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原理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原理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然而,夏季井下煤矿采掘工作面施工过程中,由于岩石温度高、开采设备放热设备等因素造成了煤矿采掘工作面局部温度过高严重影响了矿井作业。为此,目前针对煤矿采掘工作面开展的井下局部降温的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依靠传统工艺主要依靠冷却水实现对冷凝器的热量转移,但需要循环水量较大,严重影响了井下排水系统,而且此系统工艺复杂、耗电量大等。为此,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基于热管技术,专利技术了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原理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该装置系统简单,运行成本低,换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煤矿采掘工作面高温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提供了一种低能耗,高换热效率且系统结构简单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原理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原理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风机(2)、压缩机(3)、节流阀(4)和热管型冷凝器(5)和导热工质,所述蒸发器(1)、压缩机(3)、节流阀(4)和热管型冷凝器(5)通过管道按顺序构成闭环连接循环通道,所述导热工质在所述闭环连接循环通道内循环;所述风机(2)朝向蒸发器(1)吹风,风机(2)工作产生的气流携带蒸发器(1)内的冷量进入到井下采掘工作面巷道内进行换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原理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风机(2)、压缩机(3)、节流阀(4)和热管型冷凝器(5)和导热工质,所述蒸发器(1)、压缩机(3)、节流阀(4)和热管型冷凝器(5)通过管道按顺序构成闭环连接循环通道,所述导热工质在所述闭环连接循环通道内循环;所述风机(2)朝向蒸发器(1)吹风,风机(2)工作产生的气流携带蒸发器(1)内的冷量进入到井下采掘工作面巷道内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换热原理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型冷凝器(5)包括腔体和热管,腔体通过隔板密封隔离为负压腔(11)和高温腔(17),热管穿设于隔板上,位于负压腔(11)一侧的热管段为热管冷凝段(10)、位于高温腔(17)一侧的热管段为热管蒸发段(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管换热原理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11)内还设置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设置的喷嘴(8)的出水面积至少覆盖位于负压腔(11)内的热管冷凝段(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管换热原理的井下局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发生器(13),所述真空发生器(13)包括吸入口、供气管(15)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国营,付峻青,史树军,胡兆春,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