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挡电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88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挡电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构,第一齿环设置于第一齿轮总成上,第一齿环位于第一齿轮总成与同步器组件之间,第二齿环设置于第二齿轮总成上,第二齿环位于第二齿轮总成与同步器组件之间,所述输入轴的轴身外圆周面上设有与轴身一体成型且用于支撑第一齿轮总成和第二齿轮总成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轴身周向间隔布置的凸起部,各个凸起部沿着所述轴身的轴向延伸,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的槽体为润滑油的流动通道,第一齿轮总成、第二齿轮总成装配在输入轴的轴身上后,第一齿轮总成、第二齿轮总成分别与支撑组件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变速器的承载能力的优点。

Input shaft structure of two speed electric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挡电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两挡电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构。
技术介绍
在常见的两挡纯电动变速器中,在空转齿轮与轴之间需要有支撑件(如滚针轴承)起支撑作用。类似方案通过两个支撑件支撑空转齿轮,并在空转齿轮端面通过一个卡圈和垫片共同作用实现定位,同步器组件与轴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限制了同步器组件的左右移动。现有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方案的零件数量多,装配成本和零件制造成高。(2)现有方案由于要安装支撑件,在相同条件下轴的直径设计的比较小,轴的刚度小,在相同负荷的情况下,造成变形的机率大。(3)现有方案的齿轮的径向间隙量受齿轮内径、轴的外径、滚针轴承的滚子直径、以及滚子直径的均匀性这4个特性的影响,每个因素贡献一点,最后齿轮的径向间隙较大。空转齿轮的径向间隙会直接影响齿轮错位量,错位量会影响齿轮齿面的啮合质量,从而影响承载能力(强度)和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变速器的承载能力的两挡电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构。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两挡电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构,包括输入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同步器组件、第一齿轮总成、第二齿轮总成、第一齿环、第二齿环,输入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轴承,输入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同步器组件固定在输入轴的轴身上,且同步器组件位于第一齿轮总成和第二齿轮总成之间,第一齿环设置于第一齿轮总成上,第一齿环位于第一齿轮总成与同步器组件之间,第二齿环设置于第二齿轮总成上,第二齿环位于第二齿轮总成与同步器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的轴身外圆周面上设有与轴身一体成型且用于支撑第一齿轮总成和第二齿轮总成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轴身周向间隔布置的凸起部,各个凸起部沿着所述轴身的轴向延伸,相邻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两挡电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构,包括输入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同步器组件、第一齿轮总成、第二齿轮总成、第一齿环、第二齿环,输入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轴承,输入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同步器组件固定在输入轴的轴身上,且同步器组件位于第一齿轮总成和第二齿轮总成之间,第一齿环设置于第一齿轮总成上,第一齿环位于第一齿轮总成与同步器组件之间,第二齿环设置于第二齿轮总成上,第二齿环位于第二齿轮总成与同步器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的轴身外圆周面上设有与轴身一体成型且用于支撑第一齿轮总成和第二齿轮总成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轴身周向间隔布置的凸起部,各个凸起部沿着所述轴身的轴向延伸,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的槽体为润滑油的流动通道,第一齿轮总成、第二齿轮总成装配在输入轴的轴身上后,第一齿轮总成、第二齿轮总成分别与支撑组件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电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上设有沿该输入轴轴向延伸的第一导油孔,输入轴的轴身上设有沿输入轴径向延伸的第二导油孔,第二导油孔的一端与第一导油孔连通,所述支撑组件上设有呈离散分布且用于使润滑油溢出到所述流动通道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燕夏丽华刘皇兴陈瑶陈理张进严博杨毅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