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58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包括道路本体,道路本体由上而下分别为面层、第一粘结层、上基层、第二粘结层、下基层、第三粘结层和道路基层,所述的第一粘结层上开设有排水通槽,第二粘结层的截面呈圆弧形,且该圆弧形的圆心位于第二粘结层的上侧,该截面垂直于道路本体的两条侧边,在下基层内穿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一端与第二粘结层的上表面连接,且连接处为第二粘结层截面中的最低点,排水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道路本体外侧。在道路本体上存在积水时,水至第一粘结层处,并通过排水通槽渗透至上基层内,最终被第二粘结层阻拦。雨水会积聚在第二粘结层的中心最低点处,最终沿着排水管道排出,能够很好的将路面上的水分排走。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
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增长,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公路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路面很容易出现破损的现象,不仅影响人们的出行,并且其翻修维护所消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4772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道路路面,包括面层、第一粘结层、上基层、下基层、垫层、刚性层、第二粘结层、第三粘结层和隔离层,所述面层底面与第一粘结层的顶面接合,所述上基层顶面与第一粘结层的底面接合,上基层内部设置有刚性层,所述下基层的顶面与第二粘结层的底面相结接合,且基层的底面与第三粘结层的顶面相接合,所述隔离层开设于道路中间,且隔离层从路面贯穿至垫层。该种节能环保道路路面,上基层使用煤灰与木制颗粒状纤维,实现废物利用和节能环保,上基层内部放置有刚性层,增加公路的承压能力,第一粘结层与下基层采用U机构便于力的分散,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但是这样的结构由于通过粘结层来将各个路面粘附起来,而粘结层通常不透水,该路面也并未设置有排水结构,导致下雨的时候,雨水积聚在路面上。容易对路面造成损坏,当过往车辆驶过的时候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进行排水的多功能环保型路面。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包括道路本体,所述的道路本体由上而下分别为面层、第一粘结层、上基层、第二粘结层、下基层、第三粘结层和道路基层,所述的第一粘结层上开设有排水通槽,第二粘结层的截面呈圆弧形,且该圆弧形的圆心位于第二粘结层的上侧,该截面垂直于道路本体的两条侧边,在下基层内穿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一端与第二粘结层的上表面连接,且连接处为第二粘结层截面中的最低点,排水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道路本体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道路本体上存在积水时,水沿着面层渗透至第一粘结层,并通过第一粘结层上的排水通槽渗透至上基层内,最终被第二粘结层阻拦。因为第二粘结层的横截面呈圆弧形,雨水会积聚在第二粘结层的中心最低点处,最终沿着排水管道排出,能够很好的将路面上的水分排走。第二粘结层和第三粘结层可以使水分不易渗透至下基层和道路基层内,降低了对道路基层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水管道与第二粘结层连接一端的外侧面处设置有防水环,所述的防水环与第二粘结层的上表面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排水管道时,使排水管道开口处的防水环贴合第二粘结层的上表面,增加了排水管道和第二粘结层之间贴合的面积。在水沿着第二粘结层流入排水管道时,水不易沿着排水管道和第二粘结层之间的缝隙渗透入下基层内,降低了水对下基层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基层内固定设置有刚性层,所述的刚性层为钢筋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性层能够对面层进行进一步的支撑,使面层承压能力高,不易损坏,并且网格状的钢筋网层并不影响道路本体正常的排水,排水效果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水管道倾斜设置,其中与第二粘结层连接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管道排水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水回流的现象,排水管道内也不易积聚水分,排水效果好。在昼夜温差大,导致水结冰的时候,排水管道不易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粘结层上表面的截面呈锯齿状,该截面平行于道路本体的两条侧边,所述的排水通槽垂直于道路本体的两条侧边,且位于第一粘结层上表面锯齿状的最低点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路面上的水分渗透过面层时,沿着第一粘结层的上表面集中至排水通槽内,提高了水渗透至上基层内的速度,降低了面层内残留的水分的量,提高了该道路本体的排水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水通槽的长度小于路面的宽度,在排水通槽所在的直线中,同一根直线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排水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粘结层的结构更为稳固,不易出现损坏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面层两侧侧边的高度低于面层中间处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路面上存在较多的积水,水无法快速渗透至面层内时,水会沿着路面流向道路本体的两侧,降低路面中央处的积水,便于车辆行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道路本体的边缘处设置有绿化带,所述的排水管道远离道路本体中心处的一端位于绿化带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路面上的水排至绿化带内,对绿化带内的植物浇水,对水分进行利用,改善了道路本体周边的环境。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道路本体上存在积水时,能够很好的将路面上的水分排走;2、能够对路面上的水分进行利用,改善了道路本体周边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道路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道路本体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道路本体;11、面层;12、第一粘结层;13、上基层;14、第二粘结层;15、下基层;16、第三粘结层;17、道路基层;2、刚性层;21、排水通槽;3、排水管道;31、防水环;32、绿化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包括道路本体1。道路本体1由上而下分别为面层11、第一粘结层12、上基层13、第二粘结层14、下基层15、第三粘结层16和道路基层17。如图1和图2所示,面层11两侧侧边所在的高度低于面层11中间处所在的高度,上基层13内埋设有作为刚性层2的钢筋网层。在路面上存在较多的积水,水无法快速渗透至面层11内时,水会沿着路面流向道路本体1的两侧,降低路面中央处的积水,便于车辆行驶。而刚性层2能够对面层11进行进一步的支撑,使面层11承压能力高,不易损坏,并且网格状的钢筋网层并不影响道路本体1正常的排水。第一粘结层12的截面呈锯齿状,且该截面平行于道路本体1的两条侧边,在第一粘结层12上开设有排水通槽21,排水通槽21垂直于道路本体1的两条侧边,且位于第一粘结层12上表面锯齿状的最低点处。在水分渗透过面层11时,沿着第一粘结层12的上表面集中至排水通槽21内,提高了水渗透至上基层13内的速度,降低了面层11内残留的水分的量,提高了该道路本体1的排水速度。排水通槽21的长度小于道路本体1的宽度,在第一粘结层12上表面锯齿状的最低点处所在的直线内,开设有至少两个排水通槽21。可以使第一粘结层12的结构更为稳固,不易出现损坏的现象。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粘结层14的截面呈圆弧形,圆弧形的圆心位于第二粘结层14的上侧,且该截面垂直于道路本体1的两条侧边。在下基层15内穿设有排水管道3,排水管道3的一端与第二粘结层14的上表面截面中的最低点连接,在排水管道3的这一端的外侧面上一体成型有防水环31,且防水环31与第二粘结层14的上表面贴合。增加了排水管道3和第二粘结层14之间贴合的面积,在水沿着第二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包括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本体(1)由上而下分别为面层(11)、第一粘结层(12)、上基层(13)、第二粘结层(14)、下基层(15)、第三粘结层(16)和道路基层(17),所述的第一粘结层(12)上开设有排水通槽(21),第二粘结层(14)的截面呈圆弧形,且该圆弧形的圆心位于第二粘结层(14)的上侧,该截面垂直于道路本体(1)的两条侧边,在下基层(15)内穿设有排水管道(3),排水管道(3)的一端与第二粘结层(14)的上表面连接,且连接处为第二粘结层(14)截面中的最低点,排水管道(3)的另一端延伸至道路本体(1)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包括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本体(1)由上而下分别为面层(11)、第一粘结层(12)、上基层(13)、第二粘结层(14)、下基层(15)、第三粘结层(16)和道路基层(17),所述的第一粘结层(12)上开设有排水通槽(21),第二粘结层(14)的截面呈圆弧形,且该圆弧形的圆心位于第二粘结层(14)的上侧,该截面垂直于道路本体(1)的两条侧边,在下基层(15)内穿设有排水管道(3),排水管道(3)的一端与第二粘结层(14)的上表面连接,且连接处为第二粘结层(14)截面中的最低点,排水管道(3)的另一端延伸至道路本体(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道(3)与第二粘结层(14)连接一端的外侧面处设置有防水环(31),所述的防水环(31)与第二粘结层(14)的上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环保型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基层(13)内固定设置有刚性层(2),所述的刚性层(2)为钢筋网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立钧王汝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昊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