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军专利>正文

一种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58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路基上的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碎石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层;碎石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通过乳化沥青粘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碎石粘结层、乳化沥青粘层和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总厚度远小于现有路面结构中的面层和基层厚度,其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弯拉强度可达38MPa,使得路面结构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基层材料厚度为2cm~15cm时,仍能保证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基层的高弯拉强度,大大提高了基层的抗剪切破坏能力,从而保证了路面不易发生剪切破坏或断裂破坏,减少了后期的路面养护费用。

A kind of pav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结构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防止公路道路病害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道路工程尤其是对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中面层趋于多层化,路面越修越厚,面层的厚度已经发展到18cm~25cm,基层和底基层的总厚度发展到了40cm~75cm厚。但是公路道路病害问题并没有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横向裂纹,断裂,沉陷,坑槽,拥包等病害,由此可见,路面病害并没有随着路面越修越厚而完全解决。反而通过路面多层化,造成路面成本越来越高,大量成本浪费的同时也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因此,提出一种路面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路面结构,通过设置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碎石粘结层、乳化沥青粘层和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总厚度远小于现有路面结构中的面层和基层厚度,不仅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还节省了原料成本和施工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其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弯拉强度可达38MPa,使得路面结构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基层材料厚度为2cm~15cm时,仍能保证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基层的高弯拉强度,大大提高了基层的抗剪切破坏能力,从而保证了路面不易发生剪切破坏或断裂破坏,减少了后期的路面养护费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路基上的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碎石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碎石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通过乳化沥青粘层连接;所述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为由集料、凝胶材料、外加剂和水拌和而成的基层,所述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为0.5cm~10cm,所述碎石粘结层的厚度为1cm,所述碎石粘结层中的碎石为瓜米石,所述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cm~15cm。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为石屑、废弃混凝土、砂和玻璃渣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材料包括乳化沥青、水泥、石灰石粉、煤矸石粉、硅灰、粉煤灰、矿渣粉、石英粉、钢渣粉和钢纤维,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13mm~18mm,所述钢纤维的直径为φ0.18mm~φ0.3mm,所述钢纤维的弯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早强剂。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弯拉强度为4MPa~38MPa。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瓜米石的粒径为φ5mm~φ1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路面结构由厚度为0.5~10c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cm的碎石粘结层、厚度为2cm~15cm的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和路基组成,其中沥青混凝土面层、碎石粘结层、乳化沥青粘层和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总厚度远小于现有路面结构中的面层和基层厚度,其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弯拉强度可达38MPa,远高于现有路面结构中贫混凝土基层材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材料的弯拉强度,使得路面结构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基层材料厚度为2cm~15cm时,仍能保证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基层的高弯拉强度,大大提高了基层的抗剪切破坏能力,从而保证了路面不易发生剪切破坏或断裂破坏,减少了后期的路面养护费用。2、本技术路面结构的各层厚度均较低,不仅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还节省了原料成本和施工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3、本技术路面结构中的碎石粘结层中的碎石通过碾压镶嵌在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顶面形成碎石粘结层,起到调平,镶嵌、粘结作用,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路面结构,施工容易。4、本技术路面结构中在碎石粘结层上部使用乳化沥青粘层,粘结性强,可以使碎石粘结层与沥青混凝土层路面良好的黏接起来,提高了路面的抗老化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提高路面使用年限。综上所述,本技术设置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碎石粘结层、乳化沥青粘层和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总厚度远小于现有路面结构中的面层和基层厚度,不仅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还节省了原料成本和施工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其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弯拉强度可达38MPa,使得路面结构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基层材料厚度为2cm~15cm时,仍能保证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基层的高弯拉强度,大大提高了基层的抗剪切破坏能力,从而保证了路面不易发生剪切破坏或断裂破坏,减少了后期的路面养护费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沥青混凝土层;2—乳化沥青粘层;3—碎石粘结层;4—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5—路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路基5上的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碎石粘结层3和沥青混凝土层1;所述碎石粘结层3和沥青混凝土层1之间通过乳化沥青粘层2连接;所述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为由集料、凝胶材料、外加剂和水拌和而成的基层,所述沥青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0.5cm~10cm,所述碎石粘结层3的厚度为1cm,所述碎石粘结层3中的碎石为瓜米石,所述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的厚度为2cm~15cm。实际使用时,厚度为0.5~10cm的沥青混凝土层1、厚度为1cm的碎石粘结层3和厚度为2cm~15cm的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的总厚度远小于现有路面结构中的面层和基层厚度,不仅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还节省了原料成本和施工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由于本技术采用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作为路面结构的基层材料,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的弯拉强度可达38MPa,远高于现有路面结构中采用的28d弯拉强度标准为2MPa~2.5MPa的贫混凝土基层材料,以及弯拉强度不超过2MPa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材料,使得路面结构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基层材料厚度为2cm~15cm时,仍能保证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基层的高弯拉强度,大大提高了基层的抗剪切破坏能力,从而保证了路面不易发生剪切破坏或断裂破坏,减少了后期的路面养护费用。如图1所示,在碎石粘结层3上部使用乳化沥青粘层2,粘结性强,可以使碎石粘结层3与沥青混凝土层1路面良好的黏接起来,提高了路面的抗老化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提高路面使用年限。特别的,所述碎石粘结层3中的碎石通过碾压镶嵌在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的顶面形成碎石粘结层3,使碎石粘结层3和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牢固的粘结在一起的同时,起到调平和镶嵌作用,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路面结构,施工容易。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料为石屑、废弃混凝土、砂和玻璃渣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路基(5)上的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碎石粘结层(3)和沥青混凝土层(1);所述碎石粘结层(3)和沥青混凝土层(1)之间通过乳化沥青粘层(2)连接;/n所述沥青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0.5cm~10cm,所述碎石粘结层(3)的厚度为1cm,所述碎石粘结层(3)中的碎石为瓜米石,所述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的厚度为2cm~15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路基(5)上的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4)、碎石粘结层(3)和沥青混凝土层(1);所述碎石粘结层(3)和沥青混凝土层(1)之间通过乳化沥青粘层(2)连接;
所述沥青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0.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军李昊易浩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