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51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属于雨生红球藻养殖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加热储罐、混合罐和输送泵;所述加热储罐设有配套的加热装置;所述输送泵进口管与加热储槽连通,输送泵出口管与养殖管进液管连通;所述混合罐与养殖管出液管连通,混合罐的底部出口管设有三通,分别与加热储罐和输送泵进口管连通,与输送泵进口管连通的管线上设置有循环调节阀,与加热储罐连通的管线上设有回流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雨生红球藻养殖系统实现全面有效杀菌。

A disinfection device for culture system of Chlorella rub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雨生红球藻养殖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红球藻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继螺旋藻、小球藻之后,富含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藻类食品,特别是雨生红球藻被认为是生产虾青素最佳原料之一,因此雨生红球藻的养殖已形成产业化。在雨生红球藻的养殖过程中,从二级培养阶段开始使用密闭式光生物玻璃反应器在室外培养。由于雨生红球藻的生长环境比较温和,外界微生物很容易在培养液中滋生,因此在养殖前需要对养殖设备进行消毒,以避免外界微生物影响雨生红球藻的生长。目前对室外养殖设备的消毒,多用次氯酸钠等化学试剂消毒,单纯使用化学试剂消毒,存在玻璃管连接口、管道转弯等死角处消毒不彻底,进而造成其他微生物继续生存在培养液中,影响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消毒措施,以实现整个雨生红球藻养殖系统的全面、有效消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实现对雨生红球藻养殖系统的全面有效杀菌,且整个消毒过程操作简单、温度易控,经消毒后的系统完全能够达到雨生红球藻的养殖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包括加热储罐、混合罐和输送泵;所述加热储罐设有配套的加热装置;所述输送泵进口管与加热储槽连通,输送泵出口管与养殖管进液管连通;所述混合罐与养殖管出液管连通,混合罐的底部出口管设有三通,分别与加热储罐和输送泵进口管连通,与输送泵进口管连通的管线上设置有循环调节阀,与加热储罐连通的管线上设有回流调节阀。作为优选,所述养殖管出液管分为两支进入混合罐,分别为回液管和消泡管,其中消泡管从混合罐的顶部进入,且其出口处设有消泡球;回液管上设有回液控制阀。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装置为蒸汽加热装置或电加热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储罐顶部设有清理人孔、泄压阀和清洗球;侧壁设有用透明材料制作的观察镜、底部设有排污管;加热储罐的外壁设有保温层。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罐内设有曝气盘,曝气盘距离罐底30-50cm。作为优选,所述的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混合器和加热储罐内设有测温探头;测温探头分别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与蒸汽阀和电加热器的控制开关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消泡球包括转座管和可绕专座管旋转的空心球;所述空心球的外壁开设有左右、前后分别对称的4个出液口;消泡球与消泡管出口快装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养殖管出液管分别与各养殖管出口连通;养殖管进液管分别与各养殖管进口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养殖管出液管的底部和养殖管进液管的顶部分别设有用法兰连接的清理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实现对雨生红球藻养殖系统的全面有效杀菌,且整个消毒过程操作简单、温度易控,经消毒后的系统菌落数小于100cfu/ml,完全能够达到雨生红球藻的养殖要求。2、本技术通过循环调节阀8和回流调节阀9的设计,实现养殖管21内培养液温度和混合罐2的液位的可控,为养殖管21内培养液温度的合理控制提供了保证。3、本技术回液管10、消泡管11、消泡球12和回液控制阀13的设置,可实现对混合罐2内培养液消除泡沫或降低泡沫层厚度的作用,且通过控制回液控制阀13开度,实现消泡管11内液体流量调整,进而起到调整消泡球12转速、控制消泡效果的目的。4、曝气盘的设计,在消毒装置开启时,从曝气孔出来的气体对混合罐内液体起到搅拌作用,防止清洗出的固体杂质沉入混合罐的底部,堵塞管道或阀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消泡球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消泡球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消泡球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验一曲线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验二曲线图;图中,1-加热储罐、2-混合罐、3-输送泵、4-输送泵进口管、5-输送泵出口管、6-养殖管进液管、7-养殖管出液管、8-循环调节阀、9-回流调节阀、10-回液管、11-消泡管、12-消泡球、12-1-转座管、12-2-空心球、12-3-出液口、13-回液控制阀、14-清理人孔、15-泄压阀、16-观察镜、17-排污管、18-曝气盘、19-控制器、20-测温探头、21-养殖管、A-蒸汽加热装置、B-电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4所示,所述的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包括加热储罐1、混合罐2和输送泵3;加热储罐1设有配套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蒸汽加热装置A或电加热装置B,二者可同时具备,使用中可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加热装置对加热储罐1加热,也可根据使用需求只设置其中一种加热装置。输送泵进口管4与加热储槽1连通,输送泵出口管5与养殖管进液管6连通,用于将加热后的培养液送至养殖管21。混合罐2与养殖管出液管7连通,用于将从养殖管回流的培养液送入加热储槽1加热。混合罐2的底部出口管设有三通,分别与加热储罐1和输送泵进口管4连通,与输送泵进口管4连通的管线上设置有循环调节阀8,与加热储罐1连通的管线上设有回流调节阀9。根据混合罐2内温度和液位调节循环调节阀8和回流调节阀9的开度,进而控制养殖管21内培养液温度和混合罐2的液位。当混合罐2的液位降低时,调小循环调节阀8或回流调节阀9的开度;当混合罐2内温度低时,则说明养殖管21内培养液温度低,此时,调小循环调节阀8的开度、增大回流调节阀9的开度,增加进入加热储槽1的回流液量,进而提高养殖管21内培养液的温度;反之,则需要调大循环调节阀8的开度、降低回流调节阀9的开度,以降低养殖管21内培养液的温度。养殖管出液管7分为两支进入混合罐2,分别为回液管10和消泡管11,其中消泡管11从混合罐2的顶部进入,且其出口处设有与消泡管11出口快装连接的消泡球12,消泡球12包括转座管12-1和可绕转座管12-1旋转的空心球12-2;空心球12-2的外壁开设有左右、前后分别对称的4个出液口12-3。由于培养液中含有有机物,在消毒过程时,残留的有机物混入消毒液中,在消毒液的循环输送过程中产生泡沫,并漂浮在混合罐2的上层,泡沫的产生不仅影响输送泵3的正常输送,还可能从混合罐2顶部漫出,污染环境。从养殖管出液管7出来的培养液经消泡管11进入消泡球12,并从开有出液口12-3的空心球12-2内流出,流体的冲击对空心球12-2产生冲击,进而使空心球12-2绕转座管12-1快速旋转,使培养液喷洒在泡沫层,起到消除泡沫或降低泡沫层厚度的作用。回液管10上设有回液控制阀13,可通过调整回液控制阀13的开度来调整消泡管11内培养液的流速进而调整空心球12-2的转速,转速越大消泡效果越好。加热储罐1顶部设有清理人孔14和泄压阀15;清理人孔14用于清理检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包括加热储罐、混合罐和输送泵;所述加热储罐设有配套的加热装置;所述输送泵进口管与加热储槽连通,输送泵出口管与养殖管进液管连通;所述混合罐与养殖管出液管连通,混合罐的底部出口管设有三通,分别与加热储罐和输送泵进口管连通,与输送泵进口管连通的管线上设置有循环调节阀,与加热储罐连通的管线上设有回流调节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包括加热储罐、混合罐和输送泵;所述加热储罐设有配套的加热装置;所述输送泵进口管与加热储槽连通,输送泵出口管与养殖管进液管连通;所述混合罐与养殖管出液管连通,混合罐的底部出口管设有三通,分别与加热储罐和输送泵进口管连通,与输送泵进口管连通的管线上设置有循环调节阀,与加热储罐连通的管线上设有回流调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管出液管分为两支进入混合罐,分别为回液管和消泡管,其中消泡管从混合罐的顶部进入,且其出口处设有消泡球;回液管上设有回液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为蒸汽加热装置或电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球藻养殖系统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储罐顶部设有清理人孔、泄压阀和清洗球;侧壁设有用透明材料制作的观察镜、底部设有排污管;加热储罐的外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荣柏老六仲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