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冷却装置的水环式真空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83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循环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保证水环式真空泵使用效果水环式真空泵。包括水环式真空泵和储水箱,还包括冷却过滤箱,所述冷却过滤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冷却过滤箱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冷凝片一、该内侧壁的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冷凝片二,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交错重叠设置,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分别从侧壁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均有三边固定在冷却过滤箱的内壁上,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交错设置,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的底面均设有冷凝管;最下方的冷凝片二为筛网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下方的一片冷凝片为筛网型,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对真空泵造成损坏,影响其使用效果。

Water ring vacuum pump with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冷却装置的水环式真空泵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
,尤其涉及一种带冷却装置的水环式真空泵。
技术介绍
为了工作过程的需要,现有的水环真空泵机组中分别设有板式换热器和气水分离器,板式换热器在对真空泵的工作液降温过程中需耗用大量的水,且降温效果差,难以满足水环真空泵运行时工作液应保持稳定低温的要求,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环式真空泵降温装置”(申请号:201120223960.6),该专利通过设置一中间水箱,中间水箱内部设置有内冷凝箱,中间水箱外包有外冷凝箱,中间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真空泵工作液返回口,底部设有真空泵工作液供应口,内冷凝箱和外冷凝箱分别连通补水管和抽气管;该装置通过利用水在负压状态下快速蒸发降温的原理而设计,巧妙地实现了气水分离和对水环真空泵工作液降温两种功能,直接影响着真空泵的工作性能,但是该装置在真空泵使用时无法有效的对真空泵内部进行降温,降低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种水环式真空泵降温装置”(申请号:201720765958.9),该降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口连通有进气管,所述真空泵的出口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真空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出气管远离真空泵的一端与储水箱左侧的顶部连通,储水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右端设置有分流阀。该装置通过冷却箱的设置,可以对冷却液进行储存,便于使用,通过输送泵的设置,可以对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输送,通过出液管和连通管的设置,可以将冷却液输送到真空泵内部,对真空泵内部进行降温,同时解决了在真空泵使用时无法有效的对真空泵内部进行降温,降低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但是水中的杂质会随水循环进入到泵内,使得水环式真空泵的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循环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保证水环式真空泵使用效果并对真空泵叶轮进行有效保护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带冷却装置的水环式真空泵。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带冷却装置的水环式真空泵,包括水环式真空泵和储水箱,所述水环式真空泵的泵体上设有进水口一、出水口一和进气口,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还包括冷却过滤箱,所述冷却过滤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冷却过滤箱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一排纵向排列并相互平行的冷凝片一、该内侧壁的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一排纵向排列并相互平行的冷凝片二,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交错重叠设置,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分别从侧壁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均有三边固定在冷却过滤箱的内壁上,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交错设置,所述冷凝片一的最低边与冷却过滤箱的侧壁不接触形成水的出口,所述冷凝片二除最下方的一片、其余的最低边与冷却过滤箱的侧壁不接触形成水的出口;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的底面均设有冷凝管;最下方的冷凝片二为筛网型,其四边均与冷却过滤箱的内壁接触,所述冷却过滤箱下部设有出渣口和出水口三、顶部设有进水口三和出气口,所述出渣口位于最下方的冷凝片二的最低处,所述出水口三位于最下方的冷凝片二的下方,所述进水口三位于冷却过滤箱顶部靠近冷凝片一最高处所在的侧壁上;所述出水口一与进水口三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进水口一与出水口二通过管道二连接,所述出水口三与进水口二通过管道三连接,所述管道二上设有水泵和阀门一,所述出渣口上设有阀门二。所述阀门一、阀门二和水泵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冷却过滤箱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所述冷凝片一与其最高边所在从侧壁的夹角为70-80°;所述冷凝片二与其最高边所在从侧壁的夹角为70-8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增设了冷却过滤箱,在冷却过滤箱中设交错重叠的冷凝片,使得从真空泵中出来的水进入冷却过滤箱中后依次经过各冷凝片,增加了水与冷凝装置的接触时间,使得冷却效果更好;最下方的一片冷凝片为筛网型,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对真空泵造成损坏,影响其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真空泵;11、进水口一;12、出水口一;2、储水箱;21、进水口二;22、出水口二;3、冷却过滤箱;31、冷凝片一;32、冷凝片二;33、冷凝管;34、进水口三;35、出水口三;36、出气口;37、出渣口;4、水泵;5、阀门一;6、阀门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水环式真空泵1和储水箱2,所述水环式真空泵1的泵体上设有进水口一11、出水口一12和进气口,所述储水箱2上设有进水口二21和出水口二22,还包括冷却过滤箱3,所述冷却过滤箱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冷却过滤箱3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一排纵向排列并相互平行的冷凝片一31、该内侧壁的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一排纵向排列并相互平行的冷凝片二32,所述冷凝片一31和冷凝片二32交错重叠设置,所述冷凝片一31和冷凝片二32分别从侧壁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冷凝片一31和冷凝片二32均有三边固定在冷却过滤箱3的内壁上,所述冷凝片一31和冷凝片二32交错设置,所述冷凝片一31的最低边与冷却过滤箱3的侧壁不接触形成水的出口,所述冷凝片二32除最下方的一片、其余的最低边与冷却过滤箱3的侧壁不接触形成水的出口;所述冷凝片一31和冷凝片二32的底面均设有冷凝管33;冷凝管33与冷凝片充分接触,冷凝片与水直接接触,接触面积大,可对谁进行充分冷却;最下方的冷凝片二32为筛网型,其四边均与冷却过滤箱3的内壁接触(保证水只从筛孔中过,过滤掉水中的杂质),所述冷却过滤箱3下部设有出渣口37和出水口三35、顶部设有进水口三34和出气口36,所述出渣口37位于最下方的冷凝片二32的最低处,所述出水口三35位于最下方的冷凝片二32的下方,所述进水口三34位于冷却过滤箱3顶部靠近冷凝片一31最高处所在的侧壁上;所述出水口一12与进水口三34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进水口一11与出水口二22通过管道二连接,所述出水口三35与进水口二21通过管道三连接,所述管道二上设有水泵4和阀门一5,所述出渣口37上设有阀门二6。正常情况下,阀门二6关闭,定期打开清理杂质。本技术的工作方法为:在启动水环式真空泵1之前,通过进水口一11向泵体内注入规定高度的水,气体可通过水环式真空泵1上的进气口进入到水环式真空泵1中,气体进入到水环式真空泵1后逐渐受到压缩升压,然后和水从出水口一12排出,从进水口三34进入冷却过滤箱3中,然后从冷凝片一31上滑过后落到冷凝片二32上,在冷凝片二32上滑过后再落到冷凝片一31,以此类推,待落到最下方的一片冷凝片二32时,水中的杂质被过滤留在表面并受重力作用堆在出渣口37出,水流到冷凝片二32下方通过出水口三35进入到储水箱2中。水中的气体从出气口36中排出。储水箱2中的水通过水泵4输送到真空泵1中,如此循环。所述阀门一5、阀门二6和水泵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带冷却装置的水环式真空泵,包括水环式真空泵和储水箱,所述水环式真空泵的泵体上设有进水口一、出水口一和进气口,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过滤箱,所述冷却过滤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冷却过滤箱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一排纵向排列并相互平行的冷凝片一、该内侧壁的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一排纵向排列并相互平行的冷凝片二,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交错重叠设置,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分别从侧壁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均有三边固定在冷却过滤箱的内壁上,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交错设置,所述冷凝片一的最低边与冷却过滤箱的侧壁不接触形成水的出口,所述冷凝片二除最下方的一片、其余的最低边与冷却过滤箱的侧壁不接触形成水的出口;/n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的底面均设有冷凝管;/n最下方的冷凝片二为筛网型,其四边均与冷却过滤箱的内壁接触,所述冷却过滤箱下部设有出渣口和出水口三、顶部设有进水口三和出气口,所述出渣口位于最下方的冷凝片二的最低处,所述出水口三位于最下方的冷凝片二的下方,所述进水口三位于冷却过滤箱顶部靠近冷凝片一最高处所在的侧壁上;/n所述出水口一与进水口三通过管道一连接,所述进水口一与出水口二通过管道二连接,所述出水口三与进水口二通过管道三连接,所述管道二上设有水泵和阀门一,所述出渣口上设有阀门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冷却装置的水环式真空泵,包括水环式真空泵和储水箱,所述水环式真空泵的泵体上设有进水口一、出水口一和进气口,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过滤箱,所述冷却过滤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冷却过滤箱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一排纵向排列并相互平行的冷凝片一、该内侧壁的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一排纵向排列并相互平行的冷凝片二,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交错重叠设置,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分别从侧壁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均有三边固定在冷却过滤箱的内壁上,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交错设置,所述冷凝片一的最低边与冷却过滤箱的侧壁不接触形成水的出口,所述冷凝片二除最下方的一片、其余的最低边与冷却过滤箱的侧壁不接触形成水的出口;
所述冷凝片一和冷凝片二的底面均设有冷凝管;
最下方的冷凝片二为筛网型,其四边均与冷却过滤箱的内壁接触,所述冷却过滤箱下部设有出渣口和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茂龙毛陆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高亚电力水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