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东专利>正文

移动式自动升降照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03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动式自动升降照明机,包括:机械传动部分、升降支柱、照明灯、发电机、镇流器及电源选择开关和充电电路(20)、逻辑控制电路(21)、开关电路(22)、电机极性转换电路(23),极限位置电流检测电路(24)组成的升降电机控制电路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传动部分中的绞盘蜗轮减速器(16)的一边还设有一升降电机蜗轮减速器(12),两个蜗轮减速机之间采用直齿轮(15)、(18)咬合连接,同时在减速器(12)上还连接一个升降电机(13),升降电机(13)的输出端线连接控制电路(11)。(*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野外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电路控制使其灯具支柱自动升降的照明机。本技术的前身为“移动式升降照明机”。该机是采用人力手摇动摇把的方式来实现灯具支柱的升降。它解决了在无交流电源供电的地区进行夜间施工的高亮度照明问题,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一种较为实用又方便的照明装置。但是它还存在的不足是其灯具支柱不能自动进行升降,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满足不了现代化高速施工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手摇升降支柱改为电控式的自动升降支柱,只要按动相应按钮,灯具支柱即可自动进行升降,从而既简化了操作程序,又方便施工的移动式自动升降照明机。本技术包括机械传动部分,升降支柱、照明灯、发电机、镇流器及电源选择开关和充电电路(20)、逻辑控制电路(21)、开关电路(22)、电机极性转换电路(23),极限位置电流检测电路(24)组成的升降电机控制电路共同构成,其解决方案是所说的机械传动部分中的绞盘蜗轮减速器(16)的一边还设有一升降电机蜗轮减速器(12),两个蜗轮减速机之间采用直齿轮(15)、(18)咬合连接,同时在减速器(12)上还连接一个升降电机(13),升降电机(13)的输出端线连接控制电路(11)。本技术所说逻辑控制电路(21)由上升操纵按钮开关(a)、下降操纵按钮开关(b),电阻R1至R6、电容C1至C4与非门IC1(CD4011)、IC2(CD4011)及电阻R16和发光二极管LED1组成,其中电阻R1、R3和电容C1的一端接与非门IC1的a门输入端,视为A点电位,电阻R2、R4和电容C2的一端接IC1的b门输入端,视为B点电位,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并联一起接“上升”操纵按钮开关(a)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并联一起接“下降”操纵按钮开关(b)端。其A点和B点电位的高低分别受控于开关(a)和(b)的按下或弹起工作状态,另外,所述的二极管D1和D2的负极同时与电容C3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f门输入端及三极管BG3的射极接成一点,视为C点,该点电位的高低也受控于开关(a)和(b)的按下或弹起工作状态。本电路中二极管D1与D2实际上是一个“或门”电路,因此只要(a)或(b)操纵按钮开关有一个被按下后(在三极管BG3、BG4未被触发前)C点电位就会维持在高电平状态,从而使与非门IC2的g门将f门的输出反相后输出,即g门输出端视为Y点电位,于是A、B、C三点电位与Y点电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该控制电路可将手摇式升降支柱改进为电控式自动升降支柱,使用者只要按动相应按钮,灯具支柱即可自动进行升降,且可任意进行高低定位调节。2,为防止电机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而使晶体管BG3、BG4组成的模拟可控硅产生误触发动作。在电路中特设置了由电阻R12和电容C7组成的RC延时电路,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逻辑控制电路正常的工作状态。3,为使升降支柱在无发电机输出电压供给的同时也能正常操纵,本电路设置了电瓶充电电路,并通过选择开关K1进行选择,即使不启动发电机时,也能操纵灯具支柱的自动升降。从而方便了使用人员,保证了施工进度。4,本技术由于选用了两片与非门电路实现了对升降支柱的逻辑控制功能,因此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灵活、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具有使用安全、可靠、远距离移动方便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电机控制电路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图4为逻辑控制单元电路图。表1为逻辑控制电路真值表。如图1所示该照明机包括照明灯1、照明灯接线盒2、照明灯电源线3、升降支柱4、机器底盘5、导向滑轮6、镇流器7、传动钢索8、导向滑轮9、减速器支架10、升降电机控制电路11、升降电机蜗轮减速器12、升降电机13、防尘罩14、直齿轮15、铰盘蜗轮减速器16、钢索铰盘17、直齿轮18、发电机接线端19组成。其中铰盘及升降电机减速器均为蜗轮减速机,两个蜗轮减速机之间用直齿轮咬合传递动力。升降电动机M为直流永磁伺服电机。其动力输出轴的高转速、小力矩经过蜗轮减速机的高减速比减速放大后,将获得足够大的转动力矩使绞盘缓慢转动缠绕在绞盘上的钢索随之移动,从而带动支柱作升降运动。如图2图3所示该控制电路由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电源选择开关及充电电路20、逻辑控制电路21、继电器开关电路22、电机电压极性转换电路23、极限位置电流检测电路24。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按下上升按钮开关(a)或下降按钮(b)时,A点或B点电位分别为高电平,C点也为高电平,此时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Y点为高电平“1”。该电平通过继电器开关J1K和电机的电压极性转换开关J2K,使电机得电而转动。当支柱自动上升或下降到极限位置时,流过升降电机的电流突然增大,取样电阻R18上的电压降也将增大而使晶体管BG2导通,BG2集电极电位随之上升,经电阻R12和电容C7暂时延时后,由运算放大器IC3(UA741)组成的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并触发三极管BG3、BG4组成的模拟可控硅使其翻转,C点电位变为低电平。从而使Y点输出为低电平,电机停转,支柱停止运动。只有当按钮开关(a)和(b)弹起后,三极管BG3、BG4才能关断,否则C点将一直保持在低电平状态。参见附图3对本控制电路作详细说明1、逻辑控制单元电路21由“上升”按钮开关(a)、“下降”按钮开关(b)、电阻R1至R6、电容C1至C4、与非门电路IC1(CD4011)、IC2(4011)及电阻R16和发光二极管LED1组成。其中R1、R3、C1的一端与IC1的a门输入端接在一起,视为A点电位。电阻R2、R4和电容C2的一端接IC1的b门输入端相接,视为B点电位,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并联后接“上升”操纵按钮开关(a)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并联一起接“下降”操纵按钮开关(b)端。于是A点和B点电位的高低分别受控于开关(a)和(b)的按下或弹起工作状态。另外二极管D1和D2的负极同时与电容C3、电阻R5相接,R5的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f门输入端及三极管BG3的射极接成一点,视为C点电位。C点电位的高低也受控于开关(a)和(b)的按下或弹起工作状态。二极管D1与D2实际上是一个“或门电路”,只要(a)或(b)操纵按钮开关有一个被按下后(在三极管BG3、BG4未被触发前)C点电位就会维持在高电平状态。与非门IC2的g门将f门的输出反相后再输出,即g门输出端视为Y点电位。于是A、B、C三点电位与Y点电位便构成了一定的逻辑关系。电路的逻辑表达式见表(1)所示。2、继电器开关电路22由电阻R14、R15、R17、三极管BG1、二极管D6、继电器J1和J1K、发光管LED2组成。其中电阻R14的一端接Y点,电阻R14的另一端与R5和BG1基极相接,BG1的集电极则与继电器J1线圈一端相接。三极管BG1受控于Y点电位的输出状态。继电器J1和触点J1K将随BG1的饱和导通或截止工作状态而吸合释放。3、电机电压极性转换电路23由电阻R21、二极管D5、继电器J2及J2K组成。其中继电器线圈J2的一端接电阻R21的一端。R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东于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