏心、抗侧向力等优点,消除了受力点变化对应变片的输出影响,大大提高了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稳定性高,过载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Double beam bending stress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
,特别涉及一种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因其体积小,小量程称重场合,因此已经广泛应用在自动售货柜,快递柜等场所中。目前,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在称重时都是应变片直接承力支撑,通过应变片的形变来实现称重测量,使得应变片上偏心受力或者受到侧向力,受力点变化会对输出造成影响,造成测量精度差,稳定性差。同时,应变片过载能力较小,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其包括传感器本体、底座和支撑板,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有弹性体、应变片和电缆线,所述弹性体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安装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自所述安装部的两端沿所述弹性体的厚度方向向上延伸凸起,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应变片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电缆线连接于所述应变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感器本体、底座和支撑板,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有弹性体、应变片和电缆线,所述弹性体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安装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自所述安装部的两端沿所述弹性体的厚度方向向上延伸凸起,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应变片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电缆线连接于所述应变片,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底部,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应变片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感器本体、底座和支撑板,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有弹性体、应变片和电缆线,所述弹性体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安装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自所述安装部的两端沿所述弹性体的厚度方向向上延伸凸起,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应变片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电缆线连接于所述应变片,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底部,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应变片之间具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梁式弯曲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具有连接部位,所述连接部位沿所述弹性体的厚度向上延伸凸起和/或向下延伸凸起,所述连接部位上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自所述连接部位的底面贯穿至所述连接部位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新国付军斌武伟成莫婵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沐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