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92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第一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吸音棉层,第二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隔音棉层和第三吸音棉层,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墙角两侧的墙壁上,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侧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方环形的隔音罩和方环形的吸引罩将下水管围住,能够吸收和隔离下水管产生的流水声;2、采用模块式设计,使防护套便于拆装,方便在下水管堵塞、漏水使对下水管进行维修。

A kind of muffling protective sleeve for down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
本技术涉及下水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
技术介绍
下水管是方便住在高楼中的居民排出生活污水用的,一般的下水管都贯穿在住宅内墙角处,在遇到大量污水排放时,下水管内常常会出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在深夜流水声会更加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污水快速下流时,污水撞击到下水管而产生撞击声,越往底层污水量越大、下流速度越快,流水声越明显,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目前,一般用一个直角形的罩子固定安装在墙角处将下水管罩住,虽然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但当下水管出现漏水、堵塞等故障时,不便于拆卸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包括平面形的第一防护板、平面形的第二防护板、直角形的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吸音棉层,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隔音棉层和第三吸音棉层,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形的第一防护板、平面形的第二防护板、直角形的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吸音棉层,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隔音棉层和第三吸音棉层,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墙角两侧的墙壁上,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侧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围合成方环形的防护罩,第一隔音棉层、第二隔音棉层、第三隔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隔音罩,第一吸音棉层、第二吸音棉层、第三吸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吸音罩,吸音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形的第一防护板、平面形的第二防护板、直角形的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吸音棉层,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隔音棉层和第三吸音棉层,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墙角两侧的墙壁上,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侧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围合成方环形的防护罩,第一隔音棉层、第二隔音棉层、第三隔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隔音罩,第一吸音棉层、第二吸音棉层、第三吸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吸音罩,吸音罩中间为容纳下水管的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用于填充在防护罩顶端与楼板之间间隙的直角形的橡胶条,其中一根橡胶条的外侧固接有与第三防护板外壁平齐的直角形的装饰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罩与下水管之间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为海绵或泡沫塑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扶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东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