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巷道框架支护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巷道框架支护车,属于煤矿安全防护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矿井巷道大多是通过锚杆支护,锚杆是用金属或其它高抗拉性能的材料制作的一种杆状构件,通过一定施工操作将锚杆安设在掘砌出的巷道顶板和煤帮,既能形成承受荷载,防止顶板脱离冒顶片帮或巷道变形减少自身支撑力。目前,在矿井巷道锚杆支护施工时,均是通过人工搬抬锚杆钻机进行打锚杆眼、人工搬运支护网、锚杆等,不仅施工效率较低,还浪费了大量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可节省人力的巷道框架支护车。本技术所述的巷道框架支护车,包括由若干矩形管焊接而成的框架,框架为无底结构,框架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有液压站,框架的两后壁的下端均铰接有前行千斤顶,两前行千斤顶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有刺球,框架的顶部的前端两侧均设有置网槽,两置网槽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两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有第一托板,两第一托板分别与两置网槽滑动连接,框架的顶部的后端固定有第二液压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框架支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矩形管焊接而成的框架(5),框架(5)为无底结构,框架(5)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架(3),固定架(3)上固定有液压站(4),框架(5)的两后壁的下端均铰接有前行千斤顶(2),两前行千斤顶(2)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有刺球(1),框架(5)的顶部的前端两侧均设有置网槽(9),两置网槽(9)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11),两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有第一托板(10),两第一托板(10)分别与两置网槽(9)滑动连接,框架(5)的顶部的后端固定有第二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推板(8),框架(5)的前端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框架支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矩形管焊接而成的框架(5),框架(5)为无底结构,框架(5)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架(3),固定架(3)上固定有液压站(4),框架(5)的两后壁的下端均铰接有前行千斤顶(2),两前行千斤顶(2)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有刺球(1),框架(5)的顶部的前端两侧均设有置网槽(9),两置网槽(9)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11),两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有第一托板(10),两第一托板(10)分别与两置网槽(9)滑动连接,框架(5)的顶部的后端固定有第二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推板(8),框架(5)的前端的内侧上方均固定有第三液压缸(12),两第三液压缸(12)的活塞缸端部均铰接有弧形连接杆(14),弧形连接杆(14)的另一端铰接有托臂(16),托臂(16)的顶部固定有卡块(15),第三液压缸(12)的活塞缸前端还铰接有第四液压缸(13),第四液压缸(13)的活塞杆端部与弧形连接杆(14)的中部铰接,框架(5)的两底壁(28)的前端顶部均固定有立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