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679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它包括纵向延伸的工字钢和多根主筋、横向的多道箍筋以及砼层;工字钢位于中央而主筋在周边,每道箍筋包括一个箍在全部主筋外的封闭箍;工字钢上翼缘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焊接有纵向的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工字钢下翼缘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焊接有纵向的第三角钢和第四角钢,每道箍筋还包括多根竖向组合筋,每根竖向组合筋由位于同一竖列的上短筋、中拉结筋和下短筋构成;上短筋两端分别与顶部主筋和第一角钢的通孔钩挂,中拉结筋两端分别与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的通孔钩挂,下短筋分别与第四角钢的通孔和底部主筋钩挂。该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能保证工字钢宽度且无需对工字钢打孔。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物结构施工
,具体讲是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梁。
技术介绍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将工字钢锚固在钢筋混凝土梁中的一种独立的结构形式。由于在钢筋混凝土梁中增加了工字型钢,故提高了强度和延性;且型钢、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使组合梁相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具备了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而与钢结构相比,其防火性能、局部和整体的稳定性明显更好。故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行业内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现有技术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包括纵向延伸的工字钢和多根主筋、横向的多道箍筋以及锚固包裹上述型钢和钢筋的砼层;从纵截面看,工字钢居于中央,而主筋在工字钢周边布设一圈,而每道箍筋则根据截面宽度的不同对应不同的肢数,如截面宽度在600mm以下,一般是采用两肢箍或四肢箍,而截面宽度超过600mm时,则需要采用六肢箍或八肢箍才能满足设计要求。此处普及一个概念,以六肢箍为例,同一个截面上,三个闭合箍相互交错,从高度方向看就有六根竖向拉结筋,故称六肢箍。本申请涉及的,就是截面宽度较大,超过600mm时,需要采用六肢箍、八肢箍或以上等多肢箍的情况。实际施工中,为了避免工字钢与多肢箍的竖向拉结筋发生碰撞,普遍采用的翼缘板宽度较小的工字钢,以缩小工字钢宽度的方式来避让开多肢箍的竖向拉结筋,但宽度过小会降低工字钢的强度和性能,进而降低最后组合梁的强度和性能。当然,也有人提出,在工字钢的上下翼缘板上打孔,多肢箍的竖向拉结筋从孔洞中穿过,但打孔操作一来比较繁琐,会增大现场施工工作量,更重要的是,频繁打孔会对工字钢造成破坏,同样会降低工字钢及组合梁的强度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当截面尺寸较大时能保证工字钢宽度且无需对工字钢打孔,同时能实现多肢箍紧箍效果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本技术的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它包括纵向延伸的工字钢和多根主筋、横向的多道箍筋以及锚固包裹上述工字钢、主筋和箍筋的砼层;工字钢位于中央而主筋在工字钢周边布设一圈,每道箍筋包括一个箍在全部主筋外的封闭箍;工字钢上翼缘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焊接有纵向的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工字钢下翼缘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焊接有纵向的第三角钢和第四角钢,上述四种角钢的竖板上均设有通孔;每道箍筋还包括多根竖向组合筋,每根竖向组合筋由位于同一竖列的上短筋、中拉结筋和下短筋构成;上短筋两端分别与顶部主筋和第一角钢的通孔钩挂,中拉结筋两端分别与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的通孔钩挂,下短筋分别与第四角钢的通孔和底部主筋钩挂。本技术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首先,该结构可以根据宽度需要设置多根竖向组合筋,客观上完全等同于六肢箍、八肢及以上肢箍的约束拉结箍套的效果;而且,每根竖向组合筋是三段式分别与主筋和工字钢两翼缘板钩挂的,这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肢箍与工字钢翼缘板干涉碰撞的问题,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为避让肢箍而控制工字钢翼缘板的宽度,使得该组合梁的工字钢宽度能根据需要加宽,从而提高了工字钢及组合梁的强度和性能;并且,无需对工字钢进行打孔,不会破坏降低工字钢强度;况且,角钢在工字钢翼缘板上的焊接,可以在工程中预先完成,这样,现场施工时,只需要将短筋和拉结筋钩挂即可,现场施工过程方便快捷。作为优选,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上的通孔均为纵向的腰形孔,每根中拉结筋由上勾筋、中套筒和下勾筋构成,上勾筋下段和下勾筋上段设有互为反向的外螺纹,中套筒的中心孔的上段和下段也攻有互为反向的内螺纹,上勾筋下段与中套筒中心孔上段旋合,下勾筋上段与中套筒中心孔下段旋合;这样,腰型孔的竖向布设为中拉结筋提供伸缩的余量,可以将中拉结筋的初始长度设置为稍长,方便经上下两腰型孔套入,然后再旋转中套筒,使得上勾筋和下勾筋同时向中套筒内缩,张紧中拉结筋,提高整个竖向组合筋的张力和整体性,也就是提高肢箍的拉结效应,最终进一步提高组合梁的强度和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中拉结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工字钢,1.1、上翼缘板,1.2、下翼缘板,2、主筋,3、砼层,4、封闭箍,5、第一角钢,6、第二角钢,7、第三角钢,8、第四角钢,9、竖向组合筋,9.1、上短筋,9.2、中拉结筋,9.2.1、上勾筋,9.2.2、中套筒,9.2.3、下勾筋,9.3、下短筋,10、腰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它包括纵向延伸的工字钢1和多根主筋2、横向的多道箍筋以及锚固包裹上述工字钢1、主筋2和箍筋的砼层3。所述的纵向就是指梁的长度方向,而横向就是梁的宽度方向。工字钢1位于中央而多根主筋2在工字钢1周边布设一圈,即靠近梁顶面分布着一排顶部主筋2,靠近梁底面分布着一排底部主筋2,左右两侧分布有两列侧部主筋2,侧部主筋2高度向中间的几根也称为腰筋。工字钢1上翼缘板1.1的顶面并排焊接有多根第一角钢5,工字钢1上翼缘板1.1的底面并排焊接有多根第二角钢6,工字钢1下翼缘板1.2的顶面并排焊接有多根第三角钢7,工字钢1下翼缘板1.2的底面并排焊接有多根第四角钢8,上述四种角钢均是沿纵向也就是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且上述四种角钢的竖板上均设有通孔。再陈述一个概念,一道箍筋是指位于梁的同一个宽度向截面中的全部箍筋的集合。每道箍筋包括一个箍在全部主筋2外的封闭箍4和多根竖向组合筋9。每根竖向组合筋9由位于同一竖列的上短筋9.1、中拉结筋9.2和下短筋9.3构成;每根上短筋9.1两端分别与一根顶部主筋2和一个第一角钢5的通孔钩挂,每根中拉结筋9.2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角钢6和一个第三角钢7的通孔钩挂,每根下短筋9.3分别与一个第四角钢8的通孔和一根底部主筋2钩挂。本实施例中的中拉结筋9.2可以由一根完整的钢筋在两头弯折而成,当然,也可以采用以下如图2所示的分段式结构。第二角钢6和第三角钢7上的通孔均可以设置为纵向的腰形孔10,每根中拉结筋9.2由上勾筋9.2.1、中套筒9.2.2和下勾筋9.2.3构成,上勾筋9.2.1下段和下勾筋9.2.3上段设有互为反向的外螺纹,中套筒9.2.2的中心孔的上段和下段也攻有互为反向的内螺纹,上勾筋9.2.1下段与中套筒9.2.2中心孔上段旋合,下勾筋9.2.3上段与中套筒9.2.2中心孔下段旋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它包括纵向延伸的工字钢(1)和多根主筋(2)、横向的多道箍筋以及锚固包裹上述工字钢(1)、主筋(2)和箍筋的砼层(3);工字钢(1)位于中央而主筋(2)在工字钢(1)周边布设一圈,每道箍筋包括一个箍在全部主筋(2)外的封闭箍(4);其特征在于:工字钢(1)上翼缘板(1.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焊接有纵向的第一角钢(5)和第二角钢(6),工字钢(1)下翼缘板(1.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焊接有纵向的第三角钢(7)和第四角钢(8),上述四种角钢的竖板上均设有通孔;每道箍筋还包括多根竖向组合筋(9),每根竖向组合筋(9)由位于同一竖列的上短筋(9.1)、中拉结筋(9.2)和下短筋(9.3)构成;上短筋(9.1)两端分别与顶部主筋(2)和第一角钢(5)的通孔钩挂,中拉结筋(9.2)两端分别与第二角钢(6)和第三角钢(7)的通孔钩挂,下短筋(9.3)分别与第四角钢(8)的通孔和底部主筋(2)钩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它包括纵向延伸的工字钢(1)和多根主筋(2)、横向的多道箍筋以及锚固包裹上述工字钢(1)、主筋(2)和箍筋的砼层(3);工字钢(1)位于中央而主筋(2)在工字钢(1)周边布设一圈,每道箍筋包括一个箍在全部主筋(2)外的封闭箍(4);其特征在于:工字钢(1)上翼缘板(1.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焊接有纵向的第一角钢(5)和第二角钢(6),工字钢(1)下翼缘板(1.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焊接有纵向的第三角钢(7)和第四角钢(8),上述四种角钢的竖板上均设有通孔;每道箍筋还包括多根竖向组合筋(9),每根竖向组合筋(9)由位于同一竖列的上短筋(9.1)、中拉结筋(9.2)和下短筋(9.3)构成;上短筋(9.1)两端分别与顶部主筋(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明吴甬春梁克权吴丹峰王旭波谭正徐可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